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词汇
字音
字形
字义、词义辨析
词性
感情色彩
构词方式
短语的结构
成语
词语(熟语)使用
歇后语、谚语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
语句停顿
语气
修辞方法
连词成句
排列句子顺序
病句辨析修改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
对联
补充句子
句式
说明方法
文学常识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
文言断句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传记阅读
新闻阅读
报告阅读
科普阅读
戏剧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实用类阅读
课内阅读与赏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写景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诗
送别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叙事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宫怨诗
爱情诗
羁旅诗
山水田园诗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综合读写
口语交际
仿写
扩写
提炼语意
理解句子
图文、表文转化
语段综合考查
写作
写作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其他作文
微写作
解说类
叙述类
描写类
赏析类
实用类
评论类

简述题
(1)《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提到薛家为薛蟠一案行贿枉法,请简要叙述这件事。
(2)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述题
吴荪甫在操办吴老太爷丧事期间考虑应对哪几件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笑道:“果然妥帖,如今就去。”
宝玉推荐的人是谁?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堂吉诃德》一书中的“白月骑士”指谁?
请简述堂吉诃德与“白月骑士”的决斗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不得见人的去处”是什么地方?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表现说话者怎样的心理?
《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针对宁国府“五种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名著导读
大卫·科波菲尔的吉神和凶神分别是谁?再任选其一,谈谈怎样认识他对大卫人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红楼梦》阅读
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政亲自执板,狠命下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及时阻止,而后贾母赶到厉声训斥贾政,贾政下跪赔罪。又见宝玉挨打后的惨状,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B.宝玉和晴雯拌嘴,袭人来劝解,越帮越忙,恰宝钗到来,袭人戏称“你不知我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宝钗笑道:“你死了,我先就哭死了。”宝玉则道:“我做和尚去。”宝钗将两个手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
C.初秋季节,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于是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D.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管家媳妇们欺负探春年小,翘首观望探春如何处事。探春按旧例赏银二十两。赵姨娘过来抱怨,嫌给得少,连袭人都不如,没有脸面,遭到探春义正言辞的反驳,两人大闹了起来。

E.刘姥姥在贾母处讲村野故事,宝玉与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先生说的书还好听。刘姥姥见贾母与哥儿姐儿们都爱听,更是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经历见闻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请简述“香菱学诗”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惜春的性格一向孤冷,她的丫头侍书私藏了哥哥交存的银锞子,被人疑为贼赃;凤姐以为这不算什么过失,可是她坚决地要把一个可怜的丫头撵走,并且还由此把问题扩大到与宁府断绝关系。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D.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于得到贾母的召见,又陪着贾母在园中逛了两日,讨得贾母欢心,临走时,总算不枉此行,得了很多银子,还有衣服绸缎、瓜果点心等。

E.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撞墙自杀。
简答题
(1)请分别写出林黛玉、薛宝钗、李纨、贾探春、妙玉在大观园中的住处。
①林黛玉——          ;② 李纨——          ;③薛宝钗——         
④贾探春——          ;⑤妙玉——
(2)《红楼梦》十二钗判词中,写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请说说这一人物与贾府兴衰之间的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墨子之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上面两则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想到一句古语“                 ”。
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三十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夫人在里间凉床上睡着,金钏儿坐在傍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她耳朵上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眼,见是宝玉,宝玉便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   
后来发生了哪些事?结局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⑵《三国演义》中有段童谣“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童谣中“凤”“龙”分别指谁?并简析“凤死落坡东”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请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①“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②“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
①中洒家是           这段文字表现出他               的个性特征。
②说这话的是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具有                       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
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指《红楼梦》中一个女子的命运。请问她是谁,并简述其身世、性格与命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
(1) 下面是《家》中的一段文字: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
这里的“他”是谁?请简述他离开家的原因。
(2)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这是《红楼梦》中“大观园”名称来历的篇联,是谁所撰?请简要说明“大观园”来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