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氮气变为NH3 |
B.闪电时,空气中的O2和N2化合成NO |
C.工业上将NH3与CO2在高温高压下制成[CO(NH2)2] |
D.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氮气变为NH3 |
B.闪电时,空气中的O2和N2化合成NO |
C.工业上将NH3与CO2在高温高压下制成[CO(NH2)2] |
D.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 |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
常温下,在100ml 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A.几乎无气体产生 | B.等于6.72L[来 |
C.等于13.44L | D.介于6.72L至13.44L之间 |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
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
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
7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把放出的气体与560 mL(标准状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银的质量为(不考虑2NO2N2O4)
A.1.6 g | B.5.4 g | C.2.16 g | D.不能确定 |
3.2gCu与过量的8mol/L30mL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n(H+)为amol,则溶液中所含n(NO3-)为
A.amol | B.(0.1+a)mol | C.(0.05+a)mol | D.(0.2+a)mol |
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能起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A.铁跟浓硫酸 | B.铜跟浓硝酸 | C.铜跟浓硫酸 | D.铝跟浓硝酸 |
把0.3mol铜粉投入含 0.1mol 硝酸和0.3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假设气体全为NO)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 B.0.15mol | C.0.1mol | D.0.25mol |
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与NO2的体积比是
A.1:1 | B.1:2 | C.1:3 | D.3:1 |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 |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
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用铜制取硝酸铜,方法最佳的是
A.Cu Cu(NO3)2 | B.Cu Cu(NO3)2 |
C.Cu CuCl2Cu(NO3)2 | D.Cu CuO Cu(NO3)2 |
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NO和NO2气体,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05 mol | B.1 mol | C.1.05 mol | D.0.13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