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
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a﹣t图)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
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5s时追尾
C.在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如图所示,在A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B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B板时的速率,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获得的速率越大 |
B.两板间距越小,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获得的速率不变 |
C.两板间距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获得的速率不变 |
D.两板间距越小,加速的时间越短,则获得的速率越小 |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固定斜面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x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A = ,其中v0 和v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 >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 a 也不变。 |
B.若A > 0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小。 |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 ![]() |
B.在时刻![]() |
C.在时刻![]() ![]() |
D.在时刻![]() ![]() |
质量为m,带+q电量的的物块静止在绝缘水平面上。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经时间t撤去电场,物块又经过时间t回到出发点,此时物体的动能为EK。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撤去电场前后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l:3 |
B.电场强度大小为![]() |
C.撤去电场时,物物块的重力势能是![]() |
D.撤去电场时,物块的动能是![]() |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 B.2s | C.3s | D.4s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
B.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速度大小相等 |
C.甲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在t1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
A.vb=![]() |
B.vc=3m/s |
C.de=4m |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s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相距x=7m,A在水平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在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正以vB=10 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
A.7 s B.8 s C.9 s D.10 s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
B.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
C.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
D.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