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以作CO2、Cl2气体的干燥剂 |
B.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常被还原为NO2 |
C.实验室中浓硝酸要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 |
D.常温时,可以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盐酸 |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常温常压下,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V mL缓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缩小到mL,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A.2:1 | B.3:2 | C.3:4 | D.5:4 |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 B.Fe2O3 | C.FeSO4 | D.Fe3O4 |
在100mL混合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 | B.0.225 | C.0.35 | D.0.45 |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
A |
NO |
水 |
|
B |
CO2 |
饱和NaHCO3溶液 |
|
C |
Cl2 |
饱和NaCl溶液 |
|
D |
NH3 |
1 mol·L-1盐酸 |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 |
B.NH3(H2O含酚酞) 红色喷泉 |
C.H2S(CuSO4溶液) 黑色喷泉 |
D.HCl(AgNO3溶液) 白色喷泉 |
只用一种试剂便可鉴别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铵和氯化铵这四组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A.氢氧化钡溶液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稀硫酸 | D.稀盐酸 |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汽车内室的异味 |
B.用硝酸对钢船舱进行钝化处理 |
C.用经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硅胶检验酒精 |
D.用小苏打溶水拌入面中一起蒸煮使馒头蓬松 |
近段时间,我市经常被雾霾笼罩,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所以环境保护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氮氧化合物无关的是
A.臭氧空洞 | B.酸雨 | C.光化学烟雾 | D.温室效应 |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B.通过闪电产生NO属于高能固氮
C.硝酸盐被细菌分解为氮气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D.C、H、O也参与自然界中氮循环
2015年11月世界气候大会再次提出全球变暖的问题。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SO2 | B.NO2 | C.O2 | D.CO2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O2通人到CaCl2溶液中 |
B.NH3通人AlCl3溶液中 |
C.用脱脂棉包裹Na2O2粉末露置在潮湿空气中 |
D.稀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溶液中 |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水的作用与其它三个反应不同的是
A.NO2溶解于水 | B.Na溶解于水 |
C.Na2O2溶解于水 | D.Cl2溶解于水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