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语言综合运用。
百年来,孔子或被美化为神,或被丑化为鬼,塑造了中华民族心灵的孔子却也遭受着最为巨大的误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萦绕在孔子身上的一些迷雾被廓清,孔子回归到正常的人的地位上。结合《先秦诸子选读》,刻画你心中的孔子。
要求:①以描写为主,杂以抒情、议论。
②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③内容要联系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④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⑤不少于200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次专访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自己的爱好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使人更有     ,更有     ,更有真气,更有       ,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引经据典,准确而从容,与某些味同嚼蜡的党八股大异其趣。

A.底气 正气 静气 B.底气 静气 正气
C.静气 底气 正气 D.静气 正气 底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固知死生为虚诞
(3)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4)鱼虾而友麋鹿
(5)西望夏口,望武昌       (6)顺流而
(7)死生亦矣               (8)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9)有泉出                 (10)常在于险远
(11)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12)则其又加少也
(13)火尚足以也            (14)则其好游者不能
(15)后世之谬其 而莫能名者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A.(1)(7)(10)/(2)(4)/(3)/(5)(9)/(6)(8)(16)/(11)(13)(14)/(12)(15)
B.(1)(7)(10)/(2)(3)(4)/(5)(9)/(6)(8)(16)/(11)(13)(14)/(12)(15)
C.(1)(7)(10)/(2)(3)/(4)/(5)(6)(9)/(8)(16)/(11)(13)(14)/(12)(15)
D.(1)(7)(10)/(2)(4)/(3)(5)(6)(9)/(8)(16)/(11)(13)(14)/(12)(1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      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界限窜改纵然 B.界线篡改纵然
C.界限篡改 固然 D.界线窜改固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伏惟圣朝孝治天下②日削月割,趋于亡
B.①臣以神遇而不目视②舟遥遥轻扬
C.①臣险衅,夙遭闵凶②是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①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②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词语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行李之往来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樊将军以穷苦来归丹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D.诸郎中执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中加点“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及其所既倦
B.不知老将至
C.而吾与子所共适
D.夫人相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盘盘焉,囷囷②.缦立远视,而望幸
B.①批大郤,道大窾, 其固然②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朝歌夜弦,秦宫人②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D.①多九土之城郭②其势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加线词有关活用现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化:于楚白衣冠 以送之以身避沛公
B.使动:臣之使使以大王范增数项王
C.意动:吾得事之越国以远沛公百余骑
D.无活用:尽失其大礼不小让我至军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乱整:改变以己之:私利不自先入关:料想
B.八创:遭受避重轻:靠近计不知所出耳:只是
C.不胜枚:尽见之耻:陵墓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D.信手拈来:随意日尽矣:将要幸来告良:所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

A.夫夷近,则游者众 B.犹不能不之兴怀
C.余与四人拥火 D.何解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谁得而族灭也”一句中“族”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
D.庖月更刀,折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   ,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竟相攀比 ④  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十三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蹿(cuàn)红奢(mǐ)宁剩(wù)缺一饱之需
B.蹿(cuàn)红奢(mǐ)宁剩(wú)缺八珍九鼎
C.蹿(cuān)红奢(mí)宁剩(wú)缺厉行节约
D.蹿(cuān)红奢(mí)宁剩(wù)缺积腋成裘

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日前②自愿③一直④追逐 B.①近期②志愿③一直④追求
C.①近期②自愿③一贯④追求 D.①日前②志愿③一贯④追逐

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 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书中阐述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______,反映了作者浮躁的心态.
③(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④黑夜,      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A.毅然紊乱自负静寂 B.欣然凌乱自负沉默
C.毅然凌乱自满静寂 D.欣然紊乱自满沉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距院东五里
B.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可再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关联词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