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汽车处于超重状态 |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
C.一铁块放在桌面上,铁块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 |
D.一个灯泡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大 |
B.F1不变,F2变小 |
C.F1变大,F2变大 |
D.F1变小,F2变小 |
如图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
B.增大α角,增大船速v |
C.减小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 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 |
B.Mg+mg |
C.Mg+5mg |
D.Mg+10mg |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套在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悬挂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处于竖直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若弹簧始终处于伸长且在弹性限度内,在小球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
C.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
D.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
B.出发时B在A前3m处 |
C.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的卫星,C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长轴大小为a,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卫星B离地面的高度可以为任意值
C.a与r长度关系满足a=2r
D.若已知物体A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h分别为
A.μ=tanθ |
B. |
C.h=H/2 |
D.h=H/4 |
某同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
(2)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的点,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数据知,从O点到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用所给的符号表示)
(3)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等于”、“小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1)该运动员的加速度;(2)运动员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 |
C.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人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D.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半衰期不变 |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