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与足量铜片反应时,先生成红棕色气体,后生成无色气体 |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将铁、铝的单质氧化 |
C.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₃后漂白性减弱 |
D.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
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一组是 ( )
①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溴水褪色;
③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④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的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
A.①③④ | B.②③![]() |
C.②⑤ | D.全部 |
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奥体中心游泳馆的水质达剑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采用砂滤一臭氧一活性炭净水工艺进行处理,其中砂滤、臭氧、活性炭的作用分别是( )
A.吸附、消毒、过滤 | B.杀菌、漂白、吸附 |
C.过滤、漂白、吸附 | D.过滤、消毒、吸附 |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 |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 |
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
D.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Ba(NO3) 2溶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IO)2,应密封保存 |
B.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
C.加热NH4Cl晶体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 |
D.SO2通入![]() ![]() |
某集气瓶内装的混合气体是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震荡,溶液变成橙黄色,气体颜色消失。再打开玻璃片,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
A.N2、NO2、Br2 | B.NO2、NO、N2 |
C.NO2、O2、NO | D.N2、NO、Br2 |
下列有关Cl、N、S、C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氯气产生的尾气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
B.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
C.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
B.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某些有色物质,经久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减小 |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色的雾,这说明HCl不稳定 |
B.蔗糖中滴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这说明浓硫酸是氧化性酸 |
C.胆矾晶体中滴入浓硫酸,胆矾由蓝色变为白色,这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 |
D.碳酸、亚硫酸和次氯酸都是不稳定性酸 |
在NO2、HBr、SO2和NH3四种气体中,有颜色的气体是 ;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两气体相遇冒白烟,这两种气体是 。
将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
X气体 |
Y溶液 |
预测的现象 |
![]() |
① |
CO2 |
饱和Na2CO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② |
SO2 |
Ba(NO3)2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③ |
Cl2 |
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
④ |
NH3 |
AlCl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