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向心力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可知,向心力与r2成反比 |
B.由可知,向心力与r成反比 |
C.由可知,向心力与r成正比 |
D.由可知,向心力与r无关 |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m、m、m,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R、2R,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A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B物体受的摩擦力最大
C.转速增加,C物先滑动
D.转速增加,A物比B物先滑动
如图,两个半径不同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竖直固定于地面,一个小球(可以视为质点)先后从与球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A、B两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通过轨道最低点时
A.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相等
B.小球的速度相等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相等
D.小球的机械能相等
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三颗卫星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vB=vC
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FC
D.周期关系:TA>TB=TC
一个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半径不变,而速率增加到原来速率的3倍,其向心力是72 N,则物体原来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是
A.16 N | B.12 N | C.8 N | D.6 N |
在离心浇铸装置中,电动机带动两个支承轮同向转动,管状模型放在这两个轮上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铁水注入之后,由于离心作用,铁水紧紧靠在模型的内壁上,从而可得到密实的铸件,浇铸时转速不能过低,否则,铁水会脱离模型内壁,产生次品。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R,则管状模型转动的最低角速度ω为( )
A. | B. | C. | D.2 |
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 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
B.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圆形框架以更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地位置释放后摆到悬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于落地处距地面上P点的距离为(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
A.1m | B.2m | C.3m | D.4m |
如下图所示,O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2.r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2=2rI,r3=1.5rl,A.B.C分别是3个轮边缘上的点,则质点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皮带不打滑) ( )
A.1:2:3 B.2:4:3 C.8:4:3 D.3:6:2
关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赤道上向心加速度最大 |
B.在两极向心加速度最大 |
C.在地球上各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
D.随着纬度的升高,向心加速度的值逐渐减小 |
火车在转弯行驶时,需要靠铁轨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下列关于火车转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转弯处使外轨略高于内轨 |
B.在转弯处使内轨略高于外轨 |
C.在转弯处使内、外轨在同一水平高度 |
D.在转弯处火车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
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展最具可能的是在太阳系内地球附近建立“太空城”。设想中的一个圆柱形太空城,其外壳为金属材料,长,直径,内壁沿纵向分隔成6个部分,窗口和人造陆地交错分布,陆地上覆盖厚的土壤,窗口外有巨大的铝制反射镜,可调节阳光的射入,城内部充满空气、太空城内的空气、水和土壤最初可从地球和月球运送,以后则在太空城内形成与地球相同的生态环境。为了使太空城内的居民能如地球上一样具有“重力”,以适应人类在地球上的行为习惯,太空城将在电力的驱动下,绕自己的中心轴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如图为太空城垂直中心轴的截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太空城内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通过垂直中心轴截面的圆心 |
B.人随太空城自转所需的向心力由人造陆地对人的支持力提供 |
C.太空城内的居民不能运用天平准确测出质量 |
D.太空城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的角速度越大,太空城的居民受到的“重力”越大 |
“超级地球”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 科学家们发现有两颗未知质量的不同“超级地球”环绕同一颗恒星公转,周期分别为10天和20天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两颗“超级地球”( )
A 质量之比
B 所受的引力之比
C 角速度之比
D 向心加速度之比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而地球的质量保持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线速度变小 | B.角速度变大 |
C.向心加速度变大 | D.距地面的高度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