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下面两则史料译成现代汉语,与课文加以比较。
1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魏加封张郃居于特进的官位。特进,本为荣誉称号),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晋陈寿《三国志· 张郃传〉)
2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关中,戮谡以谢众。(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公孙瓒知袁绍已据冀州,遣弟公孙越来见绍,欲分其地。绍曰:“可请汝兄自来,吾有商议。”越辞归。行不到五十里,道旁闪出一彪军马,口称:“我乃董丞相家将也!”
乱箭射死公孙越。从人逃回见公孙瓒,报越已死。瓒大怒曰:“袁绍诱我起兵攻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报!”尽起本部兵,杀奔冀州来。
绍知瓒兵至,亦领军出。二军会于磐河之上:绍军于磐河桥东,瓒军于桥西。瓒立马桥上,大呼曰:“背义之徒,何敢卖我!”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瓒曰:“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于吾,与尔何干?”瓒曰:“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瓒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次日,瓒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马五千余匹,大半皆是白马。因公孙瓒曾与羌人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将军;羌人但见白马便走,因此白马极多。袁绍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公孙瓒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遣大将严纲为先锋。瓒自领中军,立马桥上,傍竖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从辰时擂鼓,直到巳时,绍军不进。麴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严纲鼓噪呐喊,直取麴义。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
却说袁绍先使探马看时,回报麴义斩将搴旗,追赶败兵;因此不作准备,与田丰引着帐下持戟军士数百人,弓箭手数十骑,乘马出观,呵呵大笑曰:“公孙瓒无能之辈!”正说之间,忽见赵云冲到面前。弓箭手急待射时,云连刺数人,众军皆走。后面瓒军团团围裹上来。田丰慌对绍曰:“主公且于空墙中躲避!”绍以兜鍪扑地,大呼曰:“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众军士齐心死战,赵云冲突不入,绍兵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赵云保公孙瓒杀透重围,回到界桥。绍驱兵大进,复赶过桥,落水死者,不计其数。
袁绍当先赶来,不到五里,只听得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三员大将,乃是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因在平原探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特来助战。当下三匹马,三般兵器,飞奔前来,直取袁绍。绍惊得魂飞天外,手中宝刀坠于马下,忙拨马而逃,众人死救过桥。公孙瓒亦收军归寨。玄德、关、张动问毕,瓒曰:“若非玄德远来救我,几乎狼狈。”教与赵云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却说袁绍输了一阵,坚守不出。两军相拒月余,有人来长安报知董卓。李儒对卓曰:
“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现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顺太师矣。”卓曰:“善。”次日便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赍诏前去。二人来至河北,绍出迎于百里之外,再拜奉诏。次日,二人至瓒营宣谕,瓒乃遣使致书于绍,互相讲和。二人自回京复命。瓒即日班师,又表荐刘玄德为平原相。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
“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回)
1.这一文段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阅读这一文段,试概括汉末时代社会特点。
2.这一文段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得”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写出下列句中“得”的意思。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3)未得与项羽相见( )
(4)吾得兄事之( )
(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
(10)此言得之( )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2)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 )
(3)求,无乃尔是过与( )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选自《李义山文集》,有删略)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其环两山之间谓:算是,算作 |
B.清声而便体便体:体态轻便 |
C.廓其有容廓:广阔的样子 |
D.膏吾车兮秣吾马膏:加油脂 |
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作者对“穷居而野处”山林生活赞赏和对趋炎附势、投机钻营小人嘲讽的一组是
A.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
B.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 |
C.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
D.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送友人归隐的序言。作者借李愿之口写了三种人: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以及“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从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三种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
B.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诗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
C.本文在写作艺术上很具有特色,融铺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兼有辞赋、骈体、散文之美。 |
D.文中韩愈的观点很明确,他并不是厌恶报负于当代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而是自己不能侥幸得到,于是安于命运过着贫寒生活。 |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噍呵:申斥。噍,通“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
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属:通“嘱”
C.常让他将 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 相:辅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绾称病不行 B.文帝且崩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吾攻赵旦暮且下
C.上赐之剑 D.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执其手而与之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 )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9.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免去了官职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⑦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⑧公子从车骑,虚左
⑨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⑨/⑦ | B.①③⑤/②⑨/④⑧/⑥/⑦ |
C.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 | D.①③⑤⑦/②/④⑧⑨/⑥/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l2题。
李 成
李成字成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日李营丘焉。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裣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选自《宣和画谱》,有删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十有一月耳
C.故出金帛以购成之画甚多,悉归而藏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成“寓兴于画”,“初非求售”的一项是
①所画山林、薮泽、……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
②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
③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
④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
⑤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
⑥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成本是唐朝皇族后代,家道中落,还能以儒家道德自守,文章写得不同凡响,磊落有大志,不屑于结交权贵,才纵情于诗酒和画画之中。
B.李成的山水画像唐诗人孟郊鸣唱于诗歌,像书法家张旭颠狂放纵飘逸于狂草。在当时凡称许山水画的人,都必定以李成为古今第一人。
C.李成以善画得名,当时的王公贵戚都想用高价购买他的画,但他却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个人身心自娱,不是用来赚钱谋利,所以全然不理会他们求购的恳请。
D.李成死后,他的画更加难得,所以摹仿他的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尽管这种欺骗世人的东西终为行家辨识出来,但也确实说明了人们对他画的爱慕和认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
译文:
(2)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
译文:
(3)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