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①本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个表达拟人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
  ②《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做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古代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三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卓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陆游是我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夜闻杜鹃”是诗歌的题目,而“鹊桥仙”则是。
  (2)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
  ②(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答:

来源:古代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⑴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来源:古代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来源:古代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①一②题。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①“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②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来源:古代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送别”二字应该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总是”二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有人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是“神来之笔”,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早梅”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2)《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王维                               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来源: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5--6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5、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6、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来源:诗歌鉴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