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学常识填空。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月:““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上文提及的“柳七”和“柳郎中” 都是指宋代著名诗人,“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其词作《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
老舍原名叫         。他在《想北平》中提到的陶然亭与醉翁亭、爱晚亭、湖心亭齐名,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亭名取自         的“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陶然”二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10分
21.诗歌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中国诗歌的另一个源头是__________。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元明清三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盛起来,而诗文的成就已不能和唐宋相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巧妙地用了        计和        计,令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董卓最终被诛。(填空,每空1分,共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金在《家》中,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丫环          和《红楼梦》中的鸳鸯一样,纯洁勇敢,不屈于主子的淫威,选择以死来抗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谜语正是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字魅力的集中体现。请根据下面示例完成题目。
示例:(1)草上飞。(打一字)——“早”
(2)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一见如故”
题目:(1)青一块,紫一块。(打一字)——(       )
(2)有点骄傲。(打一节气)——(        )
(3)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               )
(4)匈奴困苏武。(打一古代剧作家名)——(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包含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丰富体验。例如,“旦”,甲骨文写作 “”。《说文》解释说“旦,明也”,意为早晨日出。后引申为早晨,成语 甲 中的“旦”即为此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旦”是“明亮”之意,复旦大学取此意来命名。旦则光明可见,古人对天明誓,表示光明磊落、诚实可信,例如,“ 乙 ,不思其反。”古人还用“旦”来表示时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1912年1月1日,民国采用公元纪年,才有了现代的元旦——公历1月1日。
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是       和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旦”的含义与甲处成语中“旦”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蒲苇一时纫,便作夕间。
B.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C.一不能有,输来其间。
D.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

下列与选段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B.《说文》是《说文解字》的简称,由东汉的许慎编著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C.古人归纳出的六种汉字构成方式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朔日,与朔日相对的月末称晦日,而每月十五则称望日。

下列诗句中,与古代“元旦”无关的诗句是

A.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C.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  ①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也许有人喜欢这种“  ②  ”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之后,才能显着(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所谓“ ③ ”,就是这种境界。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fǔ)笥豪放 B.(quán)释波壮阔
C.辞(zǎo)出题外 D.枝(wàn)旁博引

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况且整洁 B.固然而且整洁
C.虽然而且整齐 D.固然况且整齐

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B.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C.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D.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随着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近视已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不论徐志摩先生身后毁誉如何,他岿(kuī)然独存的天才却不容人们轻易否认,他诗文中那种充沛横溢的激情永远使你感到鼓舞。有人把他的作品比做吃鸭梨般甜脆,我觉得是很确切的。②这寥(liáo)寂的文坛,已好久不再见到这样的文章了。直到读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才感受到他真是一位不可 甲 (逼视/直视)的天才,他那奔放淋漓的小品文诚使人读了忘倦;而北方俗话所说的又“帅”又“干脆”处,在钱先生文章里更是屡见不鲜(xiǎn)。③而钱先生的浑灏沉雄、精光灵气则直欲驾辛幼安而上。尤其是那旁证博引睥(pì)睨无人的襟度,更与稼轩的左右逢源处拟迹比肩, 乙 (同工异曲/不谋而合)。④这固然应归功于才气,却更关乎作者的学养。有这样的天才与 丙 (学力/学历),在文坛上扩充领域,当然是无往而不胜了。
(取材于吴小如《读钱钟书<人·兽·鬼>》,有改动)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岿(kuī)然毁誉
B.(liáo)寂横溢
C.屡见不(xiǎn)旁证博引
D.(pì)睨左右逢源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逼视同工异曲学力 B.直视同工异曲学历
C.逼视不谋而合学历 D.直视不谋而合学力

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摘出的,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一处是
如果用古代词人来比喻,徐志摩的飘逸活泼处不亚于东坡。

A.① B.② C.③ D.④

对文中涉及到的四位作家,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再别康桥》就是具有格律美的好诗。
B.钱钟书,现代著名学者,他在《谈中国诗》一文中,站在中外比较的立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中国诗的特点。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豪,其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起句豪迈奔放、气势不凡,体现了豪放之风。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书愤》抒发了意欲报国而不得的愤慨,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巧妙地用了        计和        计,令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董卓最终被诛。(填空,每空1分,共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
1.(1) 是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  (2) ”。代表作有  (3)   (4)   
  (5)  和小说《沉船》。
2.《清兵卫和葫芦》的作者是  (6) (国别)的 (7) (姓名),他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他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 (8)  ”。与他同时代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伯尔,是 (9) (国家)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这次选入课本的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10)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吃食、玩具。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B.焦大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他仗着先时的功劳情分,对宁国府上下各人皆不看在眼里,恣意妄为。一日,因被派送宝玉回家,又喝了酒,于是越发地无法无天起来,对贾政等人破口大骂,后被人捆起来,土和马粪灌了满满一嘴。
C.为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凤姐来宁府理事。荣宁二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但凤姐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治理得井井有条。凤姐事后总结出宁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十分切中宁府时弊。
D.贾政视察并赐题大观园的各处匾额。宝玉随众人同行,并大显才情,深得众人赞许。活动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的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气急之下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宝玉急忙把藏在里面的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选段中黛玉的话是在奚落谁?请简述“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一情节始末。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第8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
①《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契诃夫成功塑造了一个顽固守旧、害怕变革的主人公   __________
      ___   ,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
③ 钱钟书,字默存,其长篇讽刺小说代表作    ___       ,才华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
④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  _______ 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题
①《红楼梦》“木石前盟”之说,在第一回已有交待,请问,“木”暗示的是         (人名),“石”是         (人名)。请说说他们之前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