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 | B.1∶ | C.1∶(+1) | D.(+1)∶1 |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
A.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
B.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
C.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的末速度大2m/s |
D.第5s的末速度一定比第4s的初速度大2m/s |
—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3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7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A.x="3.5m" | B.x=6.5m | C.x=9m | D.x=11.5m |
如图所示,直线甲和曲线乙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和乙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
B.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
C.0到t1时间内,乙车速度一直小于甲车的速度 |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拉力在2 s内的功不为零 |
B.物体在2 s内的位移不为零 |
C.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零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秒内的位移可能是( )
A.0.6m | B.1.0m | C.1.4m | D.1.8m |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c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小铁球m,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3a时,M、m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3倍 |
B.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增加到原来的3倍 |
C.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
D.M受到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
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
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
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
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s内由静止匀加速到最大速度vm=50m/s,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问该巡逻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追上前方2000m处正以v=3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
A.100s | B.120s | C.140s | D.150s |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原来v>0,a>0,x>0,从某时刻开始把加速度均匀减小至零,则
A.速度一直增大,直至加速度为零为止 |
B.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为零为止 |
C.位移一直增大,直至加速度为零为止 |
D.位移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为零为止 |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6 m |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 |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
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光滑的斜面AB和粗糙的平面BC组成(它们在B处由极短的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力时,其示数为正值;当传感器受拉力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至C点的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面四图表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