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大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确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
B.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
C.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
D.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
“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
B.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
C.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
D.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
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
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
C.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
D.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张一南
国家灭亡后,他依然以贵族自恃,与现实对抗。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如果生于权贵之家,人生或许相对容易一些,如果出身寒素,就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过,好在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接受残酷的现实,尽量让自己生活得轻松一点,也可以选择在心中坚持自己的高傲,为此不惜一次又一次地与现实发生冲突。西晋的大诗人陆机,偏偏选择了后者。
陆机的爷爷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陆逊,曾在战场上让刘备败亡,后来一直做到孙权的丞相。陆逊死后,他的儿子陆抗被当做有才能的贵族子弟的典型,继续成为吴国君主的依靠对象。陆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不灭亡的话。可以想见他有着多么辉煌的前途。不过很不幸,吴国在陆机20岁的时候就被魏国所灭。后来司马氏又以晋代魏,陆机沦为了西晋的一个普通青年。
陆机本人参与了保卫吴国的战斗,吴国灭亡后,没杀他,允许他当老百姓,陆机就带着弟弟陆云,回老家隐居读书了。10年后,陆机北上洛阳,作为“寒素”人才被举荐为官。陆机在吴国本来是项尖贵族,到西晋居然成了“寒素”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但是30岁的大男人总赖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所以,陆机只好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又带着弟弟到“敌国”去当寒门青年。
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相互歧视非常严重。陆机侍奉的北方人是他看不起的。然而,这些他看不起的人更看不起他。当时有个叫王济的北方士人,就认为没有必要举荐东吴的士人,觉得这些人都是亡国之奴,不会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还有一次,众名士聚餐,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一个叫卢志的冷不丁对陆机来了一句:“陆逊和陆抗是你的什么人啊?”要知道,即便是今天,在别人面前,直呼对方祖父、父亲的名字。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何况是极重视门第威望的西晋!卢志的问话,可以说是对陆机的极大侮辱。对此,陆机自然怒不可遏,马上反击道:“就同你与卢毓、卢廷的关系一样(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事后,一同在场的陆云不解地问陆机:“何必这样呢?卢志可能真的不知道。”“什么话,我们的祖父、父亲名震四海,这小子岂会不知!”陆机愤怒地回答弟弟。
好在,并非所有洛阳人都对陆机不友好。毕竟西晋是一个爱才的时代,一个文人不会永远被埋没。何况真正懂得文学的人,不会不去爱惜陆机这样一个文学天才。当时,洛阳的文坛泰斗张华很赏识陆机。陆机这个受尽歧视的南方人,还能去拜访不少名流,大概都是出于张华的推荐。慢慢地,陆机的文学才华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他的诗赋被洛阳人接受。陆机的名声逐渐盖过了援引他的恩人,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名声大了,很容易被政客巴结,不管是不是真的投缘,也要来借用你的名声。利益集团之间的内斗,也喜欢拉进来一些本来不在利益集团中的外乡人,以壮声势。陆机这个有名的外乡文人,最终被西晋政坛上臭名昭著的贾谧拉下水了。
贾谧属于外戚,是当时执掌大权的贾皇后的侄子。无论是司马氏还是贾氏,跟远在南方的陆氏都沾不上半点关系,陆机本该两不相帮。但因为陆机名声太大,贾谧便总是明里暗里拉拢陆机。陆机对司马氏并没有感情,对贾氏也谈不上仇恨,一来二去,就难免开始感激贾谧的好意。加上陆机的恩人张华也倾向于贾氏,所以陆机也就不再否认自己是贾谧的朋友。时间长了,大家也逐渐相信陆机和贾谧关系密切了。时人把和贾谧关系密切的文人称为“二十四友”,其中就有陆机兄弟的名字。
其实“二十四友”大多是北方人,他们与陆机到底有多少交情很难说。
后来,陆机的上司赵王司马伦诛杀了贾谧。陆机大概确实跟贾谧交往不深,因此并未受到牵连。最后,陆机被同属“二十四友”的王粹、牵秀陷害,被诬陷有反叛之心。身为外乡人的陆机,被诬陷反叛后百口莫辩,很快就被处死了,死时年仅43岁。
临死的时候,陆机长叹道:“我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的鹤唳了!”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机的原创。他仍然用的是自己最擅长的“拟古”。秦朝的丞相李斯在被杀的时候,曾感叹说:“我再也不能牵着黄犬出城打猎了!”不过,李斯是在懊悔自己不能再安享荣华富贵,陆机则似乎有更复杂的感情。他是在怀念家乡,也是在怀念吴国的事业,怀念自己曾经显赫的家族。随着这声长叹,一位高贵的诗人与尘世的矛盾抗争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西晋大诗人陆机出身吴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吴国君主依靠的对象,他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才能,如果吴国没有灭亡,他绝对会有非常辉煌的政治前途。 |
B.吴国后来为魏国所灭,迫于形势,陆机30岁时,离开前朝贵族的乡村别墅,只身到洛阳,但是许多洛阳人对陆机并不友好。 |
C.一个有才能的人不会永远被埋没,在洛阳,陆机的名声不久就盖过了扶持他的恩人张华,最终成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 |
D.陆机在文坛出名以后,非常不幸,由于有利用价值,他被政客拉拢而卷进了政治漩涡,最终在政治斗争中丧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E.陆机临终的感叹,表明其一生始终没有放下出身的“包袱”,流露了伴随其一生的思乡与怀念故国的复杂情感。随着这声长叹,他与尘世的抗争结束了。
陆机成为西晋著名诗人的条件是什么?
文章为什么要以“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为题?请作简要的分析。
陆机一生都在“出身”带来的苦痛中苦苦挣扎,你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呢?请你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福才的幸福生活
曾 颖
(1)2008年第一天,王福才开着他那辆即将报废的夏利车,带着他那胖胖的女朋友来单位找我,在我桌上放下一小包用红手帕包着的喜糖和喜烟,脸比手帕还红地对我说:我结婚了!
(2)王福才是我的校友,比我矮三级,我读高一的时候,他正好读初一。那时流行初中和高中混班考试,以防止作弊,我们就是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认识的。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双小得出奇的眼睛和大得出奇的耳朵,而是他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几位同学讨论今年要在班上考第几名时,他一脸不屑地说:争那些有屁的用处,我只和自己比。
(3)这句话出自一个初一学生口中,多少让人有些惊诧的感觉。在这个争名次争得让人发疯的学习环境中,有人说出这样一句话,也算是语出惊人。敢说这种话的,不是成绩最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学生,便是成绩已差到难以再差的学生了。
(4)王福才显然是后者,初中毕业便再没有读书了。他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旅程。也许是因为当年他说过那句“只和自己比”的话,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在有意无意中,关注起他的生计来。
(5)他最初当甘蔗贩子,每天骑车从邻县买来甘蔗,在学校门口的空地上卖,如果天气好的话,每斤赚3到5角钱;天下雨,则猫在家中和人玩扑克。
(6)第二年,他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以往花两个小时只能拉100斤甘蔗,现在换了车,一小时可以拉200斤甘蔗。效率提高效益翻番,不出半年,双轮摩托就变三轮,“两效”继续提高。
(7)这时,他的同学们,有的读高中升大学,有的在父母帮衬下,找到体面工作。但王福才依旧信奉“只和自己比”的原则,今天比昨天挣得多;今年比去年过得好,天天都像赚了一般幸福着。
(8)后来,王福才花2万元买了一辆三轮车,自己当起了老板,每天上街拉客,拉一个1元,拉10个10元,每天做着现金交易,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而这时,县城内外,早已是经济暴热,街上的豪华车和人们发财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今天张三股票翻了番;明天李四靠哪个大老板批的地增值三倍;后天谁谁谁的伯父发了财,送了他一套别墅;再后天某某某买了彩票中了500万……
(9)人们半是羡慕半是愤恨地相互传递着这些信息。并因此对自己的工资房子老公或老婆的没出息而感到愤懑和痛苦。而每当这个时候,我眼前就会闪过王福才略有些不屑的话语:我只和自己比!
(10)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我在浮躁时候的清静剂。这些年,我的工作还算顺利,几乎每年都会升职并加千元左右月薪。但身边,某同事一单业务提成20万元;某同行辞职去开策划公司,年赚百万;某兄弟办房地产杂志年盈近千万;某熟人一本书版税多少多少……
(11)我承认,我是俗人,这些传闻到我耳中,不可能不像水入油锅那样,不引起些响动。但这些响动,除了让自己对自己不满之外,便再无别的用处。而这时,王福才的那句话,便会浮现于我的耳边:和自己比,看看今天有没有昨天好?
(12)就在王福才踏进我办公室之前的一分钟,我正在接听一个朋友的电话,这个月薪一万五的时尚杂志副主编在电话中向我抱怨生活的不从容,身边朋友的奔驰宝马让他的帕萨特无地自容,雪茄吧里的消费让他捉襟见肘。这时,我嘴里竟莫名地冒出了王福才的那句名言。
(13)王福才后来卖了三轮来成都,帮一位朋友做二手车生意,并自己买了一辆接近报废的夏利代步。他依旧像往日那样,把自己作为自己的比赛对象,自己和自己比赛着。那种旁若无人,那种自得其乐,令人羡慕。
(14)在我送他离开时,看到他那辆贴满彩纸的红色夏利车,此车形象颇为眼熟,仔细回忆,猛然想起是某报报道过的“最牛婚车”,在那幅照片中,那辆破夏利扮成的婚车与宝马车队擦肩而过,搞笑意味特别明显,想不到这又是王福才的杰作。
(15)谁又能说,这破婚车里装着的幸福不叫幸福?
(选自2014年《小小说欣赏》)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的开头写王福才开着即将报废的夏利车、他那胖乎乎的女朋友来单位、一小包喜糖和吸烟、脸红的和我说话,目的是突出作者以前对王福才的不屑。 |
B.文章的第(8)段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县城内外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发财的消息目的是引出下文我的心中偶尔出现的不安。 |
C.小说以“我”的所见叙述王福才的事迹,使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文中插入我的相关评论,使小说的主旨更加突出。 |
D.小说中“只和自己比”在文中多次出现,是全文的线索,也是人物的主要的性格特征,也是“我”赞赏他的主要原因。 |
E.小说的结尾提到某报报道的“最牛婚车”从内容上再次突出王福才自得其乐的情歌特征,同时照应开头,也使文章增加一些诙谐、幽默的感觉。
作品中的王福才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王福才这一人物形象,从中找到三处进行简要的分析。
是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探究文章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批评岂能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 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
B.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
C.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
D.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
D.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
【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乔布斯异想天开的生涯
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不久,他为苹果公司做了一个题为“异想天开”的广告。当接近生命黄昏之年的乔布斯说起这则广告时,居然极其激动地流下眼泪:
“这则广告让我流泪。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沉浸在一种纯情之中,那种对于精神和爱的纯情。这种纯情渗透我心,并震慑我。这则广告体现的纯情使我永生难忘。”
这则名为“异想天开”的广告用了爱因斯坦、甘地、列侬、狄伦、毕加索、爱迪生、卓别林、马丁·路德·金,以及法国歌剧演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美国摄影家安索尔·亚当斯等人的肖像,左下角仅写了“异想天开”几个字。然而更加气势磅礴的是那段乔布斯参与拟就的广告辞:
“让我们告慰于那些疯狂之人,那些格格不入者、反叛者和肇事者。圆的螺丝钉打在方的洞孔里。那些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的人,他们不喜欢规则。他们对现状也毫无敬意。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话,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赞扬或蔑视他们。然而你唯一做不到的事则是忽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事物。他们推动人类朝前迈进。尽管某些人可能把他们视作疯狂之人,我们看到的则是天才。正因为那些足够疯狂之人以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到头来恰恰是他们改变了世界。”
在这个广告中的都是乔布斯心目中的偶像,广告的核心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所象征的是追寻自由探索的个体精神和敢于冲破常规的叛逆性格。
如果说那种几乎有点偏执倾向的追寻创造性的纯情是解答“乔布斯现象”的一条重要线索的话,那么乔布斯自大学时代开始便着迷于东方文化中的直觉体验,则可以说是另一条线索。乔布斯在雷德人文学院读大学时,结识了几位修炼禅坐的朋友。18个月后,19岁的乔布斯退学到印度朝拜印度教圣人,寻找一种创造性生活的灵感,乔布斯相信,创造性主要来自于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在东方文化中挖掘得更深。在印度漫游了7个月,乔布斯回到加州跟从一位日本禅学大师研习坐禅,每日晨晚练习,此后终生未间断。
在乔布斯看来,禅坐让他的心灵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和意念之上,让他的种种创造性想法拥有一种巨大的强度和爆发力。
以上是“乔布斯现象”的两条个人性情和性格上的线索,虽然这样的性情和性格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土壤上才能形成,然而更加重要的无疑是文化技术上的线索。从长远历史的角度看,个人电脑的出现是巨大的创新,然而从当时硅谷的技术氛围看,个人电脑的涌现却并不是十分显眼的大发明:组成个人电脑的主要部件在70年代初的美国已经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个人电脑所体现的发明,只是把电脑主要零部件都安放在主线板上,再接上键盘和荧屏;当然,更主要的是写出一个驱动所有硬件运作的操作系统。
发明这一电脑主线板和操作系统的人是乔布斯的商业伙伴瓦茨尼亚克。乔布斯天才式的商业头脑,追求完美的艺术趣味,同瓦茨尼亚克的发明家头脑,仿佛是天作之合。瓦氏不断改进苹果的电路设计和操作系统,乔布斯则应用他的艺术灵感设计苹果电脑的外型和部件安装的整体结构,由此创造了一个奇迹:1976年苹果公司成立,1980年公司上市,乔布斯在短短4年里一跃成为身价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商业巨头。
作为一个个人,乔布斯的性格中具有异于常人的粗糙一面。苹果公司的早期雇员屈布尔曾用美国科幻电视剧《星球旅行》中一个外星人的特殊功能来形容乔布斯的超人性格,这外星人能够用自己的意志力使得现实变形。屈布尔说,乔布斯也具有这样的能力,他的意志力有时不仅会让他所看到的现实变形,而且也能迷魅别人,让他人也看到一个经过他的意志变了形的“现实之场”。“他在场的时候,现实是可以塑造的。他可以说得让别人信服差不多任何事情。”说这番话时他既是出于恭维,也是一种告诫:卷入乔布斯的现实变形之场是相当危险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变形场促使乔布斯最终得以改变现实。
很多雇员受不了乔布斯待人的粗鲁和冷酷,以及他所给出的完成产品的限期,但是那些能够在乔布斯的现实变形场中生存下来的人,最终则都变得更为强大和应变自如。
作为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从来没有研究过尼采,要是他研究过的话,一定会说:“This guy is real great!”(这伙计太了不起了!)在乔布斯身上,尼采精神也从冷漠无情和偶尔无视传统伦理价值而走向了疯狂的创新和自我超越,这也是理解乔布斯创新精神的第四条线索。
(选自《书屋》2012年第4期,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不久,他为苹果公司做了一个题为“异想天开”的广告,这个广告为苹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B.乔布斯相信,创造性主要来自于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在东方文化中挖掘得更深,于是他在雷德人文学院读大学时,结交了几位修炼禅坐的朋友。 |
C.从瓦茨尼亚克发明电脑主线板和操作系统到乔布斯设计苹果电脑的外型和部件安装的整体结构,在短短4年里乔布斯一跃成为身价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商业巨头。 |
D.作为一个个人,乔布斯的性格中具有异于常人的粗糙一面,很多雇员受不了乔布斯待人的粗鲁和冷酷,以及他所给出的完成产品的限期。 |
E.全文围绕“乔布斯现象”展开,选取典型的事例,中间加入一些适当的评论,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线索清晰,同时人物形象突出。
接近生命黄昏之年的乔布斯说起他为苹果公司做的题为“异想天开”的广告时,居然极其激动地流下眼泪,试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乔布斯自大学时代开始便着迷于东方文化,简要文章简要概括原因。
全文的重心是探究“乔布斯现象”,请结合全文谈谈您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选 择
【英】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髦,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做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这位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上将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肖夫人美丽娴雅,举止得体。从她身上的穿戴,到她屋里的陈设,都显出生活的富足、气派,她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感到十分满意和快活。 |
B.年轻人认为肖夫人“幸运”,肖夫人却相信“选择”,话不投机,谈话气氛也不够和谐,但年轻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 |
C.肖夫人学生时代的两个追求者,一个是穷困的学艺术的学生,一个是富有的显赫商人的儿子,在对比中,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代表了浪漫。 |
D.肖夫人的举手投足和富足生活给了“年轻人”一个印象,使他甚至也使读者误解了肖夫人年轻时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的刻意安排。 |
E.小说的情节起伏有致,作者先娓娓叙写肖夫人与年轻人交谈的情形,接着写她谈年轻时的选择,到“最后,我决定了”,使情节达到高潮。
小说中肖夫人丈夫回来的一段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小说中几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年轻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肖夫人的态度,有人认为是肯定、赞美,有人认为是否定、讽刺,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代表了一代人的理想
1月4日,是作家史铁生的六十岁生日。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与读者。
4日下午3点,他的亲人、朋友、同学在北京的798“时态空间”为他举行追思会。“请各位亲朋好友不要带花圈、挽联,而是带着回忆与鲜花,在我们准备好的留言卡上写下对铁生的追忆和思念。”这是大家与史铁生的最后一次聚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越聚越多,上千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缅怀一位伟大的作家。
同一天,上海也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史铁生追思会,由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担任主持人,纪念这位“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作家。曾与史铁生有过多次合作的《天涯》杂志社也宣布,将举行“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以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学习他一生追求文学理想的崇高精神。
早在二十年前,史铁生就在《我与地坛》中平静叙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这个“节日”真的来临时,不少人依然泪如雨下。
按照史铁生的遗愿,他的心脏在去世当天便紧急送往天津,大脑和腰椎也捐献给了武警总医院,不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史铁生的夫人陈希米说,以前家住地坛公园附近,他一直很喜欢那里,“所以我想应该有所表达”。据悉,陈希米目前正与有关方面商量,有意将史铁生的骨灰撒在地坛的树林里,不过不留任何的地上标志。
说起地坛,人们总会想起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正如韩少功所言:“《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1991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事实上,不仅是那一年,《我与地坛》已成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其影响也不限于“文坛”。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参加了北京的追思会。他说,在两个半小时的追思活动中,每一个场面都很感人。大家对史铁生的所有热爱,都是因为读了他的作品而产生的。很少有人意识到,史铁生是1969年作为知青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这一时间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还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史铁生是用了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对生命进行了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才变得平静从容。
在他看来,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我们这些健全人背负了“生与死”的沉重答案,他用自己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而我们没用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堪称当代文化英雄。
“史铁生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作为史铁生的好朋友,王安忆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痛切之情。
史铁生的去世,引发了读者对他作品无限的怀念与记忆,《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名作被频繁提起。在某购书网站上,很快推出了史铁生专题,他的作品的重新出版也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追思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感慨地说:“能在过去五年间每年都与铁生见面,是我的荣幸。铁生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一个真正坚持精神高度的写作者,淳厚,坦然,诚朴,有尊严。他那么多年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看得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拥有更辽阔的心。在这个不轻言‘伟大’的时代,铁生也无愧于‘伟大的生命’这样的评价。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作家,他对中国文学而言都是有着非凡重量的宝贵财富。他个人和文学作品的深厚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地彰显出来。”
史铁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他是最纯粹的写作者,其想象力与思辨力代表了我们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他沿着悬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义对抗死亡卷土重来的生命奇迹,留给人们更多生活的勇气。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韩少功说《我与地坛》的发表在当年(1991年)的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是唯一的一篇,但其价值仍使那一年的文坛收获颇丰。 |
B.“用生命书写生命”,第一个“生命”指的是史铁生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第二个“生命”指的是其作品中对生命意义和张力的探索。 |
C.史铁生的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如为其举行追思会、其作品被频繁提起、某购书网站推出其专题、其作品被重新出版等。 |
D.文中大量引用了史铁生本人以及亲属、朋友的言论,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显得生动、真实,使情感抒发也更含蓄、真挚。 |
E.在史铁生追思会上,评论者们从史铁生用苦难提升人们的生命意识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方面,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史铁生的生日那天都哪些地方举办追思会,都哪些人物参加,请简要概括。
在史铁生追思会上,陈福民评价他“堪称当代文化英雄”,请简要概括原因。
铁凝评价史铁生“无愧于‘伟大的生命’”,结合全文谈谈您的看法。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简称“德、慎、公、勤”。这“四善”是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
B.《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
C.《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
D.《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
B.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
C.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
D.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
B.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
C.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
D.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绝密30年“于敏”被雪藏
李洪鹏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6个小时左右。数十年来,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少时,于敏家境贫寒,受同窗父亲的资助才得以继续攻读大学。到了北京大学,于敏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
但是,于敏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腐“夫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经常闹学潮,于敏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330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竟有迷路的时候。一次,他去驻地外,回来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路了,结果绕了很远的路,才总算回来。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敏记忆力稍逊从前,当学生安慰他时,他还幽默地说:“我现在是‘硬件’老了,‘软件’不老!”
(选自2015年1月9日《法制晚报》)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竟然喜欢古典文学,因为他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6个小时的睡眠的。 |
B.于敏在北京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但他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
C.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此开始氢弹的研究。 |
D.于敏在学术上曾经做过两次转变:1946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入了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60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 |
E.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敏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于敏为了工作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于敏院士对“名”的处理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范例,请结合全文作简答概括。
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表现出一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白诗的语言弹性,他的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是与渗透于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的。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
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了。由于他以直觉拾取清新的意象,有些诗行几乎语语珠玑,带有自然的光润性。
直觉的魅力,在于它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还原出诗的天然本性和天真情调。面对这种天然纯真,人们当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思无邪”。也就是说,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如《越女词》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采莲女笑入荷花去,是一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何等鲜丽的画面。她竟然会“佯羞”,但人们不会因其“佯”而觉得在作假,反而觉得她胸无城府,脱口而出,天真无邪。作诗作到这个份上,也可谓化境矣。
(摘自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直觉的一项是( )
A.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
C.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直觉具有始发性,和用典一样是诗学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李白的诗歌中表现得比较充分,这也使得李白诗歌语言富有弹性。 |
B.“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清晨登陇首”“明月照积雪”,这些诗句无不是由直觉而得来,意象新鲜,犹如带着露珠。 |
C.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了直觉之于诗歌的作用,作者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因为作者认为诗歌需要直觉,但也并不排斥“用典”。 |
D.诗歌如果既要用典又要直觉,这时就要平衡好二者在诗中的作用,让它们在诗中各得其所,如此才能彰显诗歌的文化真趣和自然真趣。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本文所说“直觉”是特殊术语,因为它不是简单指对审美对象的外形描摹,而是要具精神深度,能传达诗人对审美对象特殊观照。 |
B.“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其中含蕴着作者的大胆想象,融入了作者独到的生命体验,因此完全可以称得上“直逼事物本原”。 |
C.若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中的“青池满”和“绿树低”已能诉诸视觉的形象,“鱼跃”和“莺吟”则透示着生命的欢快。 |
D.《越女词》其三用了“佯羞”或直觉,却没因此损害诗中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可见李白作诗堪入化境。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最后的较量
欧·亨利
手段高明的惯偷杰米,因在狱中表现好被提前释放。出狱那天,杰米暗暗下定决心,再不回那个该死的监狱了。可是,不久后他又重操旧业,并且连连得手。
杰米与探长班激烈较量后,差点失手被擒。为了躲避班的追捕,杰米逃到艾尔摩小镇上。一天杰米在大街上闲逛,听人谈论起艾尔摩镇银行家亚当很有钱,心中不觉一动。
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他的计划。那天,杰米正在亚当家门口转悠,忽然“嘎”的一声,一辆汽车在他的身边急刹车,差点撞到杰米身上。杰米刚想发火,从车里跳下来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杰米完全被她的风采迷住了。这天晚上,杰米失眠了,眼前总浮现出那位女子微笑的问候:“先生,您没事吧?”一阵突如其来的烈火把杰米烧成了灰烬,从灰烬中重生的凤凰“宾塞”先生在艾尔摩安顿下来。他开了一家鞋店,买卖很兴隆。杰米第一次感到正常人生活的美好。他还交了许多朋友,而且如愿以偿,他赢得了姑娘的爱情。原来,他是亚当的宝贝女儿,名字叫安娜。
一年后,他赢得了当地人士的尊敬,他的鞋店很发达,他和安娜已经决定在两星期后结婚。亚当先生很器重宾塞。安娜非但爱他,并且为他骄傲。他在亚当一家和安娜的已经出嫁的姊姊家里都很受欢迎,仿佛他已是他们家的成员了。
这天,杰米来到亚当这里,并且把自己以前做案用的那个工具箱也带来了。他准备和安娜一起到小岩商业区去购买结婚纪念品,顺便将这只工具箱送给一个修保险箱的朋友。因为杰米再也用不上这个工具箱,他要开始新生活了。亚当对这个未来女媚非常喜欢,他觉得这个小伙子事业心强,人也正直,安娜和他一起生活一定会很幸福。他倒了一杯红酒给杰米说:“宾塞,时间还早,我们先来看看我新做的保险柜如何?”
杰米这才发现在大厅的右墙角,有一个巨大的保险柜立在那里。安娜的两个小侄子正在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对这个大家伙好奇得不得了。杰米内行地赞叹道:“的确很牢固。”亚当非常得意地说:“是的,它相当牢固,等我安上它,除了我,任何人也休想打开它,连那个大名鼎鼎的专撬保险柜的高手杰米也不例外。”
杰米没想到自己的名声传得这么远,不觉一阵心慌。好在亚当没有注意到他的脸色,仍在兴致勃勃的介绍他的新保险柜:“除去报警系统不说,单是这密码锁,恩恩,你看这还有三道不锈钢的门……”杰米一边品着红酒一边不地点头。“的确,这保险柜和其它的保险柜比起来,相当先进!”
安娜笑着走过来说:“爸爸,不要老谈您的保险柜了,我们还要去买东西呢。”一家人说说笑笑,谁也没注意到,此时,一个小老头悄悄进了银行大厅,但是杰米注意到了,并认出这个老头就是一直追捕他的探长——班!
原来,班打听到杰米到了艾尔摩小镇,并即将成为银行家的乘龙快婿。于是追踪而来,准备揭穿杰米的老底,把他投入监狱。
杰米挽着安娜故作镇定地向门外走去。班手柱拐杖,站在门口,准备逮捕杰米。就在此时,传来亚当的惊叫声。
杰米和安娜转身一看,不觉得惊呆了。原来两个小侄子一时玩得兴起,竟然钻进保险柜,不小心将柜门关上了。
杰米跑过去着急地说:“快点打开柜门,保险柜密封太严,里面空气不足,用不了一会,孩子们就会没命的!”亚当急得团团转,杰米大声问道:“您冷静点,密码是多少?”
“密码还没设呢!”
“那定时锁呢?”
“定时锁也没装!”
内行的杰米立刻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孩子的母亲发疯似地用手捶打着保险柜的门。有人甚至提议用枪。
安娜转过头,焦急地看着杰米:“你能试试吗?宾塞?你一定有办法,是不是?”
杰米看了看身后的班,心里像翻了五味瓶。他又转头看了看安娜,安娜正满怀希望地看着他。他瞅着她,嘴唇上和急切的眼睛里露出了一抹古怪的柔和的笑容。
永别了,我的爱情!!!
“安娜,”他说,“把你戴的那朵玫瑰给我,好不好?”
安娜惊讶地看着杰米,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的话,但还是从胸襟上取下那朵玫瑰,交到他手里。杰米把花放在左侧衬衣口袋里靠近心口的地方,挽起袖子。于是文质彬彬的“宾塞”不见了,代替他的是杰米。
真是轻车熟路,不到十分钟,杰米打开了保险柜。两个孩子得救了,亚当一家围着孩子又哭又笑。杰米深情地看了一眼安娜,转身对身后的班说:“班,你赢了,我们走吧!”“你认错了人吧,宾塞先生,”他说,“别以为我认识你。那辆马车还在等着你呢,不是吗?班转过身,朝街上走去。
杰米看着远去的班,无声地流下了眼泪。这时,安娜从身后紧紧抱住他说:“宾塞,什么也不要说,我永远爱你!”
探长班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根据上下文,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一阵突如其来的烈火把杰米烧成了灰烬,从灰烬中重生的凤凰“宾塞”先生在艾尔摩安顿下来。
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主要用了哪些结构技巧?
“最后的较量”的结果是什么?请结合全文,探究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20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璧”,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诸如西方色彩学的“变异”长处,服装与化学工艺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去吸取,去引进,“洋为中用”。特别是目前国外纺织技术,如非织造布技术的引进,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大区域的国家,中国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必然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任何简单划一都将影响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之规律。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服饰文化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不同群体间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必将导致新的服饰文化模式的诞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树必将永葆长青。
(节选自张繁荣《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经历了以不同社会为基础的“白然形态”、“制度形态”和“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
B.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方面很重要。 |
C.“和谐协调”文化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应发扬光大之;也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协调一致。 |
D.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中国多民族、大区域、人口最多的特点,决定着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决不能简单划一。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服饰是生活之必需,代表一定时期的文化。“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特征。 |
B.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因受封建社会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等影响,致使服饰简单划一。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关键是要扬长避短和推陈出新。 |
C.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璧。而国外先进技术对传承中国服饰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
D.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和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才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应该摒弃。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装款式与演变等,是特定时期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的记录,是人们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的反映,打下了特定时代的烙印。 |
B.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它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的圆满统一。 |
C.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目前引进国外先进的非织造布技术,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
D.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动态的文化,要诞生新的服饰文化,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树永葆长青,就要在不同的群体间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宅 男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网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网上,交友在网上,买衣服在网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网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了。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读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供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
B.儿子生活在完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领域,因为他对外界没有兴趣。 |
C.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网购、网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
D.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冷漠,后半部分写了对小美的万分热情,前后态度的对比透露出作者一种隐匿的担忧。 |
E.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注脚。
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请具体说说儿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
小说结尾写主人公在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准备跳楼的关键时刻,在“打了个愣”之后竟然决定“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的情节,你认为真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以下小题。
随着美国史上产量最高的一个玉米收获季进入尾声,全球粮食储备正接近15年来的最高点,但由于对肉类和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短缺的威胁依然存在。
主要粮食生产国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遭遇的旱灾曾导致粮价暴涨,使贫困人口增加数以百万计,在有些地方还引发骚乱,一些政府甚至因此被推翻。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从那以后,粮食储备一直在增加,有望达到自1999-2000年收获季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玉米储备将在本收获季末达到1.92亿吨,与28年前创下的2.05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相距不远。
不过分析人士警告说,一旦发生歉收,这些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美国福四通集团澳大利亚分公司高级经理布雷特·库珀说:“我们可能仍处在一个恢复期,但显然尚未达到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安心的程度。”
当1987年的玉米储备达到创纪录水平时,那时的储备足够全世界吃上168天。目前的储备只能维持72天,因为消耗量自那时起已经增长一倍。现在很大一部分粮食用于生产乙醇,尤其是在美国。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肉类消耗增加,为了喂养牲畜,对玉米的需求也增加了。
目前的玉米储备大约相当于全球年均消耗量的20%。法国农业会议常设委员会研究部门负责人蒂埃里·波奇说:“从现在开始,为了养活全球人口并维持储备水平,储备需要达到年均消耗量的30%至35%。”
(选自2014年12月5日《参考消息》,有删改)
不属于目前全球“粮食短缺的威胁”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对肉类和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
B.目前的玉米储备大约相当于全球年均消耗量的20%。 |
C.主要粮食生产国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遭遇的旱灾。 |
D.一旦发生歉收,粮食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
对玉米储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随着美国史上产量最高的一个玉米收获季进入尾声,全球玉米储备与28年前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相距不远。 |
B.目前的玉米储备约是全球年均消耗量的20%。 |
C.目前的玉米储备只能够全世界吃上72天。 |
D.玉米储备消耗量增长一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用玉米生产乙醇和中国的肉类消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