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旮旯”与“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尔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化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从字形上看,能推测其音译自外族语。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
在阿尔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阿勒泰语的原意。阿尔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有关“旮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旮旯”是音译外来词语,与阿尔泰语系词语“格勒”发音相似,语源应相同。 |
B.按汉字造字法,“旮旯”两字的构成都有“日”字,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
C.“旮旯”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汉语借用过来,演变至今,意思没有太大变化。 |
D.阿尔泰语系中,“旮旯”的意思与阿尔泰语系诸族崇拜太阳神的信仰有关。 |
对第三段中“这一规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一外来词汇用的人多了,词义发生了变化,时间长了变化后的词义就固定下来了。 |
B.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意义。 |
C.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交际中就改变了其意义。 |
D.某一外来词汇因为使用它的人多了,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 |
下列关于“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原词为褒义,汉语音译过来之后指“不起眼的小巷子”,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甚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 |
B.原词为阿尔泰语系的词语,后来,该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在回答“所自何方”时,将此词传入,遂使其成为汉民族通行于各地的共同语。 |
C.原词发音与“格勒”相似,汉语借用后语音被打趣地变为“旮旯”,“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 |
D.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译过来后词义由神圣演变为世俗,所指地方也由大变小。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卢新宁
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故里”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直至如今山西两地对“帝尧故里”的文化攻势。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
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激
情”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我们在册的世界文化遗产,十分之一由于“过度开发”受到警告就是明证。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杀鸡取卵似的经营。
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政府的身影。
今年上半年短短六个月里,一些政府参与的公祭活动席卷南北——陕西黄陵、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枝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
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在此之前,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高达40米的刘邦铜像,在河南两地轰轰烈烈地打造。
政府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
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政府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的“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甚至有些国家级贫困县也卷入其中。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官员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一文化上一政治的多赢。
让经济利用,被政治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怎样的表现特征?(6分)
▲ ▲ ▲
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遗产争夺战”与“伪文化”建设浪潮?地方政府在社会文化事业构建中应持有怎样的态度?(6分)
▲ ▲ ▲
1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哪些文化后患?(6分)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警惕电子雾
在广泛使用空调、电脑、手机、随身听、电视、微波炉、冰箱、电磁炉……这些电器设备的今天,随之一个重大的污染难题就出现了,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越来越多。
傍晚回家,茶余饭后,安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节目,消除一天的疲劳。你可知道,在无形中你正在遭受电磁波的污染,而且距离电视机越近污染越严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生物学家对1700名流产的孕妇进行了调查,这些孕妇当中,有75%的流产发生在冬季的三个月里,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使用电热毯最多、最集中,而她们都曾使用过电热毯。有人对近15000名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调查发现,每周使用录像机、显示器20小时以上者,身体健康比不使用者差一半,孕妇的不良反应达到90%。美国一位30多岁的妇女因严重心律不齐,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出院后,她只要一跨进超市就感到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一回到家里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请教了专家,才明白大型超市里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发出的强大电磁波干扰了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的正常运转。
电子雾污染的最大危害还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看不见、听不到,不显山不露水。在一般情况下,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并不多。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子雾污染,这种污染辐射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是在不知不觉中,长期地作用于人体。那些充斥于空间的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平时或许不太引人关注,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电子雾干扰人体的生物磁场,伤害人体细胞,扰乱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使人体免疫力、生殖能力、代谢能力下降。极易导致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国外研究证明,电子雾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癌细胞增加。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宅居民,患乳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7.4倍!在高压线附近作业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意大利医学专家认为,他们国家每年大约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电磁污染所致!尤其是距离高压线较近的儿童家庭,是更为直接的受害者。
(资料来源《生活与健康》2005年第10期 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电子雾是从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污染就是电磁波污染。 |
B.给人体造成损害的电子雾多数是过量的超强的电磁波强辐射。 |
C.电磁波会干扰人体的生物磁场,也会干扰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的运转。 |
D.一旦电磁波透过体表进入深层组织和器官,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
E.电子雾污染导致孕妇流产,儿童罹患白血病,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了吸烟。
在日常生活中,电子雾危害人体时,具有什么特点?请分条简洁概括。(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各题。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 |
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 |
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精神鼓励方面。 |
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
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叫声“李大囡”106人答应
景洪一400余人村庄106名妇女同名
村民25年第一次见到户口本
□ 首席记者 戴振华 通讯员 黄志荣
外界的人进入村寨张口呼喊“李大囡”时,立刻会有大到82岁,小到16岁的106名女性跑出来“一呼百应”,一个家庭祖孙三代的4名女性都同名“李大囡”,这样闻所未闻的趣事就发生在景洪市勐旺乡的瑶族村寨大龙山。更为有趣的是,这个人口为453人的村寨,竟然还有3个“张学友”、8个“张柏芝”。
记者探访
一家人4个名叫“李大囡”
记者昨日由景洪驱车6个小时,来到这个坐落在深山里的家族村寨。随行的景洪市公安局民警一进入村寨,便立刻召集村民排队领取户口本和身份证。按照相片上的模样一个一个仔细核对清楚后,民警将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一发到村民手中。
“过去全村人都没有户口,更没有见过身份证。”村民小组长李金华告诉记者,这个村寨的村民全是1984年从墨江县文武乡自发搬迁来的瑶族,25年来全村人没有一个村民有户口,跟外界也少有接触。加上语言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全村没一个人在结婚前有名字。结婚后,按惯例男子就取名为“李老大”、“李老二”,女子就跟着男方被称为“李大囡”。因此累积至今,全村已经有106名已婚妇女同名“李大囡”。
现在,不仅村里家家都有“李大囡”,而且有的一个家庭里就有3个以上的“李大囡”。“最多的是村民李六家。”李金华说,李六82岁的奶奶、42岁的妻子、24岁的女儿和19岁的儿媳,4人全都名叫“李大囡”。
特事特办
公安局为村民办落户
李金华和村民的说法,记者在勐旺派出所得到了证实。与这个村寨打了20多年交道的勐旺派出所老所长罗正明介绍,由于这个村的村民一直没有户口和身份证,村民结婚也不领结婚证,男方只需将女方领回家同居后请亲戚朋友吃上一顿饭,就算正式夫妻了。因为没有户口,这个村寨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就成了一个难题,村民李定学夫妇就连续生下了9个女儿。
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多,村民发现户口和身份证的必要性。如今村民们除了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出远门外,林业和农业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需要发放给他们的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款项,已经累计达20余万元放在账户上,却因为办不到银行户头无法拨付给他们。
李金华说,因为已经在这里定居了20多年,近年来当地政策也承认他们属于勐旺乡的村民,但由于全村人从墨江搬迁赤来时没有办过任何迁移手续,私自离开户口所在地20余年后,墨江也无法落实他们的身份问题。尽管近年来他们一直找有关部门反映,但始终因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落户的相关政策,户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公安局开会部署,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大龙山的村民办理登记落户手续。
重新取名
村里出了8个张柏芝
罗正明对记者说,由于全村已婚妇女都使用“李大囡”这个名字,而未婚的男女村民都没有名字,因此登记落户时要求村民重新取名。但令户籍民警没有想到的是登记的第一天,村民报上来的名字除了一个“张宇”,3个“张学友”和8个“张柏芝”外,尽是“老疙瘩”之类的名字。无奈之下,派出所只好发动民警来给村民们取名字。
“我一个人就取了100多个名字。”罗正明说,那一段时间他们挖空心思给村民们取名字,工作量远远超过了正规的取名公司。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景洪市公安局通过3个月时间的努力,终于帮这个“黑人黑户”了25年的村寨所有村民上了户口,并帮适龄的村民办理了第二代身份证。这也意味着,这个村寨的村民过去所有涉及户口和身份证问题带来的烦恼都迎刃而解,而全村有106个“李大囡”的时代也将就此成为历史。
这篇通讯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这篇通讯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有怎样的特点?试分条概括。
这则通讯反映了这个坐落在深山里的家族村寨怎样的历史问题?试分条概括。
请你分别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谈谈这篇通讯的社会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8分)
洪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吉林省抗洪救灾纪实
这是一个悲情的夏天。
一场历史罕见大洪水,席卷了吉林人民生活的家园。一排排房屋倒塌,一片片树木、庄稼连根拔起,上百万人含泪大转移……
扛起责任的担当
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暴雨引发的山洪裹挟着树木和泥沙,从山上咆哮而下,打破了黑土地的宁静。
7月27日晚至28日,吉林遭遇强降雨,降雨强度创下历史极值。永吉县朝阳站监测结果:2小时突降164毫米超强特大暴雨,3天降了335毫米。
暴雨引发了洪水。永吉县口前镇全城被淹,桦甸市一些村庄在洪水中消失,安图县万宝镇成为“孤岛”……
饮马河告急、温德河告急、第二松花江全线告急……
白山水库告急、丰满水库告急、石头口门水库告急……
长春告急、吉林告急、延边告急、白山告急、通化告急……
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省抗洪抢险工作极为关切,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指示。8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吉林省考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实地察看松花江流域汛情,深入灾情严重的永吉县城。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统一指挥,科学部署,团结奋斗,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
挺起坚强的脊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2.8万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民警,还有无数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成为抗击洪水的中流流砥柱。
8月1日,建军83周年,永吉县殡仪馆,两名普通解放军战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
他们分别叫李守信、刘磊。7月29日,他们已经连续参加三次突击救援,又听说有任务时坚决请战。在永吉县灾区渡河救援被困群众时,冲锋舟侧翻,他们不幸落水,壮烈牺牲。
同李守信、刘磊一样,还有一位人民解放军军官的名字,被人民深深缅怀。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
7月30日,关喜志正在哈达山水库奉命执行打捞化工原料桶的任务。突然间洪水上涨,舟桥失去控制,以极快的速度向闸门冲去。情急之下,关喜志大喊一声“跳’!舟桥上的官兵迅速跳入江中,在湍急的水流将落水官兵卷向水闸的危急关头,关喜志还不时将身边的战友推出水面。最后,四名战友获救,而关喜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关喜志、李守信、刘磊三名解放军战士“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军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岗位、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英勇奋斗。
燃起重生的希望
8月6日,吉林省首个灾后重建的村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两江镇西江村正式异地动工。就在9天前,全村2256人眼睁睁地看着汹涌的洪水摧毁了自己的家园,村庄几乎夷为平地。
损坏的电力设施修上了,冲毁的道路接上了,倒塌的电信设备安上了。洪水退到哪里,维修人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自来水来了,灯亮了,路通了,手机信号有了,阳光照进了灾区群众的心头。
“发这么大的水,我们没有哭的。不哭是因为心里有靠山,政府不会让我们饿着。”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红新村农民严兴全,一边从淤泥中寻找着能用的东西,一边说。
8月3日,记者在去桦甸二道甸子镇的路边看到,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几个农民驾驶手扶拖拉机在耕作。“把地清理清理,能种点什么种点什么。”被洪水重创过的二道甸子镇,已经重新升起了炊烟,有人在做饭,有人在修理洪水冲倒的栅栏。一对夫妻用自行车推着仅存的几件生活用品返回家园,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
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
文章在“扛起责任的担当”部分连续使用了11个“告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文中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这篇新闻纪实着重写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为什么在文章结束时却描写了“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
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文学批评的三个向度
郭德茂
从古到今,文学批评可以说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个向度。
一个是古典主义阶段,是向着作者回归,着重研究和评论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作者和他表现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些生活内容,他写出这些生活内容要实现什么作用。这种古典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论结晶以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为代表。所谓“知言”,也就是擅长揣摩作者的意图;所谓“逆志”也就是追寻作者写作的心志。为了“逆作者之志”“知作者之言”当然要“知人论世”,即知作者其人,知他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状况。
一切以研究作者为中心的批评,一切研究作者写作动机、作者与作品关系的批评,都属于这种古典主义的研究。其最典型的可以以《红楼梦》研究的旧红学派为代表,他们挖空心思地研究作者,研究曹雪芹,研究写作意图等等。但是他们研究的对吗?他们不可能成为曹雪芹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很多成了痴人说梦。
第二个是现实主义阶段,是向着作品发掘,发掘文本的客观意义。不在于作者主观上要写什么,而在于作品客观上写出了什么,又呈现出怎样的客观意义和价值。作品一旦发表,就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的客观存在,有着自己独立的内涵和命运。作者思想中未必有,而作品客观上未必没有。生活远远大于思想,形象远远大于概念。
这部研究就是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它是以文本为鹄的,揭示作品的客观意义。一切研究作品中的人物、人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的社会意义的研究,都属于这一类。别林斯基评论果戈理,评论《死魂灵》,很多是果戈理根本想不到的。中国的很多文学批评都走这个路数,甚至越走越偏,如毛泽东评《红楼梦》,就是阶级斗争,封建主义衰亡的必然命运。
第三个,是现代主义阶段,是批评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也是现阶段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有着独特的艺术性,批评者的写作也是一种创作。批评者的评论对象,其实是写出他自己。这种批评的写作、批评的艺术是以原作品和作者为素材,运用这些材料,写出批评者自己。评论者当“同情地了解”他的研究对象,入乎其内;又当超越他,“居高临下地霸占”,出乎其外。虽然也描述,也分析,也褒贬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树碑立传”,但写出的是批评者根据自己的思想高度对原作品和作者的把握和评骘,当然也更是批评者自己思想和文采的显现。
这种批评的写作,我想以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为范例。作者是写柳如是,同时也是写作者自己,他描述柳如是,评点和揭示柳如是的价值意义,其实也是弘扬自己的见识、主张,表述自己深隐难言而顽强坚决的思想意志。他是评柳如是,他也是通过柳如是写自己,这种批评达到了合二而一的高度,是批评的极致!
我赞赏这种批评。
下列对文学批评“三个向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古典主义阶段,是向着作者其人和他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状况来研究,以此来知人论世。 |
B.现实主义阶段,是向着文本的客观意义来研究,不在于作者主观上要写什么。 |
C.现代主义阶段,既要向着作者其人知人论世,也要向着作品的客观意义来研究。 |
D.现代主义阶段,批评者主体意识觉醒,是以原作品和作者为素材,运用这些材料,写出批 |
评者自己。
下列不属于作者赞赏现代主义阶段文学批评的理由的一项是
A.古典主义阶段的文学批评一切以研究作者为中心,但批评者不可能成为作者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很多研究成为痴人说梦。 |
B.现实主义阶段的文学批评注重发掘作品的客观意义,而不关心作者主观上要写什么,出现了有些批评越走越偏的现象。 |
C.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将批评者对原作品和作者的把握和评骘,与批评者自己的思想意志合二为一,达到了文学批评的新高度。 |
D.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既评点和揭示了柳如是的价值意义,同时也弘扬了他自己的见识、主张,达到了文学批评的极致。 |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主义阶段的研究是从孟子开始的,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 |
B.大多数研究作品中的人物、人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的社会意义的研究,都属于现实主义的研究。 |
C.现代主义的批评者进行文学批评时,既要做到入乎其内,又当超越他,出乎其外, 这就要求他们的创作水平一定要比原作者高。 |
D.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它要求批评者既是他人作品的批评者,同时也是自身作品的创作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名牌陷检测恐慌引几问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汪令来、许悦报道:为什么一个地方的合格产品,却在另一个地
方被检出“不合格”?最近,针对凉果、奶粉、月饼、饮料、方便面等的各种市场检测,正让企业不知所措。一些知名企业自称“坐在火山中上”,不知负面点名何时会降临。
淮南之橘、淮北为枳?
上周,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知名饮料,被天津市工商局抽检为不合格。但这些企业都表示异议,强烈要求复检。
9月中,广州莲香楼月饼某批次菠萝馅料,被北京卫生局检出“含有违禁成份苯甲酸”。而两天后,同样属权威的广东省、广州市两级质监部门均表示,经过抽检,莲香楼馅料中没有发现苯甲酸。
9月上旬,著名品牌雅士利先是被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某批次中老年奶粉中的铁和维生素B1的实测含量与商品标签不符;但同样是国家工商总局,紧接着又出面解释称,实测值虽与标签不符,但仍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并非质量问题。
而此前数月,广东凉果在北京频遭封杀,添加剂的争议愈烈。虽然这些产品都由权威部门检测,但每每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和解释。而就在这“冰火两重天”之间,“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已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广州某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表示。
检测结果发布应否完善?
“我们成天像坐在火山口上!”广东某大型饮料企业市场部的程小姐,在其博客中如是说。她透露,一旦有同行的大品牌被点名,大家就会草木皆兵。她直言,时下一些知名企业,在所谓“问题产品”处理上,遭遇了“不公正待遇”。
首先检测程序是否公正。按规定,政府部门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必须知会生产企业,待15天的异议期过后,不合格的商品才能予以曝光。但事实上,包括莲香楼、农夫山泉等企业均表示,到曝光时也没收到天津或北京方面的“任何通知”。
其次执行标准是否统一。在此地为合格产品,怎么到彼地却成了“问题产品”?各地区的标准执行尺度是否一致?某些异地抽检的“不合格”是否存在质量以外的原因?……这对知名企业的杀伤力尤其大,因为名牌产品的销售范围广,“出问题的几率大得多”。
最后是媒体报道是否公正。比如有的产品本身是被假冒的,媒体不经证实就匆忙报道;有的产品被点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质量,有的是包装,有的甚至只是标示不合格,但在报道中统统被贯以“问题”二字。更要命的是,在同时公布的一大批产品中,越是名牌产品越是容易被挑出来重点报道。最后的结果是,那些不知名产品的问题可能更大、更多,但却因名字不为人知,反而躲过了公众惩罚。
“问题产品”亟须科学对待
现在,浙江、北京等地,是国内“问题产品”曝光集中区域。对此,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任小铁认为,北京每周公布那么多不合格产品一点也不奇怪,广东质监部门上半年抽查了全省4万多批次产品,不合格达6128批次,如果都公布,势必引起市民恐慌。但事实上,有些问题并不是非得曝光不可,比如标签不合格等等。立足于目前的生产现状,广东质监部门目前是有选择性地公布质量特别差、容易造成危害的产品,是以整改为主,而非一味打击。
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最近,媒体对一些产品的市场检测报道给一些暂未被点名的名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B.正如“淮南之橘,淮北为枳”的道理一样,名牌产品在异地被检出“不合格”是很正常的。 |
C.对企业不实的负面报道容易对企业的品牌和市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名牌企业尤其如此。 |
D.媒体对不合格产品的报道应将重点放在不知名产品上,因为不知名产品的问题可能更多。 |
E.对不合格产品产并非都需要予以报道,就算对曝光产品采取以整改为主的措施也未尝不可。
名牌陷检测恐慌的现象,引发了记者 的“几问”,从这“几问”中可以看出记者对这一问题持怎样的态度?请分条概括。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正是新闻的主要特征。这则新闻发表以后,有读者认为记者编辑明显在这这些企业喊冤,报道不够客观公正。但也有读者认为,这篇新闻不仅及时准确地报道了事件,而且通过“几问”表明了立场,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张海迪: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已经病了49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下面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张海迪不愿意像被人期待的那样被当做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因为这会压抑自己的部分天性。 |
B.张海迪认为山东大学授予她荣誉学位,是对残疾人的尊重,是对她学习的一种认可,但她更想通过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所以最终拒绝了。 |
C.杨澜在张海迪面前“坐的很挺拔”,不仅表现了她对张海迪的尊重,也表现了张海迪最求完美的精神使她深受感染。 |
D.“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张海迪用寓庄于谐的语言,类比手法表达了甘愿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代价的精神境界。 |
E.海迪感谢上帝,因为上帝给了她残缺的身体,让她学会了大度,拥有了比常人还要坚韧、顽强的品格。
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
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
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美”的关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通俗文学不是文学的通俗化
这是一个公认的、几乎无异议的看法:通俗文学主要以“俗者”为阅读对象。
平凡的“俗者”的生活,曾经在世界各国的近现代文学中得到广泛的、赓续不断的表现。把普通人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是近代作家用以反叛古典精神的世界性特征之一。我们不会忘记,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现代作家出于改变民族命运的强烈愿望,曾经以沉重痛楚的感情扫描民族历史和民族生活,努力揭示平静状态下俗者生活的悲剧性本质。
值得我们寻味的是:以“俗”为帜,以“俗者”为阅读对象的新派通俗小说家反倒对俗者的俗生活很少关照。新派通俗小说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非俗”的趋向,它们所描写的具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故事,展现了超脱俗生活的世界。
新派通俗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却能够吸引住数以万计的过着平凡而平常生活的读者。
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在“为大众”与“写大众”之间,在“写大众”与“被大众读”之间,潜存着深刻的矛盾。拿鲁迅的创作来说,没有人怀疑他为大众而呐喊的动机,但他的《呐喊》不是写给华老栓们、闰土们而是写给他期望中的“疗救者”的,而大众无法理解鲁迅为他们进行的“呐喊”也绝不单由于表现形式的隔膜。鲁迅提倡和向往“文艺的大众化”,但是,就他最重要的作品来说,无论怎样对其施行通俗化处理(除非砍删和扭曲原作最宝贵的内涵),也难以获得普及性效果。鲁迅某些小说与散文长期被收中学语文课本,应该说,少年们能够接受的只是鲁迅作品中较为浅显的层面。如果我们将鲁迅作品普及的希望寄予于全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这种希望的实现仍然会是有限度的。
鲁迅在论“文艺的大众化”时写道:“在现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会里,仍当有种种难易不同的文艺,以应各种程度的读者之需。”值得讨论的是:在这里,“难易不同”是否标示着同一文学走向上的不同层次?能否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难”的作品转化为“易”?我想,如果我们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这结论的适应范围将是有限的。
通俗文学不是文学的通俗化,它显示着另一文学走向。
下列关于“通俗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文学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俗者”。 |
B.通俗文学所描写的对象不一定是俗者的生活。 |
C.通俗文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亲近普通人的人生。 |
D.通俗文学是不同于文学通俗化的另一文学走向。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是“写大众”的,但是无法普及。 |
B.新派通俗小说家与旧派的区别在于作品的内容是否“非俗”。 |
C.即使读者的文化水平提高,鲁迅作品也无法完全普及。 |
D.我们可以通过把作品形式由“难”改“易”,将所有的通俗文学作品变得可以“被大众读”。 |
下列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以普通人为主要描写对象,是近现代文学作品与古典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 |
B.新派通俗小说家在创作中追求不断迎合大众的“亲近感”。 |
C.一部作品的描写对象与阅读对象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有大差距。 |
D.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深入剖析平静状态下俗者的生活,是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关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
陈祖芬
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独立。如今他们有兴趣聆听杜维明不那样思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同心圆。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这样设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
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
几百双蓝眼睛的追光跟着杜维明移动,身子是不动的。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前边的金发女生举起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背心。她高高举起裸露的洁白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东方文化的神秘云雾里。
杜维明的助教拿来麦克风走到举手学生前,我感觉那助教拿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接力棒。课结束时,全场掌声哗哗,好像中国鞭炮,在西方世界震响。
一次,他在教堂演讲儒学和基督教的对话问题。台下的牧师问身边的人:杜维明有没有加入教会?杜先生要给我们布道,效果一定好极了。英文世界里,传道士意味着代表上帝布道,意味着使命感。很多西方学者也称赞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
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她们会说出杜维明有怎样的几条领带,在什么场合系哪一条领带。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老师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学生能看到。杜维明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想,这个洞就是著名一洞了。
一次杜维明先生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金一时没到。杜维明和他的助手只好拿出信用卡先支付会议费用。助手用自己的卡取出3万美元。再用杜维明给她的卡取,卡上没钱了。
在杜维明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的“洞”。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因为圣诞长假,是他最可以飞行演讲的时间。唯去年圣诞他在哈佛病了。要不,圣诞他又要一路演讲过去——台湾、香港、新加坡、北京。
在哈佛,在英语世界,杜维明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研讨会。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
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总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中国文化和现代性碰撞激发的活力,使他注意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相关性,使他的儒学研究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而他对中国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又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
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这种士大夫精神失传,学子回到书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维明要来大陆从事儒学活动了。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些大学对他要讲儒学还不大敢应承。
他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如今儒学和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的对话越来越活跃了。如果有好事者把杜维明乘坐飞机的航线一道道记录下来,大体可看出儒学在今日世界上传布发展的轨迹。
杜维明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他的儒学能面对当代世界,与各种思潮建立沟通,接受现代性新模式的挑战,激活了许多黑眼睛蓝眼睛黄头发白头发。
一天晚上七点钟,来到杜维明家里探讨儒学问题。和一屋子饱学之士在一起,我第一次觉得,中文比英文难懂。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学术和学术生命的活性——中华民族的再生——两岸三地的互动——东西方价值取向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错过十年,我们就变成西方文明的消费国——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能发出的声音——儒学重在身体力行的——知识群体的独立和尊严——中学西学的微妙混合——儒家的带有宗教性的情怀——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美国国会请杜维明讲《论语》——世界给你发言的机会,你发什么言?
我想起哈佛校徽上的拉丁文:真理。
这场壁炉前的讨论一直到午夜。我想起杜维明的话:“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壁炉里的火,杜维明加了又加。思想的火,生生不息。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沉。
1928年以来,杜维明是哈佛东亚系第一个华人系主任。不久前,北京大学成立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2010年1月4日《文汇报》报道,美国留学中国的人数10年増长6倍,2008年世界各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达20万……
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语言平实生动,文字富有表现力,通过记叙杜维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事迹,真实具体的再现了传主的光辉形象,塑造了杜维明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形象,读来令人振奋。 |
B.“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这说明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 |
C.中国儒学文化,杜维明传播初期在大陆遭到冷遇;而在倡导独立自由的西方世界,却很快得到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 |
D.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这一方面表明了杜维明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写出这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 |
E.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具体形象的表现了杜维明的卓越精神。
杜维明生活中的“洞”具体指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精神?
请赏析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②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沉。
有人说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有人说他是传统的士大夫,有人说他是现代公众知识分子。你怎么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书籍交流 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
曹文轩 1954年1月生,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蔷薇谷》。《草房子》等作品屡获国内各项大奖,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记者:您一直很重视阅读,甚至曾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那么读书对人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曹文轩:读书可以丰富个人的经验。因为天地辽阔无际,个人只能体验广阔世界中很小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其实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很狭隘、很苍白,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从情感上讲,人很多时候难免觉得孤寂。书籍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切,它跨越时空,呈现了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经验,你坐在家中读书就能知闻天下事。这样来看,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不夸张地说,读书使得生命延长。
一个读书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了书上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创造就变得更容易。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个人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喧嚣、浮躁随波逐流。书,正是涡流中的“救生圈”。即使不说书的内容,单就读书这一形式本身,就能使你在喧哗与骚动中获得宁静。 我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的时候,肯定在与书对话,可以敞开心扉,将心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向它倾诉情愫,并可得到指引,与教徒向上帝祷告有一定的相似性。
记者:这些影响有何外在表现?
曹文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二者就是不一样,从气质上就看得出来。比如有些人天生长相不出色,甚至丑陋,但读书能让他们获得新生。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率性地幽默风趣……同样一个人,“书卷气”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透射出来。
记者:但也有读书人气质猥琐,不能简单地把气质好归结在读书上吧?
曹文轩:显而易见,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我早就说过,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歪曲、丑化生活,文字、思维水准低下,长期读这种书并以此为美,就像在吸食毒品,会把情感搞得迟钝,把思维搞得平庸,把谈吐搞得俗气。
记者:可是很多人一直读专家推荐的书目,也并没有显著的成效。
曹文轩:很多人都在读书,读的也是好书,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书读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书读得全然没了个性。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二者是碰撞。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目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选择,要挑食。人的雕琢忌讳用一个模子,因为一个人若无个性,必然索然无味;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前面说过,书在影响人,书就是一把刻刀,都读一样的书,那么这把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所以,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读不同的书,看不同的景。选书要有个性,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读文章时,别管别人对那书的唠叨,甚至不在乎权威专家对书的剖析,只管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的个性。 一句话,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沉淀出自己的东西。
记者:看起来,读书的必备品质竟然是选择,而且选择要贯穿全程。
曹文轩:的确是,读书的效果与性格有关,与警觉有关。书海浩淼,航海者(读书人)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其沦为奴隶。如果没有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和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也只有那样的读书人,才会品尝到畅游书海的莫大快感。
记者: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是受到外界干预的,并且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们也会考虑到让自己的阅读服务于学习。精确地说,是服务于升学考试。
曹文轩:我曾经对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们进行分析,首先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都是一些喜欢“自己阅读”的人,我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读书非但没有影响他们计划内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书中那些看似与概念、公式无关的文字,给了他们行之有效的办法、豁达自由的思路和拼搏向上的勇气。试想,一个视野、思路开阔的人,学习起来是否事半功倍?高考“状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课本的功夫,可以在课本以外广阔的读书世界里获得。现代教育理念不正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吗?最终不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吗?“自己阅读”其实就是在自学!并且我观察到,这些出类拔萃的“状元”们,往往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这种人格的长进,阅读功不可没,而人格的长进肯定能带来学习的长进。一个人的人格最重要,这决定着他能够走多远。
曹文轩就“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分别加以概括。
“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怎样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请结合文本的内容作答。
2007年北京文科状元张玥说:“即使在高三时,也应该以读书、积累为主。”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也都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人。阅读对“状元”的产生起了怎样的作用?联系你读过的某一部作品,说说它对你有哪些影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顶着橡树的牛犊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得到苏联当局的明确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极力消除笼罩在自己国家头上不真实的神话和虚假印象、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但四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并被剥夺苏联国籍,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l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l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1998年拒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索尔仁尼琴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索尔仁尼琴自己也认为:“文学可以加速历史前进的脚步。”“出色的作家,不成功的政治活动家。”北京大学俄语系任光宣教授这样评价这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甚至受难的文学家。
摩罗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中说:“领袖不只是代表人民,而且的的确确是由人民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领袖,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甚至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这也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年华无情流逝,当年的“斗士”索尔仁尼琴也只能坐在轮椅上接见现任总统。“索老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了。”和索尔仁尼琴相识并长期保持联络的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这样说。 (摘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l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l974年,索尔仁尼琴被当局驱逐出境。苏联解体前夕,索尔仁尼琴获得平反,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8月3日晚因中风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结合文章内容,下面不能说明索尔仁尼琴是“顶着橡树的牛犊”的是(5分)( )
A.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的声誉崇高。 |
B.索尔仁尼琴在苏联大胆揭露统治者的专制与暴政,流亡西方受到优待,却又发表对西方不满的演讲。 |
C.索尔仁尼琴的文字和思想能够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进程。 |
D.索尔仁尼琴无情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并拒领总统颁发的勋章。 |
E.索尔仁尼琴形容自己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狂热地顶向“橡树”。
请简析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答:
你是如何理解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的含义?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国家、母亲及男权主义
不少90后女生在网上倡议,集体拒绝过三八妇女节而改为过三七女生节。尽管对这些小女生的倡议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我也并不持反对意见。孩子们有点想法很难得,而这种想法并不危害社会、伤害他人,所以我就觉得这未必就是一件什么坏事。但从道理上讲,我总以为她们还是有点短视。按现在的国际、国内界定,你现在是女生,但终有一天你会成为妇女的。联合国当初设立妇女节,旨在维护妇女合法权利,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你总不能今年十八,明年后年还是十八吧?
从感性认识上讲,我会认为这些女生的想法是合理的,符合她们这一代人的特点:自我意识很强。妇女有妇女的节日,但这节日并不属于如花似玉,正是豆蔻年华的小女生,所以要过完全属于自己的女生节。
在我看来,妇女节多多少少都有点政治的味道在里面。国际上的传统认知是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和地位,而在我国,则更强调“劳动妇女节”。这个界定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劳动人民要和那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官太太们区别开来。你地主富农和小资本家的女人,是不能过这个节日的。
正是因为这种政治的参与和导向,从而让妇女的界定将女性与母亲的角色进行了强行的剥离,所以以民间流传为纽带的母亲节,往往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窃以为不论是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也罢,还是提高妇女地位也罢,只要一个问题搞清楚了,那就是承认妇女的母性。这个问题搞明白了,搞清楚了自己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必然会出于本性而维护妇女的权益,尊重女性的社会地位。
西方社会和我们不同,西方社会更强调个体,过分强调独立性,所以你生出我来,我就是我了,而你还是你,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己。而历史上,我们国家最讲究认祖归宗。但作为一个男权社会,我以为认祖归宗其实很虚伪。所谓的认祖归宗并没有解决自己或者压根就没有正视自己是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所以所谓的认祖归宗,不过是强调和维护男权社会里,君臣父子的伦理,强调的是地位和权力问题,而不是根源问题。
我总认为我们这个民族很有一股子倔劲,所以到了现在,年年过三八,天天喊着妇女解放,但仍然不敢去正视根的问题。周洋在冬奥会上得了金牌发表获奖感言,这位朴实的姑娘就表示首先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就在众多网友为周洋的朴实和直率而兴奋的时候,来自两会官方的却着实让大家大吃一惊。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就忿忿不平地表示:这孩子德育不好,言外之意就是她没有被教育好。你得奖了,首先要感谢国家啊,怎么能先感谢自己的父母呢?心里一点没有国家。
我的道理很简单:没有他爸他妈,国家培养谁去?我就不信国家能有本事把丁俊晖培养成鲁迅,能把齐白石培养成姚明?这么说不是说我不爱国,我也不是说国家为培养周洋没有尽力没有花钱。爱国和爱母亲,没有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而且我就不信一个不爱她母亲的人会真的爱国?所以呢,感谢谁都没问题,谁先谁后更没问题,只要她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就好。你如果真的要排个顺序来,那么对不起,我还是周洋,我当然要先感谢我母亲。说白了,国家没有周洋可以,没有这周洋,还会有别的更多的更优秀的周洋。但是呢,倘若没有我母亲,连我都没有,哪还有我吃饱穿暖了在这里唧唧歪歪的机会?
(摘自2010-03-10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对“在我看来,妇女节多多少少都有点政治的味道在里面”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联合国当初设立妇女节,旨在维护妇女合法权利,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
B.妇女节并不属于如花似玉、正是豆蔻年华的小女生,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
C.在我国更强调“劳动妇女节”,这个界定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符。 |
D.妇女节让妇女的界定将女性与母亲的角色进行了强行的剥离。 |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少90后女生在网上倡议集体拒绝过三八妇女节,这种想法并不危害社会、伤害他人,所以是合理的。 |
B.地主富农和小资本家的女人,是不能过妇女节的,因为她们和劳动妇女的阶级地位不同。 |
C.在我国,所谓的认祖归宗,不过是强调和维护男权社会里地位和权力问题,而不是认祖归宗的根源问题。 |
D.周洋在冬奥会上得了金牌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首先要感谢自己的父母,这在社会各界看来是不够妥当的。 |
“我总认为我们这个民族很有一股子倔劲”中的“倔劲”如何理解?请据文意加以说明。(不超过20字)
作者对妇女节的看法如何?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谈阮籍之哭
谢宗玉
《晋书•阮籍传》是现存记录阮籍事迹最早的专著,其中记述了阮籍的两次大哭,分别如下:
其一: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其二: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兵家的女儿既有才华,又有美貌,但还没出嫁就死了。阮籍不认识她的父兄,却莫名其妙前往哭丧。《晋书》的作者房玄龄是这么评价的这件事的:“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可事实上,一个无论多坦荡真淳的人,也不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举动来吧?那么阮籍这种狷狂的举动,除了千年之后贾宝玉似的痴情外,还有别的喻意吗?
当然有。阮籍为什么要为兵家之女而哭?一是此女有才貌,二是此女未嫁而亡。可以说,这两条理由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兵家之女有才貌,但已作人妇;或者兵家未嫁而亡,而才貌平平,都不会吸引阮籍前去哭丧。阮籍明地里是哭兵家女,暗地里哭的却是他自己。兵家之女既有才又有貌,还没等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殁。而阮氏自己同样才德兼备,却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折,不就是明例吗?阮籍感同身受,自然会号淘大哭。这哭一是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二是也可以用这个事例来加强世人对自己“不拘礼法”的印象。
阮籍“穷途之哭”的喻意更为明显,千古以来,失意文人每每吟咏此句,常惆怅满怀、清泪满面。
但阮籍人生的真正悲剧在于: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到了司马昭假心假意,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逃过这一关。可是他错了,阮籍酒醒之时,见一批批使者站满了大厅,没有办法,他只好挥笔草就。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劝进书》写得“辞甚清壮”,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
这篇《劝进书》可以说是阮籍人生中最大的污点,阮籍高洁的心灵容不下自己的这个污点,写完此文几个月后,便郁郁而死。而他的意味深长的哭声却在历史的横梁上久久缭绕,千百年来都没断绝。 (节选自《阮籍三哭》,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阮籍为颇具才色、未嫁而亡的兵家之女失声痛哭,与千年之后贾宝玉对大观园女子的痴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B.在对阮籍为兵家女痛哭原因的分析上,本文作者和房玄龄的看法不尽相同,这反映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多面性,并无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 |
C.无可奈何之下连《劝进书》里的违心话都能说得文采斐然,让人敬服,这说明阮籍除了举世无双的才华,其心理也有潜在的两面性。 |
D.阮籍最后郁郁而死,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向严酷现实妥协之后的愤懑和不甘。 |
阮籍的两次“哭”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说阮籍意味深长的哭声“千百年来都没断绝”,为什么?请分条概括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