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空间中固定的四个点电荷分别位于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并不存在)的四个顶点处,AB=L,A、B、C、D四个顶点各放置一个,A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多大(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
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卫星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11.2km/s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 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引力常量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底面光滑的木板B和C长度均为L,小木块A静止于B的右端,C以初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与B发生正碰并且碰后粘在一起, B、C质量相等均为m,A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取

(i)求木板B的最大速度;
(ii)若要求物块A不会掉在水平面上,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是多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
C.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半球形玻璃砖上,该束光线的边界分别为。已知玻璃砖半径为,折射率为,如下图所示,下边界处光线恰好沿半径方向,在O点恰好产生全反射。求:

(i)玻璃砖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ii)光束ab在玻璃砖底产生的两个光斑的距离OB。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1.5s时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a和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某一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m/s
B.t=1.5s时质点b的振动速度最大
C.t=1.5s时质点a的速度最大
D.图2描述的可能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 cm,截面积均为40 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原来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A = 2.4×105 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B = 1.2×105 Pa的氢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环境温度不变)求:

(i)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ii)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M、N为中心开有小孔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为d,其右侧有一边长为2a的正三角形区域,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极板M、N之间加上电压U后,M板电势高于N板电势.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重力和初速度均忽略不计,粒子从极板M的中央小孔s1处飘入电容器,穿过小孔s2后从距三角形A点a的P处垂直AB方向进入磁场,试求:

(1)粒子到达小孔s2时的速度和从小孔s1运动到s2所用的时间;
(2)若粒子从P点进入磁场后经时间t从AP间离开磁场,求粒子的运动半径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若粒子能从AC间离开磁场,磁感应强度应满足什么条件,此时所用最短时间为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冰面上将质量m=1kg的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推出,滑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滑行L=18m后到达B点时速度为v1=8m/s。现将其间的一段CD用铁刷划擦,使该段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再使滑块从A以v0初速度推出后,到达B点的速度为v2=6m/s。g取10m/s2,求:

(1)初速度v0的大小;
(2)CD段的长度l;
(3)若AB间用铁刷划擦的CD段的长度不变,要使滑块从A到B的运动时间最长,问铁刷划擦的CD段位于何位置?并求滑块滑行的最长时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小强共同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路中的各个器材元件的参数为:电池组(电动势约6 V,内阻r约3Ω)、电流表(量程2.0A,内阻rA=0.8Ω)、电阻箱R,(0~99.9Ω)、滑动变阻器R2(0~Rt)、开关三个及导线若干。他们认为该电路可以用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和R2接入电路的阻值。

(1)小明先利用该电路准确地测出了R2接入电路的阻值。 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某位置,接着闭合S2、S,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再闭合S、Sl,断开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2) 小强接着利用该电路测出了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他的实验步骤为:
a.在闭合开关前,调节电阻R1或R2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之后闭合开关S,再闭合    (选填“S1”或“S2”);
b.调节电阻   (选填“R1”或"R2”),得到一系列电阻值R和电流I的数据;
c.断开开关,整理实验仪器。
②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1/I R图象,图象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    ,电源电动势
E=       V,内阻r=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与通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小车所受的拉力。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五组数据,为了更直观地描述物体的加速度跟其质量的关系,请你根据他的描点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图象。若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则该图线斜率值表示的意义是           
(2)如图(丙),将长木板的左端抬高,小车遮光片装在右侧,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及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据此数据得到的的图线如图(丁)。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1.0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5kg,则图线的斜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测得的图线斜率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质量为m的物块(如图a所示),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其中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则(  )

A.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B.0~t1内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t1~t2内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C.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W=mv22mv21
D.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的大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接有两定值电阻,它们的阻值均为R。导轨间存在有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在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x的距离后恰好达到稳定速度v。运动过程中金属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则此过程中

A.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为
B.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为
C.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D.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