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追怀于右任
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被迫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
于右任来台后婉拒了蒋介石给他准备的花园洋房,住进了一所普通公寓——“梅庭”。这是他长年避暑之地,更是避寿、避官说之地。他过寿时,成千上万的人来祝贺,他不胜其扰,过年也是。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经常遭遇各种请托之人,居此亦是为避官说。今日“梅庭”是于右任在台生活唯一留存的居所。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原名伯循,一字诱人,后因有感于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欺凌践踏,遂取谐音“右任”为名。“任”从“衽”字而来,“披发左衽”系受异族统治的象征,而“右衽”则暗含不愿臣服屈辱之志。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于右任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他出版了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对清朝末世嬉笑怒骂,极尽冷嘲热讽。遭通缉后流亡上海,得震旦学院院长马相伯庇护,入震旦公学,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公学,于右任建议校名取“复旦”二字,有不忘震旦及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
1906年11月13日,于右任与孙逸仙于东京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1909年3月,又创《民呼日报》,因抨击时政入狱,后获释。同年8月20日再创办第三份报纸《民吁日报》,因揭发日本暴行而被查封,并再度入狱。1910年9月,愈挫愈勇的他又创《民立报》,《民立报》社是同盟会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民国最早期的报纸,而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
于右任一生写诗、词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极少花前月下之音,断无无病呻吟之句,诗品之高,无人企及。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设宴招待毛泽东,席间两位纵论诗词。于右任由衷赞叹说:“毛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沁园春·雪》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所写《天净沙》结尾‘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言毕,二人抚掌大笑。
他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世人称为“于草”,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他从不计较高低贵贱,对清贫之士更分文不取。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他也不取一文稿酬。很多人假借其大名,卖字求生,于右任特意关照副官:“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一代文豪林语堂曾评价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
现在其书法作品飙升到天价,但历任要职50多载的于右任,生活节俭,别无长物。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果真是一介“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生性豪爽,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的于右任每到月末,生活便捉襟见肘,有时还要靠借贷度日。他却说:“穷,是我的光荣。”
于右任厚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其健身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的“八段锦”。他每天下午练习一遍,对养生和书法都十分有益。
每当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1962年1月12日,预感来日无多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2日,于右任又怆然而记:“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山要最高者。”1月24日,于右任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思亲思乡,声声如杜鹃啼血。两年后,于右任带着对故乡的不舍与依恋抱憾离世,享年86岁。
遵从于右任遗愿,其安葬地设在台北最高处的观音山巅。在这里,于右任面朝西北,可以永远眺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而融于溪光山色间的“梅庭”,花木扶疏,正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已然飘逝的如烟往事。
注:①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八九”代指不如意事,“一二”代指如意事。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于右任婉拒蒋介石为他准备的花园洋房,可以看出他生性淡泊、不慕富贵,也委婉表达了他和蒋的政见不合。
B.本文讲述于右任在多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同时突出其内在精神品质,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敬可叹的长者、名士形象。
C.1962年,80多岁高龄的于右任写下《望大陆》一诗,一咏三叹,其情悲切,似乎已经预感到有生之年无法回到大陆,此后又多次表示出葬于山之最高处的意愿。
D.客厅的一副对联体现出了于右任简单素朴的生存哲学:不因强求完美而被欲望窒息了心智。从中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参悟之深。

E.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含蓄深沉,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和其他人的评价,大致以时间为序展开,记叙了于右任从求学、为官,直到离世的饱经沧桑、成就卓然的一生。
于右任哪些可贵品质令人感叹?请简要概括。(6分)
于右任一生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于右任说:“穷,是我的光荣。”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语的认识。(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缘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体,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丐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丐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申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壶口的震撼
潘复生
①出洪洞县向西上吕梁。曲折盘旋,险象迭生,惊心动魄。这是震旦纪那次巨大的地壳褶皱造山运动形成的壮美奇观。打开车窗,秋深气爽。红黄紫绿,堆彩点翠;满山浓妆艳抹,层林尽染;鸟声鸣啭,悠扬清丽,悦人心目。那山,有的危崖嶙峋,有的光秃平坦,有的林木丛生,有的苔痕遍布;崎岖幽深,形状各异,巍峨峻拔,鳞次栉比。
②路旁观景台上,游人纷涌。纵目眺望,晋陕大峡谷好似专门为桀骜不驯的黄河开辟的通道,让其一展雄风。峡谷处处是次生的崩落崖壁;棱角分明,狞厉粗糙。过水处平滑秀丽,圆融弯凹。上面布满乔灌树木和娇美的开花植物。
③古人说“河出昆仑”,以为黄河源出“神山”,故而奔腾不息。建国后专家考察确认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玛曲曲果。天生为细涓,志远成洪流。束放自如,奔腾跌宕,散漫逍遥,雄宏深邃。到内蒙古托克托县受吕梁山脉阻挡转南进入晋陕大峡谷,至山西吉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处收束。那向前的流体和不倦的精力紧扣着我的心灵,“奔流到海不复回”,不达目的不罢休。
④远处,但见高昂穹丘、塔峰、凸出高地的圆形坡顶以及丛簇尖峰,阴森侧谷间隔其中。几公里以外便声震峡谷。渐近壶口,外围黄水漫闪,石崖兀伏,浅水薄泥,铜稠荡漾。
⑤《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上游河水宽缓,到壶口缩窄加快,急骤聚拢,收于一口。束拘槽内,争涌翻冲,飞流直下。跃入峡潭,起身卷浪,扬波撒手,飞奔“十里龙槽”,从下游大禹劈开处,往女娲补天神石“息壤”的两湖心岛而去。
⑥脚踩石滩分散细流,缘石梯下到河床,靠近河道。黄河水以每秒九千立方米的流量,从四十米高断崖倾注而下。浊浪汹涌,飞奔狂舞,烟雾飘扬,气势磅礴,长啸嘶吼,声震山谷;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⑦我竟忘了自身的存在,神摇魂荡,整个的惊惧、震撼,完全融摄于那博大、雄壮、威武、激扬、伟猛……之中。
⑧站在铁丝围栏边留影后,从大禹治水时开的“锁龙洞”下去,滴水如雨。伸颈侧目,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方知李白之句并非夸张。掀天卷地,大气磅礴,洪钟闷雷,荡气回肠。挟风带雨,雷霆万钧;如土山炸裂,似黄海倾注;万龙喷吐,倾天而降,飞珠溅玉,混乱眼耳;包藏宇宙,吞吐乾坤。潭底翻滚鼎沸,肆虐咆哮,闪转腾挪,急跳跨越;花雾飘洒,彩虹幻化,晶莹瑰丽,珠帘壮美;蜃桥飞架,忽闪游移,断续明灭,扑朔迷离。一幅活的水土流动大杰作,即使最冷漠懒散之人,也能被唤起一丝觉醒,生发一种力量。令人反观平生而惭愧,俯仰造化而敬畏。摧枯拉朽,万劫不惧;视强权如草芥,历时空于瞬间,览富贵如粪土。
⑨和一伙拉过“旱船”的工人坐聊,随意广泛,又见奇趣:如遇丰水期,流量增大,冲上河床,汹涌无比数百米让人顾及不暇。河水最小的时候是严冬到开河时,冰冻凝结,顿 失滔滔。只有涓涓黄水低吟浅唱,水滴洒在岩 石上形成的冰塑,玲珑剔透,异彩纷呈。一到开河的时候大小冰块碰撞拥挤,推搡抱吻,震怒呼号,敲山震谷。来到壶口,其势愈烈,冰凌有时会交架成桥,形貌怪异。初夏之时,水量减少,落差激荡,浪花舞溅,四周生雾,出现七彩霓虹,魔幻脱俗,胜入仙境。盛夏入汛,千溪万壑汇聚而来,主副瀑布结而成帘,飞流直下,浊浪排空……
⑩黄河永恒博大的话语,岂可用言语说清。一个多面的黄河,立体的黄河,狂野的黄河,包含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演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象征;唐虞文化兴于陕西南部黄河大曲东岸、北岸,汾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三角洲;夏文化兴于河南西部黄河大曲南岸,伊水、洛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三角洲;周文化兴于山西东部黄河大曲西岸、渭水两岸及其入黄三角洲。此后还相继影响了江汉、江淮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文化繁荣。
(选自《文苑•西部散文》,有删改)
本文直接写壶口令人震撼的部分是⑤—⑧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开篇三段文字呢?
文中划横线的语段描写壶口的壮美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根据第⑧段的描述,说说壶口瀑布带给人怎样的心灵震撼。
结合全文探究壶口产生震撼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好
周海亮
江南好。江南有桑。
  桑有纤弱的身子,纤长的颈,纤秀的臂,纤美的足。桑住在小镇,小镇依河而建,小河匍匐逶迤。黄昏时桑提着白裙,踏过长长的石阶。黄昏的河水是粉色的,河面上似乎洒了少女的胭脂。桑慵倦的倒影在河水里轻轻飘摇,桑顾影怀思。
  桑躲进闺房写字。连毛笔都是纤细的。桑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两只鸟歇落树上,悠然地梳理羽毛。桑扔掉笔,趴到窗口,就不动了。桑常常独自发呆,然后,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窗外风景。
  桑在一个清晨离开小镇,离开温润的江南水乡。一列小船推开薄雾,飘向河的下游。那天桑披着盖头,穿着大红的衣裙。唢呐呜哇呜哇扯开嗓子,两岸挤满着看热闹的人群。人群兴奋并且失落——那么婉约多情的桑,竟然嫁到了北方。
  桑跳下船,掀掉盖头。桑上火车,泪眼婆娑。桑坐上汽车,表情渐渐平静。桑走下汽车,盖头重新披上。唢呐再一次呜哇呜哇地响起,这是北方的唢呐。花轿颤起来了,桑的心一点一点地下沉。
  从此桑没有再回江南。却不断有银钱、粮食、药材和绸缎从北方运来。那本是江南的绸缎。江南的绸缎绕一个圈子,终又重回江南。
  桑离开江南一个月,有男人来到小镇。他跳下船,提了衫角,拾级而上。他有俊朗的面孔和隼般的眼神,他有修长的身材和儒雅的微笑。他坐在小院,与桑的父母小声说话。片刻后他抱抱拳,微笑着告辞。他跳上船,船轻轻地晃。他盯着胭脂般的河水,目光被河水击碎。他叹一口气,到船头默默坐下。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却又闪烁出迷人的红。
  桑住着北方的宅院,神情落寞。当然也笑,笑纹一闪而过,像夜的惊鸟。有时喝下一点点酒,红酒或者花雕,眼神就有了迷离缤纷的色彩。然后,桑将自己关进房间,开始写字。她写,江南好。纸揉成团,又取另一张纸。再写,江南好。再揉成团,再取另一张纸。突然她推开窗户,看午栖的鸟。她开始长久地发呆,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宅内风景。
  老爷说,想家的话,回去看看吧。桑说,不用了。老爷说,总写这三个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浅笑不语。笔蘸着浓墨,手腕轻转。三个字跌落纸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团。旁边堆起纸山,老爷摇摇头,满脸无奈。
  男人在某个深夜潜入大宅。仍然身材修长,仍然一袭长衫。他提一把匣子枪,从墙头轻轻跃下。他悄悄绕过一棵槐树,就发现自己中了埋伏。他甩手两枪,两个黑衣人应声倒下。他闪转腾挪,似一只凶猛矫健的豹子。后来他打光了子弹,再后来他中了一枪。子弹从下巴钻进去,从后颈穿出来。子弹拖着血丝,镶进宅院的土墙。男人轻呼一声,缓缓倒下。月似银盘,男人俊朗的面孔在月光中微笑。
  桑倚窗而立。从第一声枪响,桑就倚窗而立。她只看到了墙角的毛竹,她只听到了密集的枪声。枪声戛然而止,她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她趿了鞋,推开门,走进宅院的深处。她看一眼男人,闭了眼;再看一眼男人,再闭了眼。她的手轻轻滑过男人的后颈,男人的微笑在她的眸子里凝固成永恒。她站起来,往回走。她走得很慢,脚步声充满悲伤。
  第二天桑死去了。她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她的饮食和以往完全一样。一切都是那般蹊跷,诡秘万分。老爷请来大夫,两天后大夫得出结论。他说她想死,于是就死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死去。这没什么奇怪,所有人都是这样。
  桑留了遗书。一张宣纸,三个字:江南好。
  人们就说,桑是太想家了。
  只有死去的男人,明晓桑的意思。
  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江南。
结合小说中对桑的描写,概括桑的形象特点?
“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都闪烁出迷人的红”,试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有人说,本文的结果似乎太过突然,牵强,请结合本文的主旨,谈谈你对文章结局安排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在武侠小说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阴白骨爪”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执掌正义,正大光明地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心。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241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Q被枪毙,“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二•七大屠杀”之后的一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
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均指出其非,即使是三类中的上者也不完全认同他们的行为。
B.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较西方人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C.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D.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及攻击性行为。

E.好与坏是相对的,是非各有看法,因此侠客们千里迢迢“为民除害”杀淫贼淫妇,实在是多管闲事,是非不分。
根据作者对武侠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武侠小说,作者既肯定了其社会性的正义与公平的一面,同时更强调了它不足的一面。
B.武侠小说往往以惩恶的名义让读者的嗜血欲望在杀奸人的过程中获得变相的满足。
C.西方侦探小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至于如何惩治罪犯,那不是小说家的职责。
D.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客们惩恶的行为具有非人道倾向,而且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根据文章内容,作者所说的 “江湖世界”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这一江湖世界的态度怎样?
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废墟上的生命
程相崧
机器轰鸣着,那些房子转眼间便成了废墟。风穿过这片废墟,发出像穿过荒原一样的尖利呼哨。
在更大的装卸车到来铲除最后的印记之前,站在这些废墟上的生命,只有那些树,枣树、香椿、石榴、柿子……它们颤抖着,摇晃着,绝望地咆哮着。现在,一切都暂时过去了,一切又都暂时平静了下来。在满目的废墟和惨不忍睹的狼藉中,它们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卑微。
叶落归根,这些树是不会离开了,它们还在用自己一身的碧绿守候着脚下的土地。而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它们要离开这样安静的小院,搬到楼房上去了。这些树们,一定还记得老人临走之前每个晚上的啜泣吧?他们真想死也死在这里,死了就埋在这些树下。但无奈的是年轻人并不这样想,他们说“树挪死,人挪活”。他们没有老人那份对故土的眷恋,所以他们不会管这些树的感受,不会费事地挖出一个大大的泥坨子,把它们小心翼翼地移走。甚至不会想到为它们拍几张照片,以备以后念想的时候翻出来看看。一切仪式都被迫不及待地简化到极致:放几通鞭炮,雇上辆搬家公司的车,找上人,带上值钱的家具和电器,说走就走了。
其实,站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能讲出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片叶子、每一条纹路上都印满了对于家的记忆。如果细细掂量起来,这些记忆沉甸甸的,像一捧沉甸甸的沙,那么细腻,那么均匀,每一粒都泛着耀眼的金黄光泽。是的,每一棵树都记得当年把他们从外面扛来,又用铁锨一下下挖开坚实的黄土,再将它们栽种在地下的那个人,也许他已经先于它们入土,但土地上似乎还留着他手上的汗水。每一棵树也都记得这个家里的一个个年轻媳妇进门之后,倚在它们身上说话时候的羞涩模样。尤其是那些枣树、石榴。枣树包含着早生贵子的福梦,石榴则寄托了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梦想。所以一个夏天,这些年轻的媳妇总是在枣树和石榴树下望了又望。后来媳妇年岁大了,成了婆婆;再接着婆婆的媳妇又熬成了婆婆。在媳妇们老去的时光里,孩子们也正像一茬一茬的庄稼。他们一开始总是在树下玩耍,撒了尿和泥垒屋;后来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之后便在树下喝水,吃瓜,写作业;再后来他们外出上学或者打工,上了火车,翻开背包,便会看见娘塞进包里的红枣和石榴。于是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记忆,便都如同放电影一样,伴着咔嚓咔嚓的铁轨声,一帧一帧地慢慢放映着。而今年的枣子还挂在枝头上,青着,它们或许已经等不到成熟了。
除了枣树和石榴,还有那些椿树。每年春天,那些像火苗一样的叶芽总是唤醒了人们惫懒了一个冬天的肠胃。吃盐点火都要列入收支计划的年月,它们无疑是餐桌上的美食。春天当菜,夏天喝凉面条,剁碎了又替代了香油。也因为如此,年复一年,它们的枝干变得极不规则。没有伸展的树枝,没有发达的树冠,像一个天生的怪人,样子甚至有些狰狞。跟其他几种树相比,椿树几乎要算是家园里最丑陋,最不修边幅的树了。但就是这样的丑陋,却并不影响它最后跟其他的树木一样对于院落忠诚的守候。忠诚得就像那些在这些院落里住了几十年的老狗。在这些房屋被夷为平地的那几个晚上,总是有几条毛都有些脱落的狗在废墟边上狂吠。那是些找不到家园的游狗,一边狂吠,一边用幽蓝的兽眼望着月光下的废墟。一连几个晚上,不停地吠叫,让附近居民楼上的住户焦躁不安,以至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叫来保安,将它们诱骗进尼龙袋子,然后被愤怒的人们踩踏踢打。可即使这时候,它们还在凄厉地呼喊着自己的家园。
当然,除了这些树,我相信跟人们一块儿生活在这些院落的,还应该有其他的生命,像老鼠、蛇和昆虫。老鼠跟人类一起共处了几千年,可以说是人类最忠诚的邻居。但它们见异思迁,重利轻义,在人们陆续搬出这片房子之后,便仓皇地追随着人们的足迹而去。蛇更不用说,它们比人们跑得还快。蟋蟀是常在锅灶边啃噬散落的饭粒的,但自从锅灶冷寂了之后,便再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唱了。废墟上的那些树啊,真是寂寞极了,但连这寂寞,也在一分一秒地慢慢损减着……
这些树仍旧站在那里,朝废墟上望着,望着……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为什么“白发苍苍的老人临走之前每个晚上都在啜泣”?请结合下文作简要概括分析。
作者在临近结尾时又提到老鼠、蛇和昆虫等其他的生命,有何作用?
题目为“废墟上的生命”,可作者为什么选取了其中的一些树作为重点写作对象?请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祀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衣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面有关“重阳节”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因而“重阳节”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B.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C.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D.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避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C.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而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却均无桓景其人的记载,可见费长房指点桓景登高避祸的说法并不可信。
B.重阳节的习俗兼有“娱神”“娱人”两种功能,前者在于感谢自然的恩泽,祈求神灵的保佑;后者则在于亲朋相会宴饮,共享丰收喜悦。
C.秦统一至汉朝历代帝王对山川祭祀的重视和各地开山建刹的助推,使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D.如今重阳登高已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这与古人登高祈福的风俗颇有不同,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节日的风俗也会随之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红绿灯下
迟子建
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说来好笑,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我对红绿灯不信任,它们闪来闪去的,像是两只鬼眼,变幻太快,常常是绿灯一亮,我起步走,却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等它们过去后,你再前行,绿灯的心房就颤动了,红灯随之亮起,你被隔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被钢铁夹击的感觉。此时我总会联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那个被卡在机器中的工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可怜虫。
我喜欢回到故乡,其中的一个缘由是,在乡间路上,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能够阻断我脚步的,有时是一群黄昏中归家的羊,有时是几只正午时通过堤坝、要下河戏耍的鸭子。
据说在交通事故中,死于红绿灯下的行人占了很大比例。闯红灯,是肇事的元凶。有时是汽车闯红灯殃及行人,有时是行人闯红灯自蹈黄泉。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倒霉的总归是人。所以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在过十字街时,如临虎口,总要拉起孩子的手。在幼儿教育中,学会通过红绿灯下的街口,也成了必修课。走到红绿灯下,人的心就会紧张起来,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就会酿下惨祸。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二OO二年初春,爱人离开哈尔滨时,带我去花店买花。我们到了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我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枝黄玫瑰。当我把玫瑰拿在手中的时候,爱人说,别老买黄色的,换点鲜艳的颜色吧。于是,我挑了两枝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的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的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幻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红绿灯下那些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可怜可笑。
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示以唾弃。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
是的,我们要给自己多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息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第二段详细描写经过十字街的过程和感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
(1)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2)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本文以作者不同阶段走过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请概括后两个阶段作者走过红绿灯时的情感。(4分)
作者对人生有了怎样的彻悟?我们还可以为自己亮起哪些红灯?请联系文本与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又见文理之争
石野樵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学校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他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着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自许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人类被技术异化,越来越忽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进程中,中国算得上是个后发国家,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却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浅。“五四”运动提出了两大口号——科学与民主,二者原本是并驾齐驱的,但随后近100年,“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友好相处,甚至经常互相仇视。
在政治领域,过去的30多年里,工程师思维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进入新世纪,社会矛盾剧烈,让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政坛高官确实有人文学科背景者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过去30多年,同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新世纪以来,对人文精神丧失和人文教育缺失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响亮,但像钱文忠这样,直呼要求取消理化课程的建议,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只是网络谈资,当不得真,但却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而与前30年的对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但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面目可憎。但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也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育而言,科学与人文都不可偏废,我们不能活在单纯的科技中,也无法仅仅凭借人文精神就度过历史的漫漫长夜,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文明,建立在二者间的张力之中。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简单地二元对立起来,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
(摘自《教师博览》2013年第6期)
对于钱文忠教授给教育部的“建议”,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第一次直呼取消理化课程,重视文艺和体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B.钱教授的建议不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因为钱教授的建议纯属无稽之谈,听起来异想天开,所以只能成为网络谈资。
D.钱教授的建议虽然只是网络谈资,不可能被采纳,却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迫切需求。

第四段首句是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人类被技术异化。
B.“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由原本的“并驾齐驱”到后来的“互相仇视”。
C.在政治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
D.在教育领域,“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曾经是被莘莘学子普遍认同的真理。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的“建议”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争论,其中有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他挑起的文理之争。
B.科技愈是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
C.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创建新的文明,需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而再尖端的科学发明也不能脱离人文内涵。
D.作者认为,就今天的中国现状而言,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张掖,十万芦苇从《诗经》里赶来
天苍苍,野茫茫。不见青草,不见牛羊。灰蒙蒙的戈壁滩,远山黯淡,灰黄。千里河西,动不动就拉长这样一张荒芜的脸,苦焦给你看。
看着真是累啊。不看又看什么呢?难道远处还藏着好风景吗?
果真是啊。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打开了。老天爷还真不错,有点良心,总算没有一直撂着一张苍黄的老脸。
张掖到了,是传说中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戈壁绿洲。
几乎是扑进芦苇湿地里的,或者说是一头扎进也可以。看啊,浩浩荡荡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正在匆匆忙忙扩展地盘,各自疯长各自的。
眼前是茫茫一片碧绿,看不到边,看不到际,就这么慌慌张张地绿着,美丽着,如火如荼的赶往季节深处。空气里是水的味道,青草的味道,荷花的味道。
《诗经》里的芦苇是清瘦的,让人看一眼,怜爱起来,心疼起来。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爱得青筋都露出来了,爱得缠绵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
张掖的芦苇不。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每一株芦苇都是丰腴的,妖妖的勾人,盛大的张狂。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是的,张掖的芦苇活出了劲儿。
芦苇不是一种,是好几种。有一种芦苇,很高,盛气凌人,齐刷刷地往空中伸展,霸占了大片地盘,毫不在乎身边低矮的水草。你拔你的结,我长我的叶,井水不犯河水。还有一种,却是诗经里好脾气的芦苇。扬着穗,柔软,温暖,谦和。这样的芦苇,一点一点把美唤出来,淡淡清愁,美得朴素,收敛。
整个湿地里,一条栈道九曲十八弯地穿过,也很诗意。木头的栈道,似桥,淡淡地黄色,古色古香。桥下碧水潺潺,觉得自己就是从《诗经》里,古风里赶来的女子,赶着自己的十万芦苇,放牧它们。
我想,若是穿上布裙,着木屐,我就是在《诗经》里了。
你看《诗经》里清瘦的芦苇,相思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这样萋萋的芦苇,就是用来表达薄薄清愁的,就是一滴泪,是个多愁善感的诗意女子。除了爱,什么都可以不在乎。霜落在芦苇,一曲埙音飘飘渺渺,若有若无。旷野苍茫,芦苇萧索,我心里只有你,等你啊,在水一方。
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洋洋。这样的芦苇,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栈道两边,芦苇推推搡搡地挤过来,密不透风。风一吹,叶子飒飒地响成一片。
栈道曲折盘桓,特别有诗情。你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没路了,一截栈道顶在芦苇丛里,什么也看不见。打算折转,却又不甘心,索性走到尽头去。
待走到尽头,柳暗花明,另一条栈道就衔接在眼皮底下,横着搭过来,伸向另一个方向,像一把折尺一样。我喜欢这样小小的迷惑,小小的惊喜。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不走到顶端,怎么会发现新的路途?
栈道两边满是水草。有一种水草叫菖蒲,很高,摇着一个个毛茸茸的暗红尾巴儿,长得就汪洋恣意,旁若无人,十分夸张。还有一种水草叫黑三棱,毫不示弱地汹涌着,好大的气势,霸道刁蛮,几乎遮住栈道。还有一种水草矮呢,却也是不要命地疯长,我担心它们长着长着就累死,不懂得歇口气儿再长。
告诉你,这些水草不是我从《诗经》里赶来的,是一路偷着混进来的。我的芦苇是扬着淡黄的穗儿,轻柔含蓄,懂得节制,安安静静地长,秀气地长,不要这么轰轰烈烈,搞得我很惊讶。
水塘边的那朵小小的黄菊,是谁留给谁的一滴相思泪?那么水塘,也是宛若一朵黄菊了。美的东西,让人有些惊怯了。
塘边的几棵很粗的沙枣树倒是枯萎了。水太多它们真是不能适应,它们喜欢沙漠。听人说,先前这儿是农田,没有芦苇,所以栽着沙枣树。前些年填湖造田,湿地萎缩退化严重。近几年重新蓄水,恢复生态,才有了这几千亩湿地芦苇的苍茫。
河西只有这么一块湿地,多么珍贵。若是失去了这块湿地,河西将会失去一个绿色的梦。幸好,它被保护起来了。热爱自然的张掖人是幸福的。
紧邻湿地公园,是张掖的滨河新区。新区在一片乱石滩上渐渐湿润起来了,蓝天,碧水,树木,花草,高楼,一点一点地美丽起来了。戈壁水乡,是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诗情画意。
远处袅袅几缕炊烟,戴着祁连玉镯子的姑娘,草丛里的水鸟,淡淡黄色的栈道,烟柳,都带着一小团幸福的呼吸,走进张掖的水墨画里。还有啊,这浩浩荡荡苍茫的芦苇啊,被我还给《诗经》的清幽了。
(选自2012年第一期《海燕》,有删节。作者:刘梅花)
第一段写出了戈壁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含义。
⑴是的,张掖的芦苇活出了劲儿。
⑵热爱自然的张掖人是幸福的。
从原文看,张掖的芦苇有什么特点?请分条简略回答。写湿地芦苇的同时,为什么又要写《诗经》里清瘦、让人怜爱的芦苇?
文学作品的意蕴往往丰富多重。立足全文,你觉得本文有哪些意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问题。
江月静若玉                    查 干
①有一年的晚秋季節,在瀾滄江畔的虎跳峽一側,我曾一動不動地凝視一輪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倣佛進入了時空隧道,時間凝固,生命也凝固。心中的霧霾與陰影,也都隨江流遠去。人聲、輪聲、伐木聲,頃刻間也消音不再。天靜地亦靜,倣佛靜即是一切了。
②山野裏,風些許寒,星些許遠,江浪安詳地睡著。樹木的呼吸聲時近時遠,細微如飄動的發絲。偶有山鳥的夢囈傳來,倣佛在提醒:夜已深,此處不宜久留。可是,此時的我好似置身于紅塵之外,身心輕盈若翼,雜念全無,像是沒有思維的一棵樹。
③江月浮動,若有若無。映入江中的那些星子,斑斑駁駁地閃爍著,像是一位丹青手,散淡地描摹幾筆、又描摹幾筆。明月在江心,像一塊沉緬的玉,與水相依,發著一身冷冽的青光,倣佛在等待她粗心的主人。看得出她是寂寥的,因而陷入了沉思狀。對,江月在沉思,沉思得如此忘我,又如此地心無旁顧。
④面對此情此景,不知為什麼,我猛然想起一些古代詩人的名字來,如:李白,王安石,蘇軾,王維和王昌齡們。並揣想他們,面對一輪古時明月時所發出的傾訴或者慨嘆之狀。有關他們對古時明月的文字,我有一點牢記不忘,那就是千秋明月,對紅塵中人的眷顧和撫慰,歲歲年年,從未間斷過。
⑤譬如,當你身處逆境之時,她就會來陪伴你,以她柔和的光,照耀你的心靈。她會來裝飾你寂寞的窗欞,也會來聚攏你散淡無序的夢境。而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她給人的感悟和遐思,又是啟蒙式的,千姿百態的。以下詩句就是證明——
⑥“瀾滄江月靜若玉,不須風兒掀漪瀾。”此時此刻,我真有些擔心,江面會起風。假若此刻起風,會使水中明月被折疊甚或被攪得零亂無形,這不能不讓人起憂。因為,這般幽然之境,在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
⑦何況,這般明月夜,這般原生態的一江碧水,會使我們的靈魂,變得清澈變得空曠起來。也因為這樣的時候,現實中的那一些醉生夢死的生活場景,就會從我們雜亂無序的心幕上悄然退去;那些娛樂至死的生活追求,也會變得滑稽可笑而一文不值。這樣的時候,江聲和晚鐘聲,會蕩滌我們浮誇零亂的心靈迷境。這樣的時候,馬嘶和犬吠,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真實,會使我們回到人生的原點。這樣的時候,千秋明月,就會像一丸發光的安神丸,讓我們的靈魂澄明起來。
⑧人,為什麼喜歡玉呢?因為它聖潔無瑕,因為它優雅可人。此夜的瀾滄江月,使我聯想到一塊無瑕之玉,或許就是這種心理暗示的結果吧?
⑨四野謐靜而萬籟俱寂,夜漸漸深了。而這瀾滄江月,又不時地激起我心靈的漣漪,一圈又一圈地擴展開來。遽然,有一聲柔柔的馬嘶,從背後傳來。回頭,見是一位藏族少女,牽著一匹白色龍駒,正朝江邊走。那龍駒也潔白如玉,披一身玲瓏的月光,像一則童話。面對江月,少女用藏語輕聲唱起《青藏高原》來。她的歌聲,沒有李娜那般高亢昂揚,卻顯得些許沉鬱,但不缺乏激情和高度:
⑩“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這兩句極具天問意味的歌詞,用藏語唱起來,不知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像是在誦經,也像是在祈禱。不過,這般歌聲,並沒有打破這一山的寧靜,反而使它顯得更加肅穆莊嚴起來。
月光下,那匹白色龍駒在低首飲江,像是啜飲著母乳。那般地深情脈脈。它的影子,與江月形成一個美妙的蒙太奇畫面:那就是,玉對玉,遙相輝映的一幅極具詩意的剪影。而那位少女水中的倒影,則與斑斕山木融合在一起,雖有些朦朧,但輪廓卻清晰可辨。我疑心:她,不就是那一位遺失玉佩的仙子嗎?現在正牽著她的白色龍駒,趁夜深人靜,尋找她的寶貝來了。
提耳猶聞,山野的絮叨聲,啊,是起風了。江水開始波動起來,細微的浪花一朵又一朵,從上遊簇擁而下。那江月,也因此由圓變得細長,飄逸如上升中的一件玉披。看來,這一輪多情江月,不得不就此飄逸升空了。
其實,這一輪明月,一直都是普照著整個山野的,不僅僅限于這一條江水。只是我在凝視中,忽略了這一存在。眼前,玉石般的江月,正被浪花簇擁著遠去。而我,陪伴瀾滄江月,靜坐了大半個夜晚。魂,似乎離我而去,像一片銀杏葉,漂泊不知何往?
(选自201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减)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写人声、轮声、伐木声、树木的呼吸声和山鸟的梦呓,都是为了烘托出此时此刻的“静”。
B.作者看见江月,就猛然想起古代文人并揣想他们面对一轮古时明月发出的倾诉或慨叹之状,这是一种感受与情思的共鸣。
C.第⑦段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描写、或议论,凸显了幽然之境的奥妙和神奇的特色。
D.全文对澜沧江月之景,既有重点描摹,又有简笔勾勒,通过层层铺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E.“魂,似乎离我而去,像一片杏叶,漂泊不知何往?”以比喻兼设问的修辞手法营造出虚幻的意境,卒章显旨,意味悠长。
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文中着意描摹了“江月静若玉”,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若玉”的江月之“静”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说:“人,为什莫喜欢玉呢?因为它圣洁无暇,因为它优雅可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对此,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乡愁”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是对人们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馈。
B.乡愁是一种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人在今天读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扑捉的情绪。
C.乡愁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的一种表达和一种文化记忆。
D.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也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一种依赖。

对“乡愁”的分析,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已逝去的文化岁月和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是当代人对乡愁所拥有的最高真切的感受。
B.古人用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这乡愁就成了一种文化记忆甚至是难得的文化的存在。
C.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D.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思乡、怀乡之情古己有之,如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就有不少乡愁名句流传至今。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出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其曾有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期盼,可见乡愁产生于距离。
B.传统意义的乡愁指向的是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是真实可感的;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指向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C.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传达了对乡愁的全部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乡愁找到自己的“身份”,因而乡愁还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而特定的文化形态就在此时空中形成了,进而沉淀为一种文化记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             钱汉东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留学英国的吕叔湘没等学业结束,于1938年初提前回国。当时家乡江苏已沦陷,吕老与流亡到湖南的家人会合后,转道云南,在云南大学文史系任副教授,教英语。著名学者施蛰存约他给《今日评论》周刊写文章。恰好早几天,吕老看到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每个句子总要有一个主词,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考虑再三,他就写了《中国话里的主词及其他》,这是吕老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1939年暑假开学后,系里给他加了一门中国文法课。这时候,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现代语法”的讲义已经印出来了,他在教课中遇到一些问题,想找王力先生商讨,可是王力住在越南河内从事汉越语的研究,只好自己琢磨钻研。1940年暑假后,吕叔湘离开昆明,迁居成都,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针对胡适和王静如的文章写的,他们说“们”是从“俺、您、喒”的韵尾-m变来的,吕叔湘发现这个结论恰好把演变的历史颠倒了,引了许多材料加以说明。
吕叔湘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学人,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参加社会上的种种应酬,而是潜心研究学问。吕老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现在一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屑于写一些小文章,认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上世纪80年代,吕老在一家大报上看到把“风花雪月”错写成了“风花秋月”,于是他写文进行纠正。他在《龙虫并雕琐谈》里也曾指出,小文章其实更难写。和他同一时代的学者,如叶圣陶、王力、朱德熙等大家都有这样的学术精神。
吕老从1952年起直接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不辞辛劳地为推进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和丁声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迄今已发行四千多万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研究汉语的最重要的工具书。
“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这一宗旨的确立,和吕老有着极大关系。“主编”一词在如今的出版界是个水分最大的名号,有些如雷贯耳的大学者的名字,一年之内不知道要出现在多少大型丛书、套书的版权页上。其实业内人士都清楚,一年之内要出这么多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他们所做的也许仅仅是审读一遍样稿而已。而吕老当时从组建编辑室到一条一条仔细审稿定稿全部亲力亲为。吕老说:“要编好一本辞典,就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编《现代汉语词典》,就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工作相当繁杂。”在吕老等大师的带领下,编辑人员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现汉》这一浩大的国家工程的试印本。
北京大学汉话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吕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词典编辑室工作,中午饭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开水,晚上还在家加班到深夜。编写工作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吕先生和他的继任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词典》整个编纂过程中言传身教,创立了一种人们称之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标准词典编纂风格。”第一版面世后,吕叔湘先生依然关注着语言的最新发展,强调词典要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在一篇文章中,吕老谈道:“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1983年5月15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这一年他已经79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吕叔湘)说,编词典是“名山事业”,需要找到一些真正的“字迷”。字迷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宝贝啊!英国是一个产生字迷的国家,他们的《牛津词典》系列举世闻名。法国也是一个重视字迷的国家,有词典以来,他们出过各类词典达2万多种。(俞晓群《吕叔湘: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
②“文化大革命”后退还他几万元,他全都拿出来设立青年语言学奖金。前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丁六卷本的《吕叔湘文集》,他又将这笔可观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家乡江苏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李行健《素朴平淡才是真——痛悼吕叔湘老师》)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为了纠正朱自清先生文章中说法的错误,吕叔湘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而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则是为纠正胡适等人的错误而写的。
B.吕叔湘先生曾因为报刊上一个成语的使用错识写过文章,而有些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小文章”,吕叔湘先生曾经写文章对这种认识进行批评。
C.为了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D.现在的一些学者担任“主编”只是挂个名号,很少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这与吕叔湘先生主编《现代汉语词典》时始终亲力亲为有很大的差距。

E.吕叔湘先生认为,编撰词典意义重大,关乎文化传承:编撰词典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及时修订。
从文章第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
“治学严谨”是吕叔湘先生大师风范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吕叔湘先生的大师风范还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爸一会儿修水库啦,一会儿大炼钢铁啦。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他在家乡吃了好些萝卜白菜,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长高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真不赖!白面馒头,大烙饼,闷茄子,猪头肉!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后来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他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坑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都肿。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大队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
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南食堂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南食堂里的一样。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选自《汪曾祺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略有删改)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小说描写了萧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力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一道一道”接成的衣服,“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都表现了这一点。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奶奶对萧胜的疼爱,就是通过病重时仍然喘着气起床、喘着气上食堂打饭等细节表现出来的。
C.作者之所以两次写到“歪脖柳树”,是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歪脖柳树”展开的,“歪脖柳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D.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萧胜离开奶奶前后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与奶奶对萧胜的态度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E.小说以散文笔法叙事,表现了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情节简单而贴近生活,语言平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三次写到萧胜“流泪”,三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篇小说以“黄油烙饼”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外婆的军礼
陈东亮
1951年秋的一天,外公全家赶往利津洼。外公左手提着一点可怜的“家当”,右手拽紧外婆的胳膊,8岁的母亲和6岁的大舅紧随其后。那是个“秋老虎”仍然肆虐的上午,他们孱弱的身躯被阳光舔舐出一轮轮的汗水,衣服夸张地贴在后背上。
“是在河南孙口上的船,”母亲有天晚上告诉我,“你外婆的头发乌黑,齐了腰身。在上船的前几天,她寻过死,刚把自己挂到房梁上,准备蹬开凳子时,你外公忽然就蹿出来,抱住了她。”
外公外婆相识于1940年,当团长或者营长的外公领着部队在山东临淄驻扎,因为受伤住在外婆家里。外婆家是经营玉器瓷器的,比较富裕。不久,在家里一片不敢声张的反对声中,外婆跟着伤愈的外公闯进了军营。
外婆穿一身旗袍,手上戴着玉镯,在土黄色的部队中很是扎眼。她没有嫁妆,戴着外公采来的满头鲜花,举行了婚礼。
外公在战士们的簇拥下,胸前是耀眼的红花,先在外婆耳边说了句什么,接着后退几步,“啪”地给外婆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不久,外公被派到济南,做“地下工作”。外婆领着母亲和大舅,也跟着去了济南。外公靠着写信、裱画为生,其实门面就是临街而设的一张桌子,是我党的一个接头地点。
1948年9月解放济南的时候,外公不见了踪影。为预防炮弹袭击,外婆领着大舅和母亲藏到四腿垫高了的床下。床上放着桌子、板子和棉被,只要是能用上的东西,全部放到了床上。战斗进行了好几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下。        
外婆将孩子们揽在怀里,捂着他们的耳朵,听着炮弹尖锐地滑过和瞬间轰炸的声音,身子随着母亲和大舅的阵阵战栗而哆嗦。
母亲说,她恍惚记得有流弹不知从哪里飞了进来,落在她们面前,就在床前,哧哧冒着烟……外婆瞬间冲了出去,她抱起那个流弹迅速掷到屋外。但那个流弹并没有响。
母亲那天给我说的时候,用毛巾拭着泪。“后来,后来呢?”我问。母亲哽咽了一会儿,接着给我讲了以后的事情。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外公冲进了家,拽起他们就跑,当时济南已经解放了。有战友告诉了外公,上面要抓他,有人告密说外公给国民党没少干“坏事”。 外公说,这当然是诬陷,但是却说不清楚,他们跑回了老家河南台前。
在老家的三年里,外公终于有了“一滴水融入大海的感觉”。但是,他后来接到一封电报:李长安,速离家。外公隐隐感觉上面要来老家逮他了。
在关键时刻,外公某位没署名的战友,冒险搭救了他。不知为什么,外婆当天就有了轻生的想法。外公晃着外婆,大声喊着让她清醒,要努力地活下去。
母亲说,在孙口上船后,外公一直抓着外婆。船靠岸时到渡口买点东西,或者晚上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他就让母亲和大舅牢牢抓住外婆的头发。
外公说,你们抓紧她的头发,她就不会跳河。她会担心把你们带下河的……那天晚上,母亲说着说着,用力攥了下拳头,满脸是泪。
1957年,外公在老家台前被划成了“右派”。舅舅当时成绩很好,总是第一名,却被勒令退学。外婆拽着舅舅找到学校,不仅没有结果,还和外公前后拴在一起游街。
后来,家里实在挨不下去了,外婆便卖了珍藏的玉镯,开始做点小生意。主要是贩卖一些花布之类,后被人举报。
公社里派人来敲院门的时候,外婆砸开土炕,把布塞了进去。让母亲坐在上面哭。母亲说,当时外婆用力拧了下母亲的腿,那种痛让人记一辈子。
1978年,外公去世八年后,被摘掉“右派”帽子。外婆见人就絮叨外公的一些趣事。外婆去世前两年,有点间歇性的痴呆和迷糊。
我过年去探望的时候,外婆忽然说了句让人非常惊诧的话:我是李长安,我会对你好的。她布满青筋和皱纹的手半握着,给我们忽然行了一个军礼。小孩子们哈哈大笑,母亲却流了泪。
母亲给我讲这些的时候,是今年的春节除夕。那天晚上,我搀着母亲站在阳台上。随着声声尖利的哨响,各式的礼花在空中炸响、闪烁。那一刻,母亲忽然笑得很灿烂。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描写外公一家赶往利津洼的情景,着力突出了外公的无奈与慌乱;“秋老虎”的肆虐,更是让外公一家狼狈而悲哀。
B.外公在危难之际,得到自己战友的帮助,带着一家人外逃,一方面是因为被人诬陷却说不清楚,另一方面说明外公为人交友很好。
C.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先在外婆耳边说了句什么,接着后退几步,‘啪’地给外婆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巧妙地揭示了外公的内心世界。
D.小说对外婆在家中有点儿间歇性痴呆和迷糊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外婆晚年的现实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为外婆感到悲哀的感情。

E.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了外婆一生的坎坷经历,观察细致,笔法老练,用语奇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说两次写到“军礼”,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图?请简要说明。
小说的主人公“外婆”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外婆”,可几乎一半篇幅在写“外公”。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从人物、情节、表现手法和主题等角度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