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Cl、N、S、Si等非金属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胶、浓硫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都可以用来干燥NH3、Cl2、SO2、H2等气体 |
B.将氯气和石灰乳混合可制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氯化钙 |
C.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作做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 |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
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
B. |
|
C. |
|
D. |
|
一定条件下,将0.1、0.2
、0.1
、0.2
和0.2
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 | 可能是单一气体 | B. | 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
C. | 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 D. | 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
C、N、S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两种以上氧化物
C.同温度、同浓度的Na2CO3、NaNO3、Na2SO3溶液的PH:NaNO3< Na2SO3< Na2CO3
D.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类型相同
合成氨厂所需H2可由焦炭与水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H<0欲提高CO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降低温度; ②增大压强; 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浓度; ⑤增大水蒸气浓度
A.①②③ | B.④⑤ | C.①⑤ | D.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可用加热分解碳酸钙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硫酸工厂的尾气可以直接用水吸收 |
C.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而被吸收,故硝酸工业的尾气应该用水吸收 |
D.配制较高浓度的碘水时,应先将碘溶于酒精中,再加水稀释 |
关于非金属元素Si、N、S、Cl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单质均为气体 | B.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存在游离态 |
C.它们都有对应的含氧酸 | D.每种元素都只有一种氧化物 |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
B. |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
C. |
Y 2W 2与ZW 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D. |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
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 |
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 |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若该气体为无色气体,且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时,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只有NO | B.肯定有SO2和O2 |
C.可能有Cl2和O2 | D.肯定没有Cl2、O2和NO2 |
工业上制造金刚砂(SiC)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3CSiC+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2:1 C.1:1 D.3:5
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能与木炭反应,证明浓硝酸既具有强氧化性又具有强酸性 |
B.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用先加入少量溴化钠溶液再用酒精萃取的方法提纯 |
C.高温下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证明硅酸酸性强于碳酸 |
D.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一定都能生成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