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R和电动机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根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和,经过时间,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产生的电热为;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产生的热量为,则有( )
A., | B., |
C., | D., |
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则( )
A.这个电容器加上电压时,电容量才是 |
B.这个电容器的最大电容量是,带电量较少时,电容量小于 |
C.这个电容器加的电压不能低于 |
D.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总等于 |
如图所示,倾角θ=30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0.8m,B点距离C点的距离L=2.0m。(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任何能量损失,g取10m/s2)求: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s时速度的大小?
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m/s,一辆小车以25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系一细绳BD,其下端悬挂一质量m=30kg的重物,g取10m/s2.试求:轻杆BC和绳AB所受弹力的大小.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单选)
A.假设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要保证绳和纸带均与木板平行以减小误差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4)如图所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B=______ ____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 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θ=60°的墙面上处于静止。则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面对木块一定有压力 |
B.墙面对木块一定有摩擦力 |
C.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D.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4kg,乙的质量为2kg,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 |
B.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
C.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
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
一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原长为12cm,一端固定,当它另一端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作用力时,弹簧的长度可能为
A.4cm | B.8cm | C.12cm | D.16cm |
某同学乘坐电梯时,突然感到背上的背包变轻了,这一现象表明
A.电梯可能在上升 |
B.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
D.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地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F2,且F1>F2,则A施于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F1 | B.F2 | C. | D. |
用3 N的水平恒力, 使在水平面上的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 s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A.0.5 m / s2,2 N | B.1 m / s2, 1 N |
C.2 m/ s2, 0.5 N | D.1.5 m / s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