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声呜呜然/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次专访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自己的爱好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使人更有 ,更有 ,更有真气,更有 ,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引经据典,准确而从容,与某些味同嚼蜡的党八股大异其趣。
A.底气 正气 静气 | B.底气 静气 正气 |
C.静气 底气 正气 | D.静气 正气 底气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侣鱼虾而友麋鹿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顺流而东也
(7)死生亦大矣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9)有泉侧出 (10)常在于险远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2)则其至又加少也
(13)火尚足以明也 (1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5)后世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1)(7)(10)/(2)(4)/(3)/(5)(9)/(6)(8)(16)/(11)(13)(14)/(12)(15) |
B.(1)(7)(10)/(2)(3)(4)/(5)(9)/(6)(8)(16)/(11)(13)(14)/(12)(15) |
C.(1)(7)(10)/(2)(3)/(4)/(5)(6)(9)/(8)(16)/(11)(13)(14)/(12)(15) |
D.(1)(7)(10)/(2)(4)/(3)(5)(6)(9)/(8)(16)/(11)(13)(14)/(12)(15) |
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 |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B.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②舟遥遥以轻扬 |
C.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D.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C.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引以为流觞曲水 |
C.挟飞仙以遨游 |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
B.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
C.使工以药淬之使使以闻大王 |
D.乃欲以生劫之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 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界限窜改纵然 | B.界线篡改纵然 |
C.界限篡改 固然 | D.界线窜改固然 |
下列选项中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凌万顷之茫然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B.①批大郤,道大窾,因 其固然②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C.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②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
D.①多于九土之城郭②其势弱于秦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词语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行李之往来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B.樊将军以穷苦来归丹 |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D.诸郎中执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