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注: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为“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过桥”句写回归路上所见,“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联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隐居于黄州,没有入过仕途。苏轼谪居黄州时,大临从之游,并跟他学诗。
颈联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东马塍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
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
[唐]项斯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晴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西省永济县。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南宋·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①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释】①逋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     ②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
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请比较这首诗的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在写法上的异同。
题目中的“野泊”二字是怎样串起诗歌内容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②刘长卿(约726-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④栖迟:居留。
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诗经·王风·黍离 (东周某士大夫作)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①黍离:《毛诗序》认为“《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②黍:黍子,果实为小米。离离:繁茂。稷:高粱。③行迈:行走。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⑤穗:穗子。⑥噎:郁结而气逆不能呼吸。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写诗人看到眼前景,行走迟缓,心神不定。“靡靡”和“摇摇”两个叠音词把诗人步履迟缓、心神不定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译为“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寻找什么”;“此何人哉” 译为“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C.由《黍离》表达的对故国衰亡的悲情被称为“黍离之悲”,用来表达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离骚》、《书愤》就表达了“黍离之悲”。
D.《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中的“宗周”指西周王朝;“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中的“宗周”指西周都城镐京。

《诗经》篇章中的起兴句,有的只是“兴”,有的是“兴中有比”,请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A.①③④只是“兴”,②⑤“兴中有比”。
B.①③④⑤只是“兴”,②“兴中有比”
C.①④只是“兴”,②③⑤“兴中有比”。
D.①②④只是“兴”,③⑤“兴中有比”。

填空。
(1)从所选题材角度看,本诗是一首     诗。
(2)在章法结构上,本诗采用了     的形式。
(3)本诗和《氓》一样,都用到了“赋”的表现手法。《氓》中写氓开始追求女主人公,“          抱布贸丝。”女主人公登上垝垣,向复关遥望,“不见复关,         。”婚后氓变心,“          二三其德。”
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从写“彼稷之苗”开始,接着写 “彼稷之穗”,最终写“彼稷之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①
汪藻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②。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相拱③,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己酉:即公元1140年。这一年金兵南渡,占领建康(今南京),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宋政权岌岌可危。②旋:退兵。③拱:敛手,袖手旁观。
此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