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C.通过R2的电流变小 D.电源内阻的功率变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大,U变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为竖直放置的离心轨道,其中圆轨道的半径r=0.10 m,在轨道的最低点A和最高点B各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斜轨道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可测出小球在轨道内侧通过这两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A和FB。(g取10 m/s2) 。

(1)若不计小球所受阻力,且小球恰能过B点,求小球通过A点时速度vA的大小。
(2)若不计小球所受阻力,小球每次都能通过B点,FB随FA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的a所示,求小球的质量m。
(3)若小球所受阻力不可忽略,FB随FA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的b所示,求当FB=6.0 N时,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象.

(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填“是”或“否”);
(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开始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以此表示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记下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图像,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_____。

(3)同一实验中,小车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示数与小车释放前传感器示数的关系是____(选填“>”“=”“<”)。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细砂的总质量
B.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
C.实验中需要测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直线ab靠近通电螺线管,与螺线管平行,用磁传感器测量ab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大致图像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电容器充、放电电路.配合电流传感器,可以捕捉短时间的电流变化,并通过计算机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选用直流8 V电源,电容器选用电解电容器.先使单刀双掷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短时间完成.然后把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传入计算机,图象上显示出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根据甲乙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电容器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      V
(2)试估算电容器放电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       C
(3)如果电容器上所标的电容模糊不清,请根据以上的数据进行估算,估算值C=         F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已知g取10 m/s2,则

A.木板B的质量为1kg
B.滑块A的质量为4kg
C.当F=10N时木板B加速度为4 m/s2
D.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电灯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域进入强磁场区,则

A.电灯L变亮 B.电灯L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的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的仪器。其原理是发射端
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接收端,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的一个已知宽度为d的挡光板通过
光电门挡住红外线时,和它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可记下挡光的时间△t,则可以求出运动物体
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1)为了减小测量瞬时速度的误差,应选择宽度比较    (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2)图乙是某同学利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该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点静止释放。
①如图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板的宽度d=____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乙A点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记下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间隔△t="0.02" s,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设小车的质量为m1,重物的质量为m2,则在m1与m2满足关系式    时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
③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2和对应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通过描点作出两物理量的线性关系图象,可间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图象(选填“v2 - m1”或“v2一m2”);
④某同学在③中作出的线性关系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如图丁所示(图中的m表示m1或m2),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轨道做圆弧形运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直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使其示数归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N
1.001
0.580
  
1.002
  
F2/N
-0.868
-0.291
  
0.865
  
θ
30°
60°
  
150°
  

(1)根据表格数据,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 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目的是________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高架道路上有段区域限速80km/h.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②若L=7m,△t=0.3s,则照相机将           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2)若L=7m,△t=0.3s,则照相机将      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约为(g取10m/s2)( )

A.1.8 m B.3.6 m C.5.0 m D.7.2 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