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词汇
字音
字形
字义、词义辨析
词性
感情色彩
构词方式
短语的结构
成语
词语(熟语)使用
歇后语、谚语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
语句停顿
语气
修辞方法
连词成句
排列句子顺序
病句辨析修改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
对联
补充句子
句式
说明方法
文学常识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
文言断句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传记阅读
新闻阅读
报告阅读
科普阅读
戏剧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实用类阅读
课内阅读与赏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写景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诗
送别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叙事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宫怨诗
爱情诗
羁旅诗
山水田园诗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综合读写
口语交际
仿写
扩写
提炼语意
理解句子
图文、表文转化
语段综合考查
写作
写作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其他作文
微写作
解说类
叙述类
描写类
赏析类
实用类
评论类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贾政至此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命人拿来宝玉,打了几十大板。” 贾政为何如此生气打宝玉,请简述其原因与经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贾赦要收丫环为小妾,不想那丫环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这丫环是谁?她为何说这话?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在那个夜晚以前,她(玛斯洛娃)本来抱着希望……然而从那天晚上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
那天晚上的事让玛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毂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毂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请简要说说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弈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什么?
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
《红楼梦》中有“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之曲,系谁的判词?又有“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狼舅奸兄”之语,所指何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贾宝玉见甄宝玉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宝钗得知后有何反应?结果怎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第七》)
②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九》),结合上面语段,说说有仁德的人为何不会忧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生活得不快乐,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人要怎样才能达到“不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王善保家的道:“……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是他的。”
王善保家的为什么要向王夫人建议抄检大观园?结果如何?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性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给了这个霸王”。
宝玉这段心理活动,是对谁身世的同情,结合整部作品,简述其身世。
答:第(   )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②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
【注】①衣敝缊袍,穿着破旧的絮袍。衣(yì),穿。敝,破败。缊(yùn)。②狐貉,以狐狸或貉的皮毛所制成的裘衣。貉(hé),形似狐狸,锐头尖鼻。③语见《诗经·邶风·雄雉》。忮(zhì),嫉妒。用,为、做。臧(zāng),善。
孔子为什么先表扬子路,后又批评他呢?
你怎样看待“不忮不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两题任选一题回答问题。
(1)原来黛玉立定主意,自此以后,有意糟蹋身子,……一片疑心,竟成蛇影。
黛玉因何事“有意糟蹋身体”?请简述与“有意糟蹋身子”有关的情节。
(2)(宝玉)心想:“鸳鸯这样一个人,偏又这样死法!“又想:”实在天地间的灵气。独钟在这些女子身上了……”
鸳鸯是怎样一个“死法”?她为何要死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
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 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
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简答题。(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85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备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不纳丞相之言”所指何事?刘备是如何托孤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第95回选段,回答问题。
忽报马探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大事去矣”的“大事”指什么? 
答第(  )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阅读《三国演义》,回答后面题目。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司马昭担心邓艾反叛,命令钟会防范邓艾。钟会向姜维请教制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早晚必反。然后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
B.钟会与姜维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钟会与姜维商议谋反大事,拟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但走漏了消息,卫瓘带兵杀来。钟会自杀身亡,姜维仰天长叹后,苦战至死。
C.司马昭中风而死,他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五年。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让他留在洛阳,然后改国号为大晋,自己当了皇帝。
D.吴主孙休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手指太子而死。众臣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群臣不敢劝谏。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

E.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根据他的建议拜杜预为大都督,起兵伐吴。吴军望风而逃,全面溃败,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请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1)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得一计,正欲告主公。”鲁肃欲设计何人?请简述与该计谋相关的故事情节。
(2)佗曰:“此乃驽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请简述华佗为关羽治疗手臂的过程。
我选第(  )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根据故事情节填空。(4分,一格1分)
(1)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     ”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
(2)薛宝钗幼时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内中刻字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之玉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成一对,这就是所谓的“      ”。
(3)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一是“       ”,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除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       ”,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