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下列对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A.陆游的《镜湖女》,塑造了镜湖边船家女子勤劳、美丽、活泼可爱、乐观积极的形象。波平如镜的镜湖之上,粉面如花头顶荷叶的美丽女子,坐在小船上,忙碌着,风景如画。
B.整首诗运用浅显直白的语言,“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C.全诗描写的是绍兴如画般的风光。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运用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中间四句运用描写的手法。
D.尾联,劳累了一天的镜湖女儿回到家中又互相邀约第二天一起去看迎神赛会,表现出女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用了七个字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景物烘托,传达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说明分离时的依依不舍。
D.“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出发了,侧面烘托琵琶女弹技的高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柳宗元的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A.一二句写自己谪居柳州的悲凄心情。古人称仕途奔波为宦游,因而一般 “宦情”与“羁思”总联系在一起。“宦情”指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怨郁,“羁思”是远贬边鄙的寂寥孤凄。
B.三四句写景,是“春半如秋”的具体描写。“山城”指柳州,因南方气温高,二月遇雨,百花即已凋零,而榕树又正好脱叶,满庭飞舞,完全如同秋天。
C.秋天比春天更容易动人离思,对于“宦情羁思共凄凄”的远谪之人,其思愈苦,所以在这样的秋景之中,莺声虽美,但由于人心烦乱,所以听起来也觉得它“乱”了。
D.全诗将心境与物色打成一片。景物萧索,不仅因了伤心人别有怀抱、以我观物的缘故,同时反过来又更增其伤怀。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所写的这首诗反映了封建时代被压抑的正直有志之士的悲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A.两首诗都讲究动词的锤炼,“击”“翔”“涌”分别准确传神地形容雄鹰的矫健勇猛、游鱼的自如轻快、排浪的气势和力量。
B.诗歌巧妙选用“万山”“漫江”“排浪”“大海”等阔大的意象,表现辽阔壮观的情境,凸显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C.两首诗均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比喻,如“红遍”“碧透”“托住太阳”“摇曳着曙光”等,体现诗人浪漫主义的情怀。
D.诗歌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诗人的个人特色,但都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有志青年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社会理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遐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既然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屈原《湘夫人》选段)

A.本选段是描写湘君在就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
B.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
C.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
D.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个中所寄寓的情感被之后的万千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宗元就曾写过“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名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陆游六十二岁时写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的抚慰,可见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
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有些人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也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还原下面一首唐代律诗,加序号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①终古垂杨有暮鸦  ②紫泉宫殿锁烟霞  ③于今腐草无萤火
④欲取芜城作帝家  ⑤锦帆应是到天涯  ⑥玉玺不缘归日角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④⑥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②③①⑥⑤
来源:2011届贵州省五校第五次联考试题第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阁夜》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
B.诗歌颔联境界浑厚,言外有深意:悲壮的鼓角声是军队提振士气的表现,星河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C.诗歌颈联写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作者感伤时世、忧国忧民。
D.诗歌尾联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的自我慰藉之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