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用长为l和2 l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分别拉起小球使线伸直呈水平状态,然后轻轻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位置时

A.两球运动的线速度相等
B.两球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C.两球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D.细绳对两球的拉力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5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在t=0.5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线张力和重力的合力
B.摆球经过轨迹上的同一点速度是相同的
C.摆球经过轨迹上的同一点加速度是相同的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受力是平衡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a)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s。

(2)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建议是______。

A.单摆的摆线不能太短
B.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
C.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D.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摆动周期

(3)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sin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MON是曲率半径很大的圆弧形轨道,其圆心为O′,O是轨道的最低点,MN两点等高,OM >>OM。连接OM的一段直线固定轨道顶端的M点有一小滑块从静止开始沿着直线轨道下滑的同时,从N点也有一小滑块从静止开始沿着圆弧轨道下滑。如果不计一切摩擦,则 (   )

A.两个滑块可能第一次在O点相遇
B.两个滑块第一次一定在O点左方相遇
C.两个滑块第一次一定在O点右方相遇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不计摆球半径),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偏角足够小,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   )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单摆在同地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则由图可知:(   )

A.甲和乙的摆长一定相同
B.甲的摆球质量较小
C.甲和乙的摆角一定相同
D.摆到平衡位置时,甲和乙摆线所受拉力一定不相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间作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C为AO的中点,已知0C=h.振子的周期为T,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点并向上运动,则从此时刻开始的半个周期时间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力做功2mgh    B.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2
C.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D.合外力作功为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单摆摆长为L,悬点正下方3L/4处有一个钉子。让摆球做小角度摆动,其周期将是多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了多组摆长和相应运动周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T2—L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与由图像所得到的g值分别为(取=9.87)

A.g=4L/T2 g=9.87m/s2 B.g=4T2/L g=9.87m/s2
C.g= T2/4L g=9.28m/s2 D.g= L/4T2 g=9.28m/s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摆球质量m的关系:
(1)为了探究周期T与摆长、摆球质量m的关系,应利用_________法完成此实验;为了准确测量单摆的周期,应使摆球振动稳定后且经过_________位置开始计时。
(2)他们在探究周期T与摆长的关系时,测得如下5组数据,请在图中选择恰当坐标,作出直观反映周期T与摆长关系的图像。





数值

 

    次数
项目

1
2
3
4
5

1.78
1.90
1.99
2.10
2.19

3.19
3.60
3.99
4.40
4.79

0.80
0.90
1.00
1.10
1.20

0.64
0.81
1.00
1.21
1.44


(3)根据图像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做实验时固定好装置后先测摆长,然后测出周期,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摆球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误记为(n + 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
C.计时结束时,秒表过早按下
D.单摆所用摆球质量过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

悬线长度(m)
摆球直径(m)
全振动次数
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s)
L0
d
n
t

(1)单摆的摆长L=_________;
(2)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__;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周期为       s
②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2)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      m. 秒表读数__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L的关系图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
(1)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_____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米以上,用细而不易______的尼龙线;
(2)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应_______;
(3)要在摆球通过________位置时开始计时,摆线每经过此位置______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4)摆球应在________面内摆动,每次计时时间内,摆球完成全振动次数一般选为___      ____次。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长的测量应在摆球自然下垂的状况下从悬点量至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单摆,并用图示的L作为摆长,这样测得的g值将偏     。(填“大”或“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