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2-+4H
B.H2O2+H2SO4 = SO2↑+O2↑+2H2O
C.I2+SO2+2H2O = H2SO4+2HI
D.2Fe2+Cl2 = 2Fe3+2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三个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有关微粒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A.I->Fe2+>Cl->SO2 B.Cl->Fe2+>SO2> I- C.Fe2+>I->SO2>Cl- D.SO2>I->Fe2+>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 Br2= 2Fe3+ + 2Br
②2Br+ Cl2=Br2 + 2Cl, ③2Fe3+ + 2I= 2Fe2++ 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B.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 > I2 > Br2 > Fe3+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2+ > Br> 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有关反应如下:
O3 + 2KI + H2O =" 2KOH" + I2 + O2,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和KI是还原剂
B.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O3转移2mol电子
C.氧化产物I2和还原产物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由此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O3>I2>O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均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②向FeSO4溶液中滴加浓HNO3;③将铜丝放入FeCl3溶液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了氧化性:Fe3+>Fe2>Cu2+
B.上述实验证明了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实验①、③中的化学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向三个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最终都有Fe(OH)3生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通常状况下,已知X、Y两种气体,其质量分别为a、b时,体积之比为2:3。 两种气体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时,则X、Y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X与Y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已知下列反应能发生:
2A3+ + 2B -   =  2A2+ +  B2
C2   +  2B =  2C +  B2
2A2+ +  C2   =  2A3++  2C-
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HNO3+N2↑+H2O(未配平),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4)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反应:3S+6 KOH = 2K2S+K2SO3+3H2O,据此作答: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3S +6 KOH = 2K2S+K2SO3+3H2O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4)当消耗0.3 mol S时,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反应: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判断微粒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Fe3+、Br2、I2 B.I2、Br2、Fe3+ C.Br2、Fe3+、I2 D.Br2、I2、Fe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B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D
向足量含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I->Fe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锰酸钾制氯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地康法制氯气:4HCl+O2 2Cl2+2H2O    二氧锰制氯气:MnO2+4HClMnCl2+Cl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地康法制氯气
B.氧化性强弱顺序是O2>KMnO4>MnO2
C.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MnO4>O2>MnO2
D.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MnO4>MnO2>O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①MnO2+4HClPbCl2+Cl2↑+2H2O, ②Cu+2Fe3=Cu2+2Fe2, ③Cl2+2Fe2=2Cl+2Fe3。则有关物质(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l2>Fe3>Cu2>MnO2 B.MnO2>Cl2>Fe3>Cu2
C.Fe3>Cu2>MnO2>Cl2 D.Cu2>Fe3>Cl2>MnO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氧化性顺序是:Cl2>Br2>Fe3+>I2,在FeI2和FeBr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不合理的是(   )

A.Fe3+ Br Cl B.Fe2+ Br Cl
C.Fe2+ Cl I D.Fe2+ Br Cl I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I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l2、Br2、I2都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Cl2>Br2>I2,Cl2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类推。
(1)实验室用MnO2制备Cl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将17.4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2)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大小比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