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在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嫦娥五号”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gR2/r2
C.“嫦娥五号”在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D.“嫦娥五号”在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送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运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

A.卫星在M点的线速度大于N点的线速度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
C.卫星在M点的重力大于N点的重力
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k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某卫星的飞行轨迹图的一部分.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实现变轨,进入同步轨道II.对该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小于24小时
B.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比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
C.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不同
D.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R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⑴地球的质量;
⑵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三号”从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先在轨道Ⅰ上运行,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有关“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嫦娥三号”在两轨道上运行周期关系是:T1<T2
B.由于均绕月球运行,“嫦娥三号”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C.由于“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因此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也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D.“嫦娥三号”从P到Q的过程中月球的万有引力做正功,速率不断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1.49×1011m,公转的周期是3.16×107s,太阳的质量是多少?(已知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Nm2/kg2)(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的向心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大小为F,则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

A.F/81
B.F
C.9F
D.81F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B.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C.若m1>m2,则m1受到的引力大于m2受到的引力
D.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D.布鲁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
C.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这些力的合力为零
D.太阳对地球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稳定的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能相等,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则它们的(    )

A.半径之比为1:2 B.速率之比为4:1
C.周期之比为1:4 D.向心力之比为2: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质量不同的人造卫星在同一圆周轨道上一前一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周期 B.速度 C.加速度 D.向心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卡文迪许第一个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第一个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开普勒第一个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爱因斯坦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