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滇西北的鹰
杨春山
⑴ 在地处边地的滇西北,阳光不知疲倦地映照着红土高原,也映照着每一个村庄和山寨。有了明媚的阳光,红土高原的村庄和山寨就拥有了斑驳的色彩和浑厚的表情。碧蓝如洗的天际,是红土高原对外亮出的金字招牌,上面写满了“纯澈”“清新”“圣洁”这些词语。偶尔掠过的几丝浅云,仿佛是看到天空太寂寞,刻意为它增添的点缀,在游移之中,不经意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⑵ 鹰是高空的舞者。飞翔时,它有着优雅的身姿和从容的倩影。滇西北的天空,以特有的气度接纳了鹰的飞翔。这样洁净而开阔的天空,为鹰的飞翔提供了敞亮的舞台。而鹰也用锐利的目光守望着乡土,有了飞翔的鹰,红土高原的庄稼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⑶ 滇西北的鹰是寂寞的。它们从不呼朋引伴,总是特立独行,有时俯冲,有时滑翔,用强健的翅膀为滇西北的天空增色。
⑷ 滇西北的鹰是高傲的。它们栖居于峭壁,隐身于丛林,锐眼和利爪的完美结合,让它们能够坦然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自食其力的飞鹰,也就拥有了在滇西北自由翱翔的底气。它们从不需要在污浊的尘世里,用哀怜的目光,去获得果腹的食物,这就成全了鹰的高贵。
⑸ 滇西北不缺乏陡峭的山岭。而鹰的一生,就是与峭壁互相依恋而又不停搏击的一生。从它们羽翼未丰之时起,就开始在悬崖边一次次地练习飞行。千摔万跌之后,才会拥有一对傲视蓝天的翅膀。滇西北不缺乏激情的江河。鹰用优雅的身姿,在浩渺的江面上纵横,用无尽的孤傲衬托着江的孤傲,一升一降,时缓时急之间,鹰用它的飞翔,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⑹滇西北的鹰,喜欢和乡村厮守在一起。在乡村上空飞翔的鹰,不时发出几声鸣唳,清越,苍劲。鹰的呼啸,经常穿越了时空,抵达了人们的内心。儿时,每当看到天空中的飞鹰,我就会赶快跑到后园里,去守护家里养着的那几只小雏鸡,生怕它们被凶猛的鹰抓到空中。多年之后,看到天空中的飞鹰,我仍然会对它产生一种敬畏。它的坚毅、勇猛、担当,让它在我眼中幻化为神灵的替身。鹰是离天最近的鸟,是红土高原上的精灵。
⑺看到飞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鹰猎。看到这些自然界中的骄子,在人类的驯养之下,消磨了锐气,涣散了眼神,无精打采地站在人们的手臂上,我的心里就会掠过几丝忧伤。鹰的舞台是天空和草原,鹰的战场是丛林和乡野,鹰的归宿是悬崖和峭壁,但人们的手臂,却囚禁了它们冲天的梦想,让它们的翅膀,紧紧收缩在了一块块肉食的诱惑之下。这是鹰的悲剧,也是飞翔的悲剧。很多民族都曾经驯养苍鹰,作为捕捉猎物的臂膀。而我认为,没有哪一只鹰不想拥有自由的飞翔。它们的呼吸和畅想,都只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现。被驯养得乖巧异常的鹰,已经丧失了空中勇者的称号。还是把自由还给飞鹰吧,“左牵黄,右擎苍”的场景,就让它深深的隐藏在典籍里。
⑻拥有了飞鹰的滇西北,让红土高原平添了几份狂野的气息。奔涌的江河,茂密的丛林,莽莽苍苍的横断山,只有接纳了飞鹰,才会变得更加完美。那些野向日葵灿然开放的山坡,让鹰的飞翔拥有了更加斑斓的底色;那条曲折漫长的茶马古道,让鹰的飞翔拥有了更为精彩的传奇。
⑼ 选择用文字来表达与诉说,就是为了把自己历练成一只飞鹰。在凶险的环境里千锤百炼,在寂寞的日子里自我折磨,从而获得一对矫健的翅膀。然后,在山崖之间,在乡野之上,以从容的心态翱翔。遇到不平之事,用劲利的俯冲,涤荡弥漫的雾霾;遇到可赞之景,用清越的鸣唳,唱出高亢的歌声。
⑽ 苍天眷恋着边地飞鹰。给它一对利眼,就是要让它用敏锐的目光,捕捉人间的卑污;给它一双利爪,就是要让它用冲天的豪情,撕裂尘世的丑恶;给它一个尖喙,就是要让它用无穷的力量,叼取世间的虚伪;给它两只翅膀,就是要让它用坚定的信心,搏击生命的极限。作为一只边地飞鹰,应该拒绝被奴役,拒绝被豢养。牧人的手臂,不应该是边地飞鹰的舞台;喂来的肉块,不应该是边地飞鹰的美食。
⑾ 边地飞鹰,只能以浩瀚的天空为背景,只能以苍茫的山岭为舞台,哪怕撞向山崖,也要用绝美的姿态,完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冲刺,体现出生命的壮美与凄凉。在红土高原上盘旋的边地飞鹰,用真诚的守望,让这里的庄稼更加丰美;在红土高原上翱翔的边地飞鹰,用自由的舞姿,让这里的山河更加雄壮。
⑿ 在神秘的滇西北,我读懂了边地飞鹰的情怀,也愿意成为一只边地飞鹰,伴随着这里的山河、乡野、庄稼自由飞翔,摒弃丑恶与奴役,留下一地豪情一路高歌。
(选自2014年2月 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
请赏析文章第(10)段划线的句子。
文章第(12)段说“我读懂了边地飞鹰的情怀”,请联系全文,分析边地飞鹰有怎样的情怀。
请结合文章,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莫砺锋
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作家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例如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妇女必须写妇女,男人则写男人。”法国的露丝·依利格瑞则为上述主张指出了原因:“我永远代替不了一个男人,男人也永远代替不了我。”我们不应该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去演绎这些命题,而应以文学史实为对象来检验它们。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女性人物所代拟的那些诗词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只考虑完整的诗、词、曲而不计断句的话,《红楼梦》中写过作品的女性人物共有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邢岫烟、李纹、香菱等十余人。应该指出,这些人物的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如李纨和贾探春,一个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寡妇,另一个则是有补天之志的闺秀,当她们奉元春之命题咏大观园景物时,所成之诗却是平常的颂圣之辞,试看李纨的《万象争辉》和探春的《文采风流》,一曰“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一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辞意俱俗,毫无个性。无怪乎在脂本《红楼梦》中,这两首诗的所属是与程乙本互相颠倒的。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可以任意置换,充分说明它们是缺乏艺术个性的,更何论什么女性意识?
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从“灵河岸上”到“凤尾森森”的潇湘馆,黛玉始终生活在诗的意境中。黛玉的诗词不仅是我们籍以窥见这个人物心底波澜的最佳窗口,也是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因为黛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有资格质疑男性话语权力的女性。林黛玉初露才华是在贾元春归省时。当众姐妹奉元春之命题诗题匾时,黛玉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便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论者或批评黛玉的“这首《世外仙源》非但毫无‘世外仙味’可言,相反它倒是相当鄙陋和庸俗的。”然而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众姐妹所作对比一下,便会导出不同的结论来。当时众人所题之匾如下:迎春——“旷性怡情”;探春——“文采风流”;惜春——“文章造化”;李纨——“万象争辉”;宝钗——“凝晖钟瑞”。连标题都充满了歌功颂德之意,更不用说诗歌自身了。而黛玉诗中虽然也有“宸游增悦豫”等颂圣之语,但全诗字句较为清新,而且“世外仙源”的题目毕竟多少带有游离出那一片祥瑞喜气的意味:她与宝钗等人的旨趣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总不能要求黛玉在那时候就写出《葬花吟》那样的诗来吧。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逐步展开,黛玉的诗词也渐趋强烈地表现出她的性别意识来。
从某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眼光来看,上文的论述似乎是一个悖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最富有女性意识的文本,然而它们的真正作者却是男性作家曹雪芹!但如果我们从数量相当巨大的清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找不到有力的反证明,那么只能承认本文前面所引的那些断言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的观点是偏颇的,至少是不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的。
(选自张宏生主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妇女必须写妇女”,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写作。 |
B.翻检《红楼梦》,我们发现书中的女性人物写过的文学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 |
C.在脂本《红楼梦》中,《万象争辉》和《文采风流》两首诗歌的所属与程乙本《红楼梦》不同,这充分说明它们缺乏艺术个性。 |
D.男性作家曹雪芹所作的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红楼梦》中最富女性意识的文本。 |
下列对林黛玉诗词的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黛玉的诗词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
B.黛玉生活在诗的意境中,所以她的诗是我们分析《红楼梦》“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
C.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书中其他姐妹的诗作对比,我们便会发现黛玉诗的旨趣与其他姐妹诗的旨趣格格不入。 |
D.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展开,黛玉的诗词也强烈地表现出了她的性别意识。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男人则写男人,妇女必须写妇女”,法国是体现“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思潮”的最重要的国家。 |
B.《红楼梦》中的一些女性人物所作诗歌的性别特征不明显,所以《红楼梦》缺乏艺术个性。 |
C.综观文学史,像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样的“男子闺音”的文学作品,在清代,还相当多。 |
D.“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这一适用于西方小说创作的重要规律,不符合东方文学的实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
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
C.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玩 笑
法国 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了,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都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
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我并且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阵耳光,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倒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了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有删改)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五彩瓷
沙舟
济南城雅风轩古玩店苏掌柜,个矮干瘦,全无山东大汉的豪壮,通身透出江南才子的灵机。这日,有个长袍革履戴礼帽的年轻人,手提一只皮箱步入雅风轩,问这里收不收旧物。苏掌柜上下打量一眼来人,盯住来人提着的皮箱,问有何宝贝,拿出来瞧瞧。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苏掌柜看到将军罐,眼睛一亮,俯首仔细端详。将军罐约四十厘米高,品相极佳,没有丝毫破损。底部“大明正德年制”款,周正清晰。苏掌柜一番品赏后暗喜,遇到大宝贝了,就这么高大的将军罐,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掌柜让来人开价。来人道,这只五彩将军罐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急于留洋用钱,不得已才出手,掌柜若有意收藏,一口价,一千块大洋。苏掌柜咂舌,嫌价太高,道时下行情,最多值六百块大洋。来人口气很坚决,少一个子儿他也不出手,说着捧起将军罐,就要往锦盒内装,苏掌柜抬手按住将军罐道,价钱可以再协商,八百块大洋怎么样?来人坚持一口价,少一个子儿便走人,好玩意儿不愁买主。苏掌柜见来人没有还口的余地,轻拍了下柜台道,成交。不过,他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要来人稍等片刻,容他筹措。
苏掌柜出去三四盏茶的工夫,匆匆而归,将一千块大洋置于来人面前。来人收起大洋,冲苏掌柜笑笑,拱手告辞。
苏掌柜如获至宝,手托水烟袋,笑吟吟地凝视着将军罐,尽情品赏。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明代五彩瓷的制作,是先入窑烧制青花,出窑后再填上红、绿两色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称作后填彩。由于五彩瓷是二次烧制,一些烧出青花未填彩的半成品流入到民间,过几百年后,有人填上彩入窑烧制充当真品。这只将军罐就属于此种情况,苏掌柜是从填彩上看出破绽的,填上去的彩稍微艳了点儿。
苏掌柜正在懊丧之际,一名玩童手持一封信跑进雅风轩,问谁是苏掌柜,有位先生让把这封信交给他。苏掌柜接过信,取出信笺,见上面写着“有来有往”,落款“天津云祥斋”。
苏掌柜看到“云祥斋”三个字,脑袋“嗡”地就涨大了。
苏掌柜原籍江西赣州,少时在景德镇学过制瓷,拉坯、挂彩都很在行,后来对复制古瓷发生兴趣。有一年,他偶得一对明代赏瓶,填上彩二次烧制成功,充当五彩瓷带到天津,以一千块大洋被云祥斋收购,当时可谓天价。他不便在天津久留,想日后云祥斋巩掌柜定会发现那对赏瓶青花图案完整,彩是后填上去的,就揣着这笔钱来到济南,开起古玩店。不料二十年后,云祥斋巩掌柜后人,以同样的手段给他来了个“请君入瓮”,所不同的是,将军罐属五彩瓷半制品,青花图案不完整,填上彩后,一般人很难鉴别出是赝品,要不是先前作过假,有所经验,填上去的彩稍艳了点儿,他也不能看出是赝品。
苏掌柜捧起将军罐欲摔,抖几抖舍不得撒开,这可是花了一千块大洋的物件,若留着准能以更高的价出手,但又不愿再做售假之人。犹豫之间,店外有个耍猴的,蓦然捶响铜锣,他一哆嗦,将军罐脱手坠地。他盯着满地摔碎的瓷片,叹一声道,碎得好,省得关不住贪心,使人上当受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
请简要概括苏掌柜的形象特征。
本文写关于苏掌柜与云祥斋的旧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2)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大雨如注(节选)
毕飞宇
丫头怎么就那么好看呢!主要是气质好。姚子涵四岁那一年就被母亲韩月娇带出去上“班”了。第一个班就是舞蹈班,是民族舞。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接受过很好的礼仪训练,举止得体,高贵。她下过四年围棋,有段位。写一手明媚的欧体。素描造型准确。会剪纸。“奥数”竞赛得过市级二等奖。擅长演讲与主持。能编程。古筝独奏上过省台的春晚。英语还特别棒,美国腔。她的成绩始终稳定在班级前三、年级前十。这是骇人听闻的。附属中学初中部二年级的同学早就不把姚子涵当人看了,他们不嫉妒,相反,他们怀揣着敬仰,一律把姚子涵同学叫作“画皮”。可“画皮”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亭亭玉立,是文艺青年的范儿。
姚子涵对自己非常狠,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的光阴。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这个狠一开始也是给父母逼出来的。可是,话要分两头说,这年头哪有不狠的父母?都狠,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可以胜任副处以上的典狱长。结果呢?绝大部分孩子不行,逼急了能冲着家长抄家伙。姚子涵却不一样,她的耐受力就像被鲁迅的铁掌挤干了的那块海绵,再一挤,还能出水。大姚在家长会上曾这样控诉说:“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晚上七点是舞蹈班的课,姚子涵没有让母亲陪同。凉风习习,姚子涵骑在自行车上,心中充满了纠结。她不允许父母陪同其实是事出有因的,她在抱怨,她在生父母的气。同样是舞蹈,一样地跳,母亲当年为什么就不给自己选择国际标准舞呢?姚子涵领略“国标”的魅力还是不久前的事。“国标”多帅啊,每一个动作都咔咔咔的,有电。姚子涵只看了一眼就爱上了。
还有古筝。他们当初怎么就选择古筝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姚子涵开始痴迷于“帅”,她不再喜爱在视觉上“不帅”的事物。姚子涵参加过学校里的一场音乐会,拿过录像,一比较,她的独奏寒碜了。古筝演奏的效果甚至都不如一把长笛。更不用说萨克斯管和钢琴了。既不颓废,又不牛掰。姚子涵感觉自己委琐了,上不了台面。
傍晚的风把姚子涵的短发撩起来了,她眯起了眼睛。姚子涵不只是抱怨,不只是生气,她恨了。他们的眼光是什么眼光?他们的见识是什么见识?——她姚子涵吃了多少苦啊。吃苦她不怕,只要值。姚子涵最郁闷的地方还在这里:她还不能丢,都学到这个地步了。姚子涵就觉得自己亏。亏大发了。她的人生要是能够从头再来多好啊,她自己做主,她自己设定。现在倒好,姚子涵的人生道路明明走岔了,还不能踩刹车,也不能松油门。飙吧。人生的凄凉莫过于此。姚子涵一下子就觉得老了,凭空给自己的眼角想象出一大堆的鱼尾纹。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钱。她的家过于贫贱了。要是家里头有钱,父母当初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归根到底,钱的问题永远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父母的眼光和见识。这么一想姚子涵的自卑涌上来了。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姚子涵的骄傲,骨子里,姚子涵却自卑。同学们都知道,姚子涵的家坐落在师范大学的“大院”里头,听上去很好。可是,再往深处,姚子涵不再开口了——她的父母其实就是远郊的农民。因为师范大学的拆迁、征地和扩建,大姚夫妇摇身一变,由一对青年农民变成师范大学的双职工了。为这事大姚的父亲可没少花银子。
自卑就是这样,它会让一个人可怜自己。姚子涵,著名的“画皮”,百科全书式的巨人,觉得自己可怜了。没意思。特别没意思。她吃尽了苦头,只是为自己的错误人生夯实了一个错误的基础。回不去的。
多亏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爱妃”。“爱妃”和姚子涵在同一个舞蹈班,“妖怪”级的二十一中男生,挺爷们的。可是,舞蹈班的女生偏偏就叫他“爱妃”。姚子涵和“爱妃”谈得来倒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人在处境上的相似。“爱妃”告诉姚子涵,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明一种时空机器,在他的时空机器里,所有的孩子都不是他们父母的,相反,孩子拥有了自主权,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爹妈。
简要概括姚子涵为什么被同学称为“画皮”。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她的耐受力就像被鲁迅的铁掌挤干了的那块海绵,再一挤,还能出水。
②姚子涵一下子就觉得老了,凭空给自己的眼角想象出一大堆的鱼尾纹。
文中写到的时空机器有何用意?
姚子涵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村庄是本看不透的书
每个村庄都是一本待读的书。
我们从村庄来,又不断地回去,这来来去去之间,读了几十年,仍读不透那本书。
屋顶是书的封面,也是农人的天空。
奥治村的屋顶是一本灰色的线装书。那躬身如一的屋脊就是线装书的书脊;那一垄垄密集的灰瓦,正如宣纸上竖写的一行行工笔小楷。瓦,隔开风风雨雨,挡着夜深露重。瓦匠的功夫就全在这瓦顶上了。这是明朝的瓦匠,这是清朝的瓦匠,这是奥治土生土长的瓦匠,瓦顶给了庄稼人温暖与安全。
西社村的屋顶是一本泛黄的厚厚典籍,我们顺着窑侧的木楼梯爬上窑顶,正碰上雨后,屋主人牵着磙子碾窑顶。一场夏雨一场碾,碾走了岁月,也碾实了日子。那青砖乱马墙该是盛装典籍的盒盖;那日积月累的层层黄土就是乡土中国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一页页圣经。
下石壕村的屋顶是一本倒扣的史书。青石板是下石壕的瓦。一座座石屋湮没在树海里,那青石板错落有致地铺排,似神龟出海;那石板上斑斑驳驳的水痕恰似出海归来的祖先沧桑的容颜。
街巷是书的目录,也是村庄的脉络。
西社村过去流传有“穷枣园,烂池头,有钱住在堂前头”的说法。清末民初西社村商贾辈出,富户众多,他们在村里建造起几十座风格不同的碉楼院,这些碉楼院集中在村南观音堂——戏楼的前街两侧,高墙、深宅、大院,一派繁盛。当铺前人头攒动,曹生香三兄弟院外车马喧嚣,曹致远远行的驮队整装待发,人如潮,车如流的前街是西社人百年前一场不醒的家园梦。
豆口村的石头街以张家大院为中心向四周蜿蜒,张家大院主人张六顺在明朝万历年间曾任洛阳知府,院前的石头巷曾是当年繁华的商业街。太多的荣辱沉浮,太多的恩怨心事,太多的纠结缠绵,都随着浊漳河的水涨水落,消逝在历史的深处……
庙宇是书的灵魂,也是村庄的宗教。
庙大多地处村庄的制高点,视野开阔,占尽了村庄的风水宝地,一村老少的智慧与灵性就全仰仗这庙以及庙里这神了。一座座庙宇,正襟危坐,鸟瞰着村下芸芸众生,护佑着一方百姓,春种秋收,生儿育女,婚丧嫁娶……
庙是村庄的密码,解开这个密码,就找到了村落聚居的成因、姓氏的源流、信仰的基石。
奥治有大禹庙、关帝庙、崔府君庙,每座庙都有一块砖匾,大禹庙题“地平天成”,关帝庙题“亘古一人”,崔府君庙题“济世佑民”,三座庙代表了奥治三大姓氏任、刘、赵,三种不同的性格,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有庙就有戏台,“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戏唱给神,也唱给俗世里的人。小时候一年里最向往的事就是跟着大人去邻村奥治赶庙会看大戏。
民居是书的内文,也是村庄的文字。
豆口村素面朝天的张家大院,奥治村结构谨严的赵家大院,西社村中西合璧的曹家大院,它们躲过了大时代的碾压,躲过了火热的革命,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幸存,成为明清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符号。
字里乾坤大,院中日月长。刘家大院“鸟鸣于春,雷鸣于夏,鹿鸣于秋,风鸣于冬”的石刻,曹家大院“平为福”“慎修身”“自省堂”的砖匾,申家大院“三晋云山化北向,二海风云自南来”的砖雕,这些散落于各种建筑构件上的文字,成为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佐证。
在雕饰精美的照壁上,在古朴凝重的墀头上,在沁光如玉的门墩上,喜鹊登梅、麒麟送子、貔貅招财、冠上加官、三阳开泰,一幅幅吉祥图案,像一枚枚古代的水墨邮票,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寄达今天。
一个村庄多少故事,一处院落几多风景,其中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都是需要我们终生阅读的。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那日积月累的层层黄土就是乡土中国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一页页圣经。
(2)车如流的前街是西社人百年前一场不醒的家园梦。
为什么说“民居是书的内文,也是村庄的文字。”?
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村庄是本看不透的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灯
邵昌玺
母亲老了,让她一个人住在乡下,杨亮放心不下。于是,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他把母亲接到城里同住。
杨亮的房子不大,周围还有一片垃圾场,夏天一到,蚊蝇特别多。可当时就是考虑到能省些钱,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在这里买了。
母亲住进来后,虽然有拥挤,但是,杨亮再也不用来回跑了,也方便照顾母亲。
谁曾想,还没出一个月,妻子彩凤就对母亲颇有微词。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盏灯,母亲房间里的那盏床头灯。
彩凤说:“你整夜亮着灯是为了写作,可她一不读书,二不看报,干嘛硬要开着灯睡觉?!再说了,这大热天的,开着个灯不更热吗……还把卧室的门大开着,让人晚上起来方便都得穿好衣服,你说这有多别扭……”
对于彩凤说的这些,杨亮之前倒没太在意。每次,他只好打着圆场说:“母亲多年生活在农村,乍到城里,可能有点不习惯,开着灯,也算有个伴儿。”
之后的几天,杨亮留心了一下母亲房间的灯,果真如彩凤所说,那盏灯每天都亮到很晚。
一天,他又写作到凌晨。其间,去卫生间的时候,杨亮看到母亲房间的门开着,灯也亮着,母亲和衣躺在床上,看样子像是睡着了。于是,他踮着脚来到母亲床前,轻轻地把灯关上了,临出门的时候,顺手也把房门带上了。
可是,等他完成稿件哈欠连天地准备去卧室睡觉的时候,无意间瞥到母亲房间有亮光。同时,他也看到刚才关好的门,此刻又大开着,母亲床前的灯依然亮着。
杨亮纳闷:刚才不是把灯给关了,门也带上了吗?
第二天,他问母亲:“妈,昨晚我看您睡着了,就把您的床头灯给关了,门也带上了。可是,后来怎么又都开了?”
母亲抬头看了看杨亮,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地说:“后来我又起了一次,可能是忘关了。”
杨亮忙说:“哦,没什么,我就随便问一下。您看这大热天的,开着灯多热,以后您睡觉的时候还是把灯关了吧。”
母亲点着头,没再说什么。
一个周末,杨亮的姐姐来看母亲。吃罢晚饭,姐姐要回去的时候,外面正好下起雨。杨亮说:“姐,今晚就在这里睡下吧,正好陪咱妈说说话。再说,你也有好长时间没跟妈一起睡了吧?”
一旁的母亲笑着说:“可不有年月了!自打你们成家后,都忙,好不容易回趟家,也都没空住。”
姐姐对着杨亮悄悄地吐了下舌头,然后,摇着母亲的手臂说:“好,今晚就不走了,跟咱妈一起睡,再让咱妈给我讲那过去的故事,呵呵。”
“还跟个孩子一样,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母亲边说边轻轻地拍着姐姐的头,笑了,笑得很开心。
之后,姐姐陪着母亲聊天,杨亮继续来到书房写作。
不觉间,夜已深了。杨亮揉了揉眼睛,合上书稿。当他走到母亲房门口,看到门开着,灯依旧亮着,母亲和姐姐也都没睡,正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姐姐说:“这大热天的,开灯干嘛,既热还招蚊子……哎呀!妈,看你身上这么多小红疙瘩,快把灯关了吧,蚊子还能少点。”
这时,只听母亲急忙说道:“别关灯,没看到小亮还在写东西吗?这么热的天,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打小身子骨就弱,怎么受得了……这里蚊子多,可小亮对杀蚊子的药过敏,家里也没法喷药,蚊子都围着他转……我在这里开着灯,能把蚊子招过来点,这样,也让你弟弟少给蚊子咬几口……”
此刻,母亲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不知什么时候,姐姐眼里噙满了泪水,门外的杨亮早已泪流满面。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中交代“妻子彩凤就对母亲晚上开灯一事颇有微词”,显示了“我”对妻子不理解老人的不满,也是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的缩影。 |
B.文中“母亲抬头看了看杨亮,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地说”,“嗫嚅”一词用的较有分量,反映出母亲怕儿子埋怨自己晚上开灯的心理。 |
C.文中母亲留姐姐住下时说“可不有年月了!”,反映出母亲对子女的观念,同时也隐含表达母亲对姐姐的埋怨。 |
D.文章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塑造了鲜明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无疆”这一永恒的主题,感人至深。 |
E.文章的结尾点明母亲晚上开灯的原因,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文章结构严谨,可谓独具匠心。
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结合文章分析母亲的形象特征。
结合全文分析“灯”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狗头
金曹琦
市城建委主任王家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是他的高祖是有名的廉吏,曾经获得过御赐的“狗头金”。
王家伟的高祖在清光绪年间担任过一个省的学政,后因拒绝科场作弊,遭人诬陷,被砍掉了脑袋。几年后,朝廷下诏为他平反,并准予厚葬。由于年代久远,被砍掉的脑袋找不着了,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御赐了一个金头颅代替首级,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狗头金”。
王家伟很早就听村里人说他家屋后竹林的老坟中埋着个“狗头金”。一年春汛,暴雨连天,老坟泡在了水里。大水退后,老坟要迁至高处。打开洞穴时,王家伟特意留神,却没看到传说中的“狗头金”。他很失落,从内心深处讲,他还是希望有“狗头金”的。
这一天后半夜,王家伟家忽然闹起贼来,几个柜子都被打开了,可在清点物品时,却发现似乎什么也没丢。他老爸显得很开心,讥笑那贼是“烧香认错了门”。
王家伟大学毕业后,进入市城建委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职务逐渐上升,慢慢也有了点权。这年中秋,王家伟乔迁新居,一建筑老板送来贺喜之礼,那是一张变形的铁面具,形状狰狞古怪,铁锈斑驳,已辨不出本色,尾部还有一个圆形的钳圈。王家伟看了许久,也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我在文物市场上碰到的,蛮有趣的,有些像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建筑老板笑嘻嘻地说,“王领导是鉴赏行家,这东西嘛……从来都是宝刀赠壮士,红粉予佳人,哈哈!”
王家伟“笑纳”了,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橱窗里。谁知几天后,他老爸上门,一眼看中了橱窗里的这件文物,说是可以用来避邪,非要拿回家去。王家伟拗不过老爸,只得答应了。
王家伟的官越做越大,最后担任了市城建委主任。可每次回村,他老爸总是闷闷不乐地说:“别忘了,咱家的老坟里还埋着狗头金哩。”这使他很扫兴,以后,他连回村的兴致都提不起来了。
一天早晨,他接到市委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要他去汇报旧城改造的情况,便立刻赶去了。走进领导办公室,他才感到气氛不对劲,因为接待自己的是两名市纪委的工作人员。
面对纪委人员的诘问,他浑身冒火,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以示抗议。可到了夜晚,望着窗外,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匿名注册的公司、郊外的别墅以及存款和女人,当然,最使他心惊肉跳的还是那笔工程款,那是1.5个亿啊!他不敢合眼,深怕一合眼,就会掉进巨大的黑洞。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纪委人员语调清晰平和,却含着巨大的压力。其实,从“双规”那刻起,王家伟就打消了侥幸心理。他明白,当官当到他这一级,组织上如果没有掌握确凿证据,是不会对自己“双规”的。自己是死定了,但只要不把别人牵出来,总有一天,那些人总会千方百计把自己“捞”出去的。
时间就这么“泡”着。一天午后,纪委的工作人员将一只包裹放在桌上,淡淡地说:“这是你老爸托我们捎给你的,看看吧。”里面是一封信和那张变形的铁面具。
家伟:
这块铁疙瘩就是我们家丢失的狗头金。当初,我也是在迁坟时找到的。没有告诉你,是怕你失望:这狗头金怎么不是金?
你的高祖其实是一名贪官,他卷入的是一场贪污大案。因为贪官人人痛恨,所以对外讲是被人诬陷的。
按惯例,狗头金应当是金包银的,最起码是鎏金的,市面上可买到。你高祖是替人丢了命,可那伙人为了刷清自己,连买狗头金的银子都不肯出,只送了这么块铁疙瘩。
那夜,“狗头金”确实被人偷走了,可我万万想不到,20年后,有人从古玩市场上给买了回来。我们家已经有了一个狗头金,不想再要第二个狗头金了……
“狗头金”龇牙咧嘴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朝他狞笑。王家伟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忽然捧起“狗头金”失声痛哭……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建筑老板说“王领导是鉴赏行家”等话语,可以看出王家伟懂得文物鉴定,很有才华,但后来头上犯罪的道路,更让人惋惜。 |
B.王家伟老爸非要把建筑老板送的“文物”拿回家去,说是辟邪,这是借口,主要目的是自己保存祖辈留下的东西,表现对祖辈的敬意。 |
C.王家伟从“双规”那刻起,就打消了侥幸心理,说明王家伟对犯罪早有心理准备,但因为贪婪却不能收手,这也是犯罪的官员的普遍心理。 |
D.文章的结尾“‘狗头金’龇牙咧嘴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朝他狞笑”“王家伟失声痛哭”,表达了作者的讽刺之情,同时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
E.文章采用双线结构展开,一条线是“狗头金”的,一条线是王家伟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两条线错综交织,最后揭开真相,匠心独具。
全文围绕“狗头金”展开,可标题为什么不用“狗头金”而用“狗头”?
结合文章分析“王家伟”的形象特征。
文章的结构安排巧妙,试从伏笔、照应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中国艺术的审美思维不会倾向于过于理性的日神式的单纯静观,也不会倾向于非理性的狂热的酒神式的单纯体验,而是将两者加以统一平衡后的新的形态——月神式的悟性玩味。如果说,西方艺术在思维上体现了空间化倾向,其作品是静止的,可分析的,那么,中国艺术则体现了时间化倾向,其作品是动态的,线状的。
玩味作为中国独特的审美思维,它既不同于静观,也不同于体验,却又包含静观与体验于其中。钱穆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方面的不同。他说:“观西方剧,可使其心常在剧,观中国剧,可使其剧常在心。”把审美的对象放在自己心中去慢慢地、细细地咀嚼、品评、玩味,正是中国审美思维不同于西方之所在。所以,在“玩味”中,“味”是作品中的一种审美特质,同时又依存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玩”是审美者的审美活动及过程,它既不是对作品特质的被动地反映再现,也不是主体自我的表现,而是作品特质与审美者心灵的一种共振与契合,一种同游与全息。这种共振与同游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经过反复地把玩之后可以不断发生新的创造的。
中国人的“玩味”将西方人的分离了的“静观型”与“体验型”、“知觉型”与“运动型”、“旁观型”与“分享型”等两极连接统一融合起来。如果说,西方人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表现为分离对立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这两个极端,那么,中国人则把它们统一起来,或者说,取两者之中间点,形成一种新的审美思维──“玩味”思维。这种思维正好与中国艺术的“月神精神”相一致,所以用它来标示与西方“日神”、“酒神”迥不相同的审美思维亦特别合适:月亮有光,但不明亮;能分辨物体,但不清晰;皎洁迷朦的月色能使你微醉,而决不会发狂。比较起来,西方的“日神精神”偏向于科学,而“酒神精神”又偏向于宗教,中国的“月神精神”则更是艺术的,审美的。
(选自刘承华《中国艺术的“月神”精神与“玩味”思维》)
结合文意,简要概括中国艺术中的“玩味思维”的特点。
钱穆说:“观西方剧,可使其心常在剧,观中国剧,可使其剧常在心。”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请根据文意概括西方的“日神”、“酒神”的艺术思维和中国的“月神”的艺术思维有何不同?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中国人更偏爱“月神精神”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孟庙的树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洞槐望月”。
⑤ 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⑥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创伤?
⑦ 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⑧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⑨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⑩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⑾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⑿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第③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代指 和 。
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⑧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
试分析第⑾段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2)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3)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
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
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
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
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乖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1)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2)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3)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孟1988年11月6日题词)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
B.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
C.“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
D.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
B.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
C.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
D.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
B.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
C.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
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秋天
李广田
①春天是走向“生”的路,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②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③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作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④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⑤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
⑥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于一九三0年十二月
(选自《李广田文集》,有删节)
文章以“秋天”为题,开篇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
简析“他们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这句话含义。
简析文中多处提到“一只黄叶”的妙处。
秋天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并联系实际,任选一点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