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批评岂能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 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B.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C.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D.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D.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纲纪 ,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导乃止。玩尝诣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伧鬼。”其轻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复拜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显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知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玩翼亮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注】①纲纪:官职,主簿。②培缕:小土丘。③薰莸:香草臭草。④伧鬼:北方之鬼。⑤翼亮:辅佐皇帝。
(《晋书·列传四十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檄纲纪檄:用檄文传
B.其轻易权贵如此易:轻视
C.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隆:尊重
D.将复何恨恨:仇恨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B.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C.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D.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玩不慕权贵: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B.陆玩曾收到惩罚: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C.陆玩能听取他人建议: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陆玩欣然接受。
D.陆玩得到尊重: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
(2)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②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③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锐。
这首诗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马的?马有何特征?
分析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的?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5)几世几年,               。 (杜牧《阿房宫赋》)
(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福才的幸福生活
曾 颖
(1)2008年第一天,王福才开着他那辆即将报废的夏利车,带着他那胖胖的女朋友来单位找我,在我桌上放下一小包用红手帕包着的喜糖和喜烟,脸比手帕还红地对我说:我结婚了!
(2)王福才是我的校友,比我矮三级,我读高一的时候,他正好读初一。那时流行初中和高中混班考试,以防止作弊,我们就是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认识的。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双小得出奇的眼睛和大得出奇的耳朵,而是他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几位同学讨论今年要在班上考第几名时,他一脸不屑地说:争那些有屁的用处,我只和自己比。
(3)这句话出自一个初一学生口中,多少让人有些惊诧的感觉。在这个争名次争得让人发疯的学习环境中,有人说出这样一句话,也算是语出惊人。敢说这种话的,不是成绩最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学生,便是成绩已差到难以再差的学生了。
(4)王福才显然是后者,初中毕业便再没有读书了。他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旅程。也许是因为当年他说过那句“只和自己比”的话,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在有意无意中,关注起他的生计来。
(5)他最初当甘蔗贩子,每天骑车从邻县买来甘蔗,在学校门口的空地上卖,如果天气好的话,每斤赚3到5角钱;天下雨,则猫在家中和人玩扑克。
(6)第二年,他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以往花两个小时只能拉100斤甘蔗,现在换了车,一小时可以拉200斤甘蔗。效率提高效益翻番,不出半年,双轮摩托就变三轮,“两效”继续提高。
(7)这时,他的同学们,有的读高中升大学,有的在父母帮衬下,找到体面工作。但王福才依旧信奉“只和自己比”的原则,今天比昨天挣得多;今年比去年过得好,天天都像赚了一般幸福着。
(8)后来,王福才花2万元买了一辆三轮车,自己当起了老板,每天上街拉客,拉一个1元,拉10个10元,每天做着现金交易,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而这时,县城内外,早已是经济暴热,街上的豪华车和人们发财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今天张三股票翻了番;明天李四靠哪个大老板批的地增值三倍;后天谁谁谁的伯父发了财,送了他一套别墅;再后天某某某买了彩票中了500万……
(9)人们半是羡慕半是愤恨地相互传递着这些信息。并因此对自己的工资房子老公或老婆的没出息而感到愤懑和痛苦。而每当这个时候,我眼前就会闪过王福才略有些不屑的话语:我只和自己比!
(10)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我在浮躁时候的清静剂。这些年,我的工作还算顺利,几乎每年都会升职并加千元左右月薪。但身边,某同事一单业务提成20万元;某同行辞职去开策划公司,年赚百万;某兄弟办房地产杂志年盈近千万;某熟人一本书版税多少多少……
(11)我承认,我是俗人,这些传闻到我耳中,不可能不像水入油锅那样,不引起些响动。但这些响动,除了让自己对自己不满之外,便再无别的用处。而这时,王福才的那句话,便会浮现于我的耳边:和自己比,看看今天有没有昨天好?
(12)就在王福才踏进我办公室之前的一分钟,我正在接听一个朋友的电话,这个月薪一万五的时尚杂志副主编在电话中向我抱怨生活的不从容,身边朋友的奔驰宝马让他的帕萨特无地自容,雪茄吧里的消费让他捉襟见肘。这时,我嘴里竟莫名地冒出了王福才的那句名言。
(13)王福才后来卖了三轮来成都,帮一位朋友做二手车生意,并自己买了一辆接近报废的夏利代步。他依旧像往日那样,把自己作为自己的比赛对象,自己和自己比赛着。那种旁若无人,那种自得其乐,令人羡慕。
(14)在我送他离开时,看到他那辆贴满彩纸的红色夏利车,此车形象颇为眼熟,仔细回忆,猛然想起是某报报道过的“最牛婚车”,在那幅照片中,那辆破夏利扮成的婚车与宝马车队擦肩而过,搞笑意味特别明显,想不到这又是王福才的杰作。
(15)谁又能说,这破婚车里装着的幸福不叫幸福?  
(选自2014年《小小说欣赏》)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的开头写王福才开着即将报废的夏利车、他那胖乎乎的女朋友来单位、一小包喜糖和吸烟、脸红的和我说话,目的是突出作者以前对王福才的不屑。
B.文章的第(8)段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县城内外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发财的消息目的是引出下文我的心中偶尔出现的不安。
C.小说以“我”的所见叙述王福才的事迹,使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文中插入我的相关评论,使小说的主旨更加突出。
D.小说中“只和自己比”在文中多次出现,是全文的线索,也是人物的主要的性格特征,也是“我”赞赏他的主要原因。

E.小说的结尾提到某报报道的“最牛婚车”从内容上再次突出王福才自得其乐的情歌特征,同时照应开头,也使文章增加一些诙谐、幽默的感觉。
作品中的王福才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王福才这一人物形象,从中找到三处进行简要的分析。
是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探究文章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进马勒
王纪宴
2011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逝世100周年,国际音乐界因而将这年命名为“马勒纪念年”。在中国,马勒年同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了10场马勒系列音乐会,中国听众首次有如此多的机会通过聆听高水准的马勒作品,走近马勒,感悟马勒的精神世界,体会马勒音乐所表达的慰藉和振奋。
悲苦情,造就音乐大师
马勒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情愫,这与他出身于犹太人家庭有关。犹太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智慧的民族之一,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颠沛流离,不断受到种族歧视和迫害。马勒作为犹太人后裔,以他出众的音乐才华和勤奋努力而成为执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欧洲顶级音乐机构的杰出人物,却始终忍受着各种保守势力的嫉恨和诋毁。他曾慨叹:“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家可归者。……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闯入者,不被任何地方接受。”
而当马勒由于现实世界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而最终皈依天主教时,他并未就此获得解脱,而成为了“犹太自我仇恨”意识的牺牲品。他的妻子阿尔玛曾说:“马勒最终信奉了天主教,但他仍是一个基督犹太人。这正是令他痛苦的一点。”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性羁绊,无疑是造成马勒音乐中忧虑不安、纷繁复杂的悲剧气质的原因之一。作曲家灵魂深处无尽的孤寂感、对心灵归宿的上下求索,这一切都通过技法高超的音乐语言得到倾诉。马勒经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
歌乐诗,与李白精神共鸣
马勒与同时代很多作曲家的不同还在于,这位浸润于德奥音乐传统的犹太人却对中国古诗词尤其是李白的诗篇产生了强烈精神共鸣。他在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中采用了李白、王维、孟浩然、钱起的诗篇作为歌词,虽然这些诗在转译过程中已变得面目全非。罗曼•罗兰曾指出,当我们继承过去的杰作时,“从来不是过去在我们内心再生,而是我们把自己的影子投在过去的杰作上”。马勒在《大地之歌》中从中国古诗而不是他更熟悉的欧洲文学中找到了与自己的心境契合的因素——对自然的体悟和热爱、慨叹人生的苦难以及尘世生命的短暂,而中国诗篇中对交友和宴饮之乐的歌颂,同样吸引着马勒,他借此表达悲观惆怅情愫以及极度的凄美之境。
歌、乐、诗以独特而内省的方式交融于马勒的所有作品中,共同吟唱出一个行将结束的时代的伟大主题: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理想与幻灭……这些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深刻主题,强有力地激发出马勒的创作灵感与激情,促使他的音乐冲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以庞大而芜杂的结构、含糊隐晦的调性、色彩奇异的配器,汇聚成一种崭新的音乐语言,这种语言的复杂新颖注定需要时间迎来知音。
上巅峰,马勒时代来临
马勒在世时主要以指挥家而知名,而作为作曲家得到的承认则与马勒的成就以及他本人的期待相距甚远。乐评家们喜欢称他的篇幅宏大的交响曲为“超长的令人疲惫的交响曲”,有些听众则觉得马勒是“昂贵的二流货”。
1960年,在马勒诞辰百年之际,马勒的音乐迎来了复兴。马勒的交响曲和艺术歌曲日渐成为各地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伯恩斯坦等知名指挥家开始指挥录制马勒交响乐全集。而在半个世纪之后,在纪念马勒诞辰150周年和逝世100周年之际,马勒的复兴可谓达到历史性巅峰。人们开始意识到,马勒音乐中的人性内涵非常现代,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更贴近,因而,当代人比马勒的同代人更能够理解马勒。
除了悲剧内涵,马勒的音乐语汇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表现了人类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同外界的关系。沉重的阴霾与激烈的冲突、温暖抚慰的抒情、大自然沁人心脾的美,对于今日的人们不啻为理想的宣泄与抚慰剂。马勒生前曾悲凉而自信地断言:我的时代会来临。而今,正如指挥大师艾森巴赫所言:“马勒时代已真正来临——这意味着人们已能够理解其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
(节选自2011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篇虽在转译过程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却对马勒的音乐成就直接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也可反观中国古诗伟大的艺术魅力。
B.马勒的音乐交融着歌、乐、诗,吟唱出了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伟大而深刻的主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冲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
C.“马勒纪念年”应该是“马勒时代来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原因是当代人比马勒的同代人更能够理解马勒音乐中的人性内涵,因此,马勒的复兴可谓达到了巅峰。
D.马勒亲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而他对中国古诗词的灵活借用,也使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更多的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的因素。

E.马勒在世时虽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但是当时人们给予他这一方面的认可却很有限,甚至有的听众觉得马勒是“昂贵的二流货”,这也与他对自己的期待相去甚远。
文章最后指挥大师艾森巴赫说:“马勒时代已真正来临――这意味着人们已能够理解其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其中的“信息”指什么?请分条概括。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马勒经历了怎样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
马勒的音乐作品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而在百年后迎来了复兴,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在印度,一种名叫“基伍”的中国手机相当“牛”,其明星代言的广告贴得俯拾皆是,其年销量也居各种名牌手机之首。
B.不管完成这项工作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我们都要适可而止,不为已甚,不然就会累坏身体,还会影响今后的工作。
C.进入2013年6月份以来,金融业闹起了“钱荒”,虽然6月份的“钱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严重。银行怎会缺钱,并且还缺得如此离谱?真是匪夷所思。
D.他工作十分积极,总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但这段时间他病情加重,实在不宜过度劳累,而应在家休养生息。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材料对“蝙蝠”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句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句不超过10字。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体粘上的薄膜。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甚至人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①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②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③        ,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泰戈尔:“鸟儿想变成一朵云,云儿想变成一只鸟。”
英国古诗:“笼外的鸟向往笼里的安逸舒适,笼里的鸟向往笼外的自由翱翔。”
萧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有人认为,人生就应该怀着渴求的心态去不懈地追求你喜欢的东西。也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
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想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事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