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图是某种静电推进装置的原理图,发射极与吸板接在高压电源两端,两极间产生强电场,虚线为等势面,在强电场作用下,一带电液滴从发射极加速飞向吸板,ab是其路径上的两点,不计液滴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的电势比b点的低

B.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

C.

液滴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小

D.

液滴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截面为正方形的绝缘弹性长管中心有一固定长直导线,长管外表面固定着对称分布的四根平行长直导线,若中心直导线通入电流 I 1 ,四根平行直导线均通入电流 I 2 I 1 I 2 ,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截面图中可能正确表示通电后长管发生形变的是(  )

A.

B.

C.

D.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 OP 与横杆 PQ 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 PQ 始终保持水平。杆 OP 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

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

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

Q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α β α < β ,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B.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C.

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

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

B.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

C.

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

D.

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 13 26 Al 12 26 Mg +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是氦核

B.

Y是质子

C.

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

D.

再经过144万年,现有的铝26全部衰变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V型对接的绝缘斜面M、N固定在水平面上,两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均为 α = 60 ° ,其中斜面N光滑。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滑块P、Q分别静止在M、N上,P、Q连线垂直于斜面M,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P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

A.

3 6

B.

1 2

C.

3 2

D.

3 3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两物块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已知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p = 0 . 5 kg m Q = 0 . 2 kg 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 . 5 ,重力加速度 g = 10 m / s 2 。则推力F的大小为(  )

A.

4 . 0 N

B.

3 . 0 N

C.

2 . 5 N

D.

1 . 5 N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长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矩形 MNPQ MN = 2 NP ,其折射率为 2 。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以 α = 45 ° 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 MQ 边的中点O,则该束单色光(  )

A.

MQ 边的折射角为 60 °

B.

MN 边的入射角为 45 °

C.

不能从 MN 边射出

D.

不能从 NP 边射出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考克饶夫和瓦尔顿用质子加速器进行人工核蜕变实验,验证了质能关系的正确性。在实验中,锂原子核俘获一个质子后成为不稳定的铍原子核,随后又蜕变为两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 Li 3 7 + 1 1 H Z A Be 2 X 。已知 H 1 1 Li 3 7 、X的质量分别为 m 1 = 1 . 00728 u m 2 = 7 . 01601 u m 3 = 4 . 00151 u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在该核反应中(  )

A.

A 质量亏损 Δ m = 4 . 02178 u

B.

释放的核能 ΔE = m 1 + m 2 - 2 m 3 c 2

C.

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5

D.

X表示的是氚原子核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4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核心舱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 400 km 左右,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接近 36000km 。则该核心舱的(  )

A.

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B.

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长

C.

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

D.

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金属在一束单色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 k ,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W 0 ,普朗克常量为h。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该单色光的频率 ν 为(  )

A.

E k h

B.

W 0 h

C.

E k - W 0 h

D.

E k + W 0 h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如图所示,滑梯顶端到末端的高度 H = 4 . 0 m ,末端到水面的高度 h = 1 . 0 m 。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 / s 2 ,将人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人的落水点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离为(  )

A.

4 . 0 m

B.

4 . 5 m

C.

5 . 0 m

D.

5 . 5 m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kg m s - 1

B.

kg m s - 2

C.

Pa m 2

D.

J m - 1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更新:2023-06-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速率为 v 1 ,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 v 2 ,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v 2 : v 1 为( )

A.

3 2

B.

2 1

C.

3 1

D.

3 2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10-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