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气体最初的体积为V0,气体最初的压强为p0/2,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若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求:

①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
②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销钉固定的光滑绝热活塞把水平放置的绝热气缸分隔成容积相同的A、B两部分,A、B缸内分别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两部分气体温度都为t0=27℃,A部分气体压强为pA0=2×105Pa,B部分气体压强为pB0=1×105Pa。拔去销钉后,保持A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同时对B部分气体加热,直到B内气体温度上升为t=127℃,停止加热,待活塞重新稳定后,(活塞厚度可忽略不计,整个过程无漏气发生)求:

(1)A部分气体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VA:VA0
(2)B部分气体的压强pB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P0=1.0×105 Pa,线段AB与V轴平行。

(1)求状态B时的压强为多大?  
(2)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为10 J,求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一圆形管道内封闭有理想气体,用一固定活塞K和不计质量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内气体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固定活塞K、可动活塞A和管道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管道内气体温度都为T0=300K,压强都为P0=1.0×105Pa。现保持管道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只对管道上部分气体缓慢加热,当可动活塞P缓慢移动到管道最低点时(不计摩擦),求;

①下部分气体的压强;
②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其中左侧空气柱长度L1=50cm,左侧空气柱底部的水银面与水银槽液面高度差为h2=5cm,左右两侧顶部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5cm,大气压为75 cmHg。求:

①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2
②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       .(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ρ=0.895×103kg·m-3NA=6.02×1023mol-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其中左侧空气柱长度L1=50cm,左侧空气柱底部的水银面与水银槽液面高度差为h2=5cm,左右两侧顶部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5cm,大气压为75 cmHg.求:

①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2
②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距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5。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外界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为p0,活塞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一小盒沙子的质量;
(2)沙子再次倒完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下表给出了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与沸点的对应关系。技术员小陈利用这一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锅炉水温控制装置:图中OC为一可绕O点旋转的横杆(质量不计),在横杆上的B点下方连接着阀门S,阀门的底面积为3cm,OB长度为20cm,横杆上A点处挂着重物G,OA长度为60cm。对水加热时,随着水温升高,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当压强增大到一定值时,阀门S被顶开,使锅炉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开始沸腾。当重物G挂在不同位置时,锅炉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可达到的最大值不同,从而控制锅炉内水的最高温度。

(1)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沸腾时,锅炉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大气压强为 Pa时,将G挂在A位置,锅炉内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求此时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是多少?(计算时可认为阀门上、下底面积相等)
(3)当大气压强为 Pa时,要使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时沸腾,应将G挂在离O点多远处?

压强(Pa)




沸点(
100
110
120
13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一根两端开口带有活塞的直管的下端浸入水中,活塞开始时刚好与水面平齐,现将活塞缓慢地提升到离水面H=15m高处,如图所示,求在这过程中外力做功为多少?(已知活塞面积S=1.0dm2,大气压户p0=1.0×105Pa,活塞的厚度和质量不计,取g=10m/s2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绝热隔板S把绝热的气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S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各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试分析气体的压强、温度、内能的变化情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40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cm,求:

(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
(2)左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0=76cmHg)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 =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不漏气。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为k = 5×103 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p0 = 1×105 Pa,平衡时两活塞之间的距离l0 =" 0.6" 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 =" 500" N。求活塞A下移的距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甲、乙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1)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
(2)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 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
在可导热的汽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汽缸无摩擦地
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
塞下降了h/4,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
上.外界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活塞
距汽缸底部的高度.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模块3-3)(15分)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
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        

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

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
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V=π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