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黄帝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黄帝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黄帝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它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
《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黄帝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1、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2、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3、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
令人惊奇的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下列对“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B.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C.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D.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背景下来考察。

下列对“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B.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C.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
D.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按照自身的反应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黄帝内经》确立“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现象也是自然现象,和谐
是健康的根本。
B.《黄帝内经》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并与医疗经验有机结合,为中
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C.《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
观点是相同的。
D.《黄帝内经》认为各事物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有删改)
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这篇通讯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听见马的呼吸
耿 翔
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②我所有与它有关的记忆,都藏在一些人的眼睛里。只是他们,在这个地方活得太疲劳了,等不住我回到他们身边的消息,就带着我的那些记忆,到生命应该去的地方去了。
  ③这是我一直埋在心上的痛。
④我便这样安慰自己:在马坊这块属于草根的乡野上,只要还能记住一根草木的样子,就说明亲人在心中还占据着一些地方,自己在乡下度过的那些日子,还能经过草木,这么细密地通着大地的呼吸。因此,什么时候回去,都会赶在乡亲们之前,先被草木温暖地认出来。
⑤我记着许多草木的样子。在这块出了长安,沿着那条向西的丝绸之路,很古典地经过茂陵、昭陵和乾陵,往北飘进更古典,在诗经里被叫做豳风之地的马坊,我不只认识一路的草木,还惦记着一匹栗色的马曾经多少次看过我的眼神。那眼神应该与父亲有关。那年月,父亲不但在村里种着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这些养活我们的庄稼,还用镰刀割回弥漫着中药味的青草,饲养村里的牲口。那匹栗色的马,每天因了父亲给它的青草,像与我有了分不开的亲近。我也意识到,父亲确实是像养活我一样,内心幸福地养活着那匹马。
⑥那匹栗色的马的眼睛,一定是神给予的。
  ⑦在这些血性刚烈之马的身上,千山万水都在其中涌动,而眼睛里,竟储满这么多的温柔、阴郁和善性,平静得像在这块乡土上,从不把多余的东西装下。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若干年后,我才理解一匹在乡野上和乡亲们一样生死疲劳的马,在它的眼里,苦难是尘埃,幸福也是尘埃,只要知道把一身的力量献出来,然后记着给它恢复力量的青草就行了。
⑧这次回到马坊,一半因为亲人,一半也因为马。我明白,那匹栗色的马再命长,它的形体,早应该在马坊消逝了。但我还想在乡土上,找到它的一些痕迹。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些乡土能保留这匹马的一些痕迹,我父亲一生喂养马的辛劳,也就会被保留一些。如果是这样,有关乡村生活的细节,就会被我漫漫地,从一些想象不到的事物里找出来,并且带着马的呼吸,间或还带着我父亲的呼吸呢。这些都说不来,只要心追着神迹到了,我相信大地会把一切隐现。
⑨我出了县城,就不停地翻着深沟。县城的名字叫永寿,这是中国最吉祥的县名,也是我和父亲牵着那匹栗色的马,往村上驮过东西的地方。这回,我不想带任何东西回村,只想从村子里带走些什么。我已经听人说过,那匹栗色的马死时,村子里正落着那年的第一场雪。它曾那么强烈地回过头,完整地看完它生下一匹栗色马,又生下一匹栗色马的过程,才走出马圈,姿势优美地倒在雪地里。村上人没有急于埋葬它,更没人敢剥下它的皮,在生活特别窘迫的年月,分食一点马肉。而是停下手中的所有活路,不分男女老幼,像对待村上最有名望的长者一样,守在马的遗体周围,看着雪花一片片地把它覆盖起来。
⑩村里人都说,那是老天对它的一场雪葬。
⑾我相信这个美丽的过程,只是记忆它的一切时,不想超越一匹普通的马。
⑿等到翻上马坊沟,一路在心里折腾着记忆的我,奇妙地在身体里感觉到,有了马的一些呼吸。它隐隐地,像从所有草木结籽的内心,给我传递这里的信息。我走下车,想让风野野地吹吹我,也决定弃车走回村里去,让脚步安稳地踏在乡野上,让泥土里的所有气息,就这样穿过鞋底,穿过脚心,径直钻入我的内心。我可以激动,但不能张狂,因为这些年,我与这里熟悉父亲和那匹栗色的马的风物,照面的机会太少了。我不知道在乡村,这些风物身上的野性,还保留了多少,更不知道那匹栗色的马,会把农业劳动中最精细、最质朴、最动人的声音,就保存在它的呼吸里。
  ⒀我的心开始有力地跳动了。我想,我围绕着马坊,具体说围绕着这一片乡野上的草木、粮食、一匹栗色的马,还有父亲一样的亲人们,就是要让离散很久的心,很庄严地跳动回来。 
  ⒁走过一座土桥,我远远地看见一匹马,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抬起了头。
⒂我不知道它这么执意地抬头,是不是因为从我身上,嗅到了什么气味。
⒃但我猜出,它一定是那匹栗色的马的后裔,它能够用那双遗传得更美丽的眼睛,迅速地把我与这片乡野联系起来。它一定会的。
⒄它稍后仰天长啸的一声,我是用心接住的。
(节选自《马坊书》,《黄河文学》)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A、在它的眼里,苦难是尘埃,幸福也是尘埃。
B、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文章⑨、⑩两段叙述栗色马死亡的故事,有何作用?
这篇散文倾深情于乡土,融叙事、诗性为一体,请说说“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综观全文,探究“马的呼吸”在作者的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对于中国绘画史,我特别看重晚明至清代一段。这与我对其他艺术门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别。朱耷就出现在我特别看重的那个阶段中。
在此前漫长的绘画发展历史上,当然也是大匠如林、佳作叠出,有一连串说不完、道不尽的美的创造,但是,要说到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强悍呈现,笔墨丹青对人格内核的直捷外化,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徐渭、朱耷、原济以及“扬州八怪”等人了。
毫无疑问,并不是画到了人,画家就能深入地面对人和生命这些根本课题了。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顾闳中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我都是很喜欢的,但总的说来,被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也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艺术家本人的灵魂历程并不能酣畅地传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倒是山水、花鸟画更有可能比较曲折地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
山水、花鸟本是人物画的背景和陪衬,当它们独立出来之后,一直比较成功地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而在这种意境中又大多溶解着一种隐逸观念,那就触及到了我所关心的人生意识。这种以隐逸观念为主调的人生意识虽然有浓有淡,有枯有荣,而基本走向却比较稳定,长期以来没有太多新的伸发,因此,久而久之,这种意识也就泛化为一种定势,画家们更多的是在笔墨趣味上倾注心力了。
所谓笔墨趣味,认真说起来还是一个既模糊又复杂的概念。说低一点,那或许是一种颇感得意的笔墨习惯;说高一点,或许是一种在笔墨间带有整体性的境界、感觉、悟性。在中国古代,凡是像样的画家都会有笔墨趣味的。即便到了现代,国画家中的佼佼者也大抵在或低或高的笔墨趣味间遨游。
这些画家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还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例如像文学中的《离骚》。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
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一次历代画展,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后来又见到过他的《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我很喜欢的《杂花图长卷》。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在这里,仅说笔墨趣味就很不够了,仅说气韵生动也太矜持了。
(节选自余秋雨《青云谱随想》)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历代画作大多偏重笔墨趣味,而难以让人感受到画家本人的生命激情。
B.在中国绘画史上,即使是一些很出色的画家也很难深入地面对人和生命这些根本的课题。
C.拉斐尔、罗丹和梵高的作品能酣畅地表现艺术家本人的丰富情感。
D.人物画要求神貌逼真鲜明,所以不可能融会艺术家自身的生命激情。

第六段中,作者认为国画家中的佼佼者的作品也常常“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原因是

A.他们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 。
B.他们的作品像文学中的《离骚》一样,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
C.他们的作品并不能酣畅地传达出艺术家本人的灵魂历程。
D.他们的作品在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第四段中的“一种定势”指的是
答:                                                                   
对于中国绘画史,作者“特别看重晚明至清代一段”,其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口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
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
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说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他作为一名非职业作家却成为“五
四”以来成就可观的诗文大师。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将来会

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一方面表现在他大力提携后辈上,一方面表现在他
从不计酬劳,到处演讲,惠及众人上。
余光中是怎样对待与人交往谈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
黄霑,黄霑,中国背影渐去
内地人知道黄霑是在一九八四年,张明敏在那一年的“春晚”身穿浅色中山装,一脸肃然地唱起那首《我的中国心》。那是内地第一次目睹海外的中国歌手,口音不同、唱法不同、形象不同、味道不同,吃惊仿佛天外来客。《我的中国心》给人流落在外的海外华人的整体形象暗示,通过歌声几乎人人都信了:虽然生在异国他乡,但什么也改变不了中国人的爱国心,什么也改变不了中国人万里归乡的向往。连阅人无数、历尽沧桑、一贯“老谋深算”的作家王蒙,也差一点在那歌声中落了泪。那时候香港离内地无比遥远,那时候中国人想像远方的中国人,全都是一副身在异国翘首盼望,只等着国门一开,就一头扑进祖国母亲怀抱的形象。歌的词作者是黄霑,曲作者是王福龄,因不断重复反复烙印,内地人开始对黄霑这俩字儿有了印象。
这其实不是内地人接触黄霑作品的开始。内地人接触黄霑,从邓丽君《忘记他》就开始了;然后是叶丽仪《上海滩》之“浪奔,浪流”。但这都没有留下印象,留下印象却在《我的中国心》红遍中华大地之时;然后在罗文、甄妮《射雕英雄传》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中再添一点印象,当时郭靖、黄蓉缠缠绵绵羡煞天下情侣。之后,对黄霑这作词人的印象一年年在加深:
一九八六年,在张国荣的《当年情》中,在小马哥狄龙张国荣生死与共英雄本色的兄弟深情中;
一九八七年,还是张国荣,《倩女幽魂》展开了书生美女人鬼两隔,人间冥界两茫茫的意境;
一九八九年,叶倩文的《焚心似火》,巩俐纵身扑向熊熊大火的那一霎,深情一回眸之间,又响起了黄霑的歌词《秦俑》;
一九九〇年,黄霑自己现身在《沧海一声笑》中放声一啸,粗嘎难听,却令人一震。这时黄的形象,已经不仅是幕后作者,而是一个洒脱纵情放浪江湖的中国民间浪人形象。然后,伴随着李连杰的黄飞鸿和林子祥《男儿当自强》的呼吼,黄霑如吹沙见金般地,在音乐中显现出了他的本人形象。
这时内地人都已经知道,海外的中国人并不像最初想像的那样整天怀思故土,而是有着各种心态、各般生活、各色心情的都市芸芸众生。但在黄霑身上,我却发现隐藏在各类作品的诸端变化和纷杂表象下面的,真是一股剪不断理还乱的地道中国情怀。在黄霑这样的香港人身上,那种中国的根,那种对中国文化的眷恋,为什么会是那样的深、那样的强大?在身处西洋文化的每日熏染之下,在远离华夏文明中心的海外角落,中国人的自认,中国文化的自觉,为什么反倒愈益地强大,愈益地粗犷和剽悍?
确实,黄霑有一颗中国心。黄霑的全部词曲作品,都表现了中国的情事、中国的格调、中国的人生态度。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他的词曲作品,虽然映入了世俗的光影,虽然染进了粤语的方言,但依然纯然是中国传统文艺的一支余脉。他的歌词里有大量中国古典诗词的遣辞和句法,他的曲纯然是国乐民乐曲风的延续,他甚至保留着中国古人的胸襟。对于九岁就移居香港,几乎在粤语英语和香港的商业文化中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来说,发生这种现象,真的很耐人寻味。
在黄霑最突出的几个代表作中:《上海滩》主题曲“浪奔浪流”,“淘尽了世间事,亦未平复人间争斗”的态度,正是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态度;《倩女幽魂》“人生梦如路长,梦里依稀有泪光”的凄美和哀婉,宛然古代词境的复现,里面有人生如梦的中国生死观,还有戏梦红尘的文人处世态度;而《黄飞鸿》直接套用了中国的古曲《将军令》,《沧海一声笑》直接取材于广东音乐;而黄霑最深的底蕴,一是痴,一是笑;痴是悲,是凄凉,是中国人对尘世的眷恋;笑是喜,是洒脱,是中国人对人世的放达。
黄霑最独特之处,是将中国传统文人心境,充塞进满满的江湖之气、侠义之气、酒肆之气,从而突出地鼓荡出一份俗、一份野、一份狂、一份真;这种风气在中国书中有,画中有,偏偏在音乐中不常有,尤其在主流的民乐古乐中没有。这是黄霑的特色。《将军令》那么求风雅讲韵味的一支曲,到黄霑这里全是气,全是吼,全是重拍,全是怒吼,强得不能再强;这是黄霑的创造,是中国人音乐世界里没有过的狂暴之声。《沧海一声笑》和《倩女幽魂》插曲《道,道,道》,黄霑老先生开起口来也是一路狂吼如山野村夫,词是“谁胜谁负浪涛淘尽”之类的老词,声音境界上却是一顿乱拳什么都不讲的粗,是文人少有的野狐气,那种狂不是苏东坡辛弃疾等的豪迈能包得住的,自有黄霑的真性情,有他混迹于人间的闹市而不是人生的书桌边所特有的一份大粗大俗大鸣大放。从生活哲学看,那股横蛮的劲儿其实不是文士的旷达,而是野民的拼劲儿,于放浪鼓噪中自有人生的不讲理的一分热。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黄霑走了。之前,罗文走了,张国荣走了,梅艳芳走了。那一个在内地人心目中香港最辉煌的时代,绝代人物渐渐离去,只余下一座空空的舞台。
一个时代过去了。
……
黄霑是第一个尖锐指出周杰伦红不了多久的人,是第一个尖锐批评TWINS不会唱歌不该出唱片的人,是第一个尖锐抨击现今歌迷只会看歌不会听的人,是最有名的一个认为中国的歌坛正处于一个黑暗时期的人。黄霑说,中国人必须唱中国歌,周杰伦唱的 HIP-HOP 是外国文化,我们再怎么学,再怎么好,也不过像中央电视台播的洋人唱京剧一样。黄霑还说,我喜欢一个小胖子,臧天朔的《朋友》,写出了中国人的义气,很打动我。这类的言论这类的事,这么强烈地让黄霑感怀,正说明了一个中国背景的无情逝去。
——选自《读书》,有删节
作者说,“在音乐中显现出了他的本人形象”,统观全文,你认为黄霑是一个怎样的音乐人?
题目“ 黄霑,黄霑,中国背影渐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黄霑对周杰伦、TWINS等歌坛新人的预言似乎都与事实相悖,他认为“中国歌坛正处于一个黑暗时期”,对此,你如何评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海世博会探索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之道
世博网8月25日消息:8月的上海世博园烈日当空、人潮涌动。过去的3个多月里,累计已有4400万人次参观者,感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成为来自五大洲的世博会参展方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相遇,在全球各经济体经受危机考验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似,都希望在世博会上探寻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道。
8月的上海黄浦江畔,夜色醉人,水光旖旎,这座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中国特大型城市,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改造,一个百年外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新建地下车行道的同时,还休闲空间于民。
40年前,相似的一幕在德国港口城市杜塞尔多夫发生。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杜塞尔多夫案例告诉人们,这座传统的“钢铁之都”是如何把握时机转型为服务型城市的。
上世纪70年代,面对工业萧条,港口不再盈利的重重困境,杜塞尔多夫政府决定转变港口职能,引导当地居民回归莱茵河边。新建的莱茵河岸隧道总长2公里,每天有55000多辆车能够从地下隧道行驶。在隧道之上,新建的莱茵散步长廊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令游客流连忘返。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些“老牌”大型城市,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交通、生态等要素的局限性逐步突显。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工业化城市如何转型、新兴城市的快速扩张如何变得科学、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都是处于快速工业化、后工业化过程中各国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世界许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表明,新兴产业对城市转型至关重要。”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
                                   
上海世博会瑞士展区总代表乌利·希克对记者说,城市的每一个“自我循环”,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今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关注的经济转型问题,与良好的城乡互动也有着紧密关联。
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愿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来自中国浙江宁波的滕头村在此展示。它代表9亿中国农民和32亿世界各国农民所在的农村,诉说“融城之梦”。
走进宁波滕头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
“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无独有偶,西方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
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海恩富说,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没有乡村,没有乡村对城市的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将停滞。“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对于乡村的尊重,希望带给更多人启迪。”
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城市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脚步而来。在中国,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而到2010年,将超过48%。而在全球,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可能将占总人口的6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世博会,是一个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经验和教训的好地方。”经济学家樊纲说,尽管世界各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与肯定的。
世博会期间,前来上海参加书展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强调,在推进经济转型、二元结构等问题时,必须摆脱“把GDP当作政绩”的惯性思维。
在世博园,人们所看到宁波滕头村案例,就试图摆脱城市化进程中的“唯GDP论”。为保持“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近年来当地已拒绝了50多个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合作项目。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的思想转变,进而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曾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对于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意义深远。”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对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作过多交代,而是通过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着重探讨了世博会提出的问题,使文章更具深度。
B.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如何转型,这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拥有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C.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东西方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乡村的重视,这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D.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时,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GDP的增长。

E.文章通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多处对比论述“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既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文章开头两自然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结构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                                                                         
                                                                              
新闻主体部分有三个章节,请给一二节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在20字以内。
答:                                                                          
                                                                              
从这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弊端。结合文本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物理学定律“错”了吗?
20世纪20年代发玑了宇称守恒定律,人们运用这个定律解决了不少难题,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1947年,有人在宇宙射线的云雾照片留下的径迹中看到一个新的奇异粒子,该粒子发生衰变时宇称不同;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和宇称守恒定律不符的奇怪现象,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
起初,李政道、杨振宁也都力图在不改变守恒定律前提下,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并先后提出不少假说,从实验上加以检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   本来就是不守恒的”这个念头在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头脑中萦绕,这意味着拒绝承认物理学   最基本的定律,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天深夜,李政道家的电话又响了,是杨振宁的声音:“我借来了西格本所编的有关核 谱学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明天你到我这来,咱们逐个推算,硪感觉到原来的宇称守恒实验   好像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
“行!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李政道兴奋地回答。
第二天,李政道一跨进杨振宁的办公室,就看到杨振宁桌上的一大堆书和一大摞稿   纸,再看看杨振宁那熬红的双眼,笑着说:“杨兄,要注意身体啊。”
“彼此!彼此!来,坐下来!”杨振宁捧出一大堆书,“我已经算了几个,确实都以极大   的精确度证实了宇称守恒定律,可是这些实验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虽然在以   往分析实验数据时都假定了宇称守恒,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   事实。”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   的看法。
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   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
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   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   得对称的结果。”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   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   的赌我倒是情愿。”
仅靠一篇论文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要有令人信服的实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美籍华人、著名的女实验物理学家昊健雄。素以严谨著称的昊健雄教授,对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亲自把关,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常常泡在那里,一起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案。在100天的实验日子里,吴健雄一步也没有离开实验室。1956年12月,吴健雄走到每个人身旁,叮嘱大家检查好各种仪器,她自己紧张地注视着计数器。计数器快速显示,与原来的设想吻合,她沉着地下令:改变磁场方向。计数器的荧光液晶数字显示着,在跳跃着,全组人员的心紧张得不可名状……
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遭斥为“开玩笑”,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摘编自蒋东明《李政道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30年。
尽管李政道、杨振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又谨慎地补   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请从“勇气”“发现”“执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与古典
范曾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在历史朝代的更迭转换之中,中国文化的血脉从未间断。经过数千年的磨砺、融合、凝聚、发展,它已经独具神采,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奇葩自古以来都重视艺术家的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而这已凝铸成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神髓。
自然,用最简略的语言讲,就是自在而怡然的大存在。为什么自在?因为它天然合理、它恰到好处,它不需要人们主观地给予它什么,所以说它自在;为什么怡然?因为它不是人创设的、不是人构想的,它在亿万年前已经存在,自在而怡然的存在,所以叫自然。
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我们在宇宙面前唯一的选择是什么?敬畏。我曾经问过宇航员杨利伟,我说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你在天上的感觉?杨利伟想了一下,他说:“我感到人是多么伟大,人又是多么渺小。”
我们讲回归古典,不是复古主义。因为古典也是一个博大精深、大不可方的存在。回归到古典的什么地方去?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东方和西方都曾经有过一个寻根的文化行为。比如讲中国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观),
们提出回归古典是回归到什么地方呢?在他们看来,八代(三国、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已经衰落了。当然,诸位不要以为中国这几百年就没有好东西,他们只是整体上感到八代的文章比汉代的差了。
我们讲西欧文艺复兴,因为经过了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黑暗,忽然他们感到希腊的阳光是多么明媚、那里的雕塑是多么辉煌、希伯来文里面充满了多么美妙的思想。因此,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它的回归是回归到古希腊的精神。这种回归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而绝不是重复。譬如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但丁,大家都知道,恩格斯讲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近代第一个诗人。他的《神曲》能够把教皇打到地狱、把他的情人送到天堂,在当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辉煌旗帜。但丁回归古典的精神是回归古希腊那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因为我们要谈到回归古典,回归自然,所以我先在概念上加以说明。
简单地说,自然就是自在怡然的大存在。回归古典就是隔着一个相当的朝代来追述那时候的辉煌。   
(选自《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传统国画、书法、诗词》引言)
对下列关于“回归古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归古典”属于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寻根行为,东西方的回归古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
B.今天我们所讲的“回归古典”,与当年唐宋八大家所提的回归古典,从根本上说都是要恢复雄健的文风。
C.当代西方社会的“回归古典”的价值取向,是借鉴当年文艺复兴的经验,将人文主
义的精神发扬光大。
D.所谓“回归古典”,绝不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简单恢复与再现,而主要是更高精神层

面的回归。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   )

A.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伟大而又渺小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只能以敬畏的态度待之。
B.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造成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原因,首先在于文化的消亡断绝。
C.对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追求,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神
髓。
D.所谓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天然合理、恰到好处”,二是不能也不必经任何人工干

预。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的血脉既然已经延续数千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未来也一定会更加通畅。
B.讲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并非意味着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必须保持无所作为的心
态。
C.引但丁创作《神曲》的例子,意在强调“我们讲回归古典”,就是要回归人文主义精
神。
D.回归古典是每隔若干年代来追述前世的辉煌,只要历史延续,回归古典就永远不会

终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X《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笫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三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实在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良知,认真审查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只读过中学的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大学才子”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庭。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庭,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5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庭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过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几次提及莎士比亚,说明了塞万提斯同莎士比亚一样具有传奇性和伟大的成就,而他的成功的背后却付出了比莎士比亚更多的辛酸。
B.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的方式纪念塞万提斯,说明西班牙人一直很看重塞万提斯。
C.西班牙广场上白色的塞万提斯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暗笑,作者提及此处,主要目的是讽刺雕刻家技艺的拙劣。
D.塞万提斯的一生,受尽了磨难,然而也正是这些不幸成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E.本文通过对塞万提斯一生经历的概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本文标题为“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请简要概括塞万提斯哪些方面让人心疼?
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
②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联系原文谈一谈塞万提斯被后人敬仰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
子天
①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在遗嘱中,他吩咐家人: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我是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无论身处什么年代,他的漫画几乎从不歌功颂德,而是执着于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揭露。作为一个有着独立风骨的知识分子,他不党、不派、不媚,对任何一个时期,他都怀有同样的警惕,都持有平民的立场和批判的眼光。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他的勇敢和正直令人钦佩。
②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鼎鼎大名的漫画家父亲并没有教他画画,甚至不愿意儿子今后走他的路。但丁聪却自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有一天,十六七岁的丁聪忽然把自己画的京剧速写拿出来给前辈们看,满堂俱惊,父亲遂不再阻拦。
③1935年,中学毕业的丁聪,为补贴家用,开始编电影画报的生涯,不久后在当时颇有影响的画刊《良友》任美术编辑。当时,对丁聪的生活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张光宇、叶浅予。他们的画,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态,这让丁聪触动很深,也影响着他后来那种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一次,丁聪画了一幅漫画要发表,报馆让他署个名字,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
④抗战爆发后,丁聪在《良友》画抗日漫画,试图用漫画救亡。上海沦陷后,丁聪逃到香港,八年中辗转于香港、重庆、昆明、桂林等地。
⑤1949年年初,丁聪被任命为《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鸣放中,丁聪对“外行领导内行”提出的批评,连同筹办同人刊物《万象》的构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状。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聪和黄苗子等乘上一列开往东北的火车,去了北大荒850农场云山畜牧场劳动改造。
⑥“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
⑦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幽默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
⑧三中全会到八十年代的一段时期,是丁聪认为最开放的时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讽刺,实际上对政府是有好处的。英美都没有限制,法治国家,什么题材都可以。”丁聪身为右派时的“难友”、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曾做打油诗一首:“丁侯作画不糊涂,笔底才情敌万夫。今日语言无禁忌,只缘身畔无仙姑。”
⑨小丁一辈子都是笑呵呵的,天真孩童的形象。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爱憎分明,用漫画把对社会和现实的讽刺和鞭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⑩丁聪在给《读书》杂志插画的30年里,所有的漫画题材都是来源于他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观察。可以说,他是一个对中国现实的丑陋发出个人讽刺的政治知识分子。可以说,他是一个幽默的、热情的、有赤子之心的政治知识分子。而他的一生也演绎了一名知识分子最应具有的品格:对时代的追问和对良心的追求。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在遗嘱中,他吩咐家人:自己死后不留骨灰不搞仪式;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画家崇尚节俭的作风。
B.文中总结了丁聪一生的人格魅力:“不党”、“不派”、“不媚”,从不同的处世哲学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有着独立风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C.丁聪能够成为一代讽刺漫画大师,其主要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因为丁聪的父亲早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具有影响的画家。
D.文章写“文革”中,一次丁聪因为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这可把丁聪乐坏了。这个故事的叙述有以“乐景”写“哀情”的作用。

E.作者在文中评价“他是一个对中国现实的丑陋发出个人讽刺的政治知识分子”。其中退出了一个股责任心,热爱祖国的艺术家的良心。
“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牛虻”与“病灶”各指什么?
答:                                                                   
                                                                    
文中作者既说“小丁一辈子都是笑呵呵的,天真孩童的形象”,又说“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前后界定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读第⑩小节,请探究这段文章中的两个“可以说”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访谈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徐妍:您在《童年》这篇散文里曾说:“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河边上。”所以,我很想从水开始我们的访谈。您的整个成长阶段都是在大河边度过的吗?
曹文轩:是的。尽管家随着父亲工作的不停调动而不停地迁移,但家总会是傍水而立,因为,在那个地区,河流是无法回避的,大河小河,交叉成网。那里人家,都是住在水边上。开门见水,满眼是水。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
徐妍:当我通过阅读得知水对于您有很深的内在影响时,更是对您生活的那个水边的村庄充满想象。您能否进一步谈一下水构成了您怎样的性格、人生观与审美情趣?
曹文轩:首先,水是流动的。你看着它,会有一种生命感。那时的河流,在你的眼中是大地上枝枝杈杈的血脉,流水之音,就是你在深夜之时所听到的脉搏之声。河流给人一种生气与神气,你会从河流这里得启示。流动在形态上也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这种形态应是其他许多事物或行为的形态,比如写作——写作时我常要想到水——水流动的样子,文字是水,小说是河,文字在流动,那时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水的流动还是神秘的,因为,你不清楚它流向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动,流动就是一切。你望着它,无法不产生遐想。水培养了我日后写作所需要的想象力。其次,水是干净的。造物主造水,我想就是让它来净化这个世界的。水边人家是干净的,水边之人是干净的。一年四季,水都是干净的。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再其次,是水的弹性。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水的渗透力,也是世界任何一种物质不可比拟的。风与微尘能通过细小的空隙,而水则能通过更为细小的空隙。如果一个物体连水都无法渗透的话,那么它是天衣无缝了。水之细,对我写小说很有启发。小说要的就是这种无孔不入的细劲儿。水,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对水,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徐妍:您说的这一切都是让我们这些远离水乡的人永远向往的。但,现在我换一个角度与您谈论这个问题:水对于您性格与审美趣味是否也有让您认为不尽人意的地方?
曹文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来还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是的,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因为水——河流之水而不是大海之水,我与我的作品,似乎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缺乏严峻的山一样的沉重。容易伤感,容易软弱,不能长久地仇恨。水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将许多东西流走,或是洗刷掉。大约在四十岁之前,我还一直没有觉得世界上有坏人、很坏很坏的坏人。我对人只是生气,而很难达到仇恨的程度。即使生气,也绝不会生气很久,就更谈不上生气一辈子了。时间一久,那个被我生气的人或事,就会慢慢地模糊起来,一切都会慢慢地变得光溜溜起来。一个人没有仇恨,不能记仇,这对于创作是十分有害的,它影响到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仇恨是文学的力量,不能仇恨与不能爱一样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份量的。我一直不满意我的悲悯情怀的重量。但,一个人做人做事都必须要限定自己。不能为了取消自己的短处而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长处。换一种角度来看,“短处”之说也未必准确。
选自《与一位古典风格的现代主义者对话——曹文轩专访录》(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曹文轩一生虽然在不断的搬迁,但都在处处河流的水边居住,水乡的生活和水的形态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曹文轩从水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他感悟到了生命感,水的流动的神秘使他产生许多遐想,培养了他日后写作中的想象力。
C.水对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风格、形象特征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水也是他小说中的一个永恒的题材和主题。
D.在水的影响下,他的性格也变得容易伤感和软弱,缺乏严峻的沉重,不能长久的仇恨,心中充满了深深的人道主义的爱。

E.这篇访谈的提问从生活经历开始,自然亲切,话题集中,而且问题很有深度,角度独特,自然引发了曹文轩的深刻的思考。
曹文轩认为水的哪些特性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这篇访谈是围绕着怎样的话题展开的?访问者提出的几个问题有怎样的关系?
曹文轩认为“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其中的“短处”如何理解?有人认为曹文轩夸大了环境的影响,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并举例阐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寻找时间舱里的“爱因斯坦”
在1938年埋下的巨大的“时间舱”里,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的一封短信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其余的大部分空间里,装着不同的布料、金属、种子和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电话、电动剃须刀、丘比特娃娃,甚至还有一包万宝路香烟。
这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迎接第二年将举行的纽约世博会所准备的特殊礼物。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他们决定在世博会场馆地下,埋入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
制作这个容器的过程中,西屋电气的主席安德鲁·罗伯森曾鼓励那些负责装配的工人:“5000年后,当它再次醒来时,里面的内容会成为我们给遥远后代的最好的礼物。”
  这个穿越时空的礼物,有着铬铜合金制成的外壳,看起来就像一个两米长的巨大的子弹。它里面所装载的,除了那些让当时人们自豪的科学发明和日常用品,还包括一段纪录片、存有超过1000万字文档的微缩胶片,以及三位“对时代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给后代的留言,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
  不过,相比于为科技高速发展而自豪的普通人,这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所表达的内容,沉重得有些不大协调。他在信中写道: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这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这是因为,与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相比,普通大众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都要低得多。
  “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应当会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阅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当时,许多科学发现被应用于军事,转化为更加先进的武器,推动着人们相互的杀戮与争夺。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这样表达自己对“普通大众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的不满。在他看来,当时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而人文环境则每况愈下。科学家们所写的“经”,被这些普通人“念歪”了。
  此后,科技与人文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就在写下这段话的第二年,爱因斯坦又签署了另一封信件,建议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抢在德国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几年后,就是这样两颗凝聚着最新科技的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夺走了几十万平民的生命。
  与72年前相比,如今的人们似乎很容易就能获得爱因斯坦所说的“优越感”。但科学家们所忧虑的社会现实仍然没有变化。人类的杀戮和争夺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恐慌也仍然在持续。
  如今,埋下一个自己的“时间舱”,已经成为每个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惯例。在考古学家的眼中,“时间舱”是当代人承担起的“责任”。70年前,亚特兰大奥格尔索普大学校长雅各布就曾评价说,记录着当代文明的“时间舱”,能够让后人还原我们的生活。
  但它的影响显然远不止于此。至少,这封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人们的信,已经被时间的信使带给了每一个人。总有人在读到这些文字时,会停下来想一想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想一想人类社会所缺乏的那些东西。
  只是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些。当人们的目光不断聚焦于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人类关于文明的反思,也像“时间舱”里爱因斯坦的那封信一样,被遗忘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爱因斯坦在写给未来的信中说:“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应当会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阅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爱因斯坦所希望的“优越感”指的是什么?
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寻找时间舱里的爱因斯坦”?
关于科技和人文,你有什么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重大的医学发现
(美)F·巴特曼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情况下,通过运用基本的自然力,我们就有可能在获取真理的道路上实现飞跃。人类面临过无数次机遇,他们抓住了机遇,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灵性,发现了各种奥秘。
1979年,这种机遇不期然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当时,作为伊斯兰教革命运动的政治犯,我被关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监狱。尽管面临被处死的危险,我却在一天深夜里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实:只需要两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溃疡引起的剧烈腹痛。
当时,一个囚犯急需药物的帮助,溃疡带来的钻心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他弯着身子,几乎不能走路,两个狱友一直在帮助他。这个囚犯恳求看守发发慈悲,把他送到监狱医院,但看守并没有理睬。当天夜里11点以后,他被狱友搀扶着送到我这里。他当时痛苦不堪,但我并没有药物给他。我告诉他,我没有带任何药品,听了我的话,他的表情变得更加痛苦。虽然没有药品,我却给了他两杯水,让他喝了下去。在几分钟内,他的腹痛就减轻了许多。过了8分钟,他的腹痛完全消失了。这使我更加确信:水对于腹痛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医生常把这种情形作为“疾病”来处理(有一段时间,我被单独关押,一连几天,我拒绝了监狱的食物,仅仅通过饮水,就缓解了因饥饿导致的腹痛)。我鼓励其他被关押的人通过饮水来治疗同样的腹痛。我们有时候可以得到药品,但有了水,它们根本派不上用场。
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使用自来水成功治愈了3000多个因各种压力导致的胃溃疡病例。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些人实际上只是干渴而已,他们脱水的信号是通过身体的疼痛表现出来的。我被关入监狱15个月以后,官方对我进行了审判,这也是我最后的辩护机会。在此期间,我写出了一篇科学论文。我对法官说,假如判处我死刑,希望不要将这篇文章毁掉,“这是历史上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我对他说。到那时为止,在监狱辖区内,我已经治愈了数百名囚犯。
法官后来对我说,“你的确做出了一个重大发现,祝愿你将来交好运。”就这样,我第一次得到暗示:我可能会活下来,并且继续我的研究工作。
发现得到了认可,我也没有被判处死刑,而是被判了3年监禁。过了23个月,一个看守告诉我,当局已经做出结论,我不是“别人所说的那种坏人”,他们正在考虑将我提前释放。我向他表示感谢,同时告诉他,我想在监狱再待上一段时间,因为我的临床实验正处在关键时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水在治疗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流血性胃溃疡。我告诉他,作为一种“压力实验室”,艾威恩监狱是独一无二的。不用说,那个看守非常惊奇,他原以为提前释放对我而言己经是一种天大的恩惠。不过他也承认,我的工作很重要,我应该获得这样的机会。有一段时期,我坚信我来到这座监狱,并不是一种偶然事件,我注定要做出这样的发现——当人体经受压力并进入脱水状态时,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机制,它迫切地需要补充水分。后来,我在监狱又额外待了4个月,并得出了一些临床医学结论,当然,这些结论还有待科学解释。在度过了2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后,我的重要发现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而且,我重新获得了自由。
后来,我对于水在生理机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水与许多疾病的关系,形成了更多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从治疗病人的腹痛开始的。我在《伊朗医学协会杂志》上首次发表了这一成果,这篇文章的译文后来被寄到美国,经过重新编辑和整理后,作为特约评论刊登在1983年6月的《临床肠胃学》杂志上。
(节选自《水这样喝可以治病》)
本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请分条概括作者作出重大医学发现的主要经过。(不必涉及具体时间)
作者的经历能给人很多启示,你从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答:
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