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退隐之后寄身山寺时。②洊(jin)亭:在钟山西麓,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③款段:马行迟缓貌,这里指作者所骑的毛驴。④褰素幔:撩起白色的帷帐。
请赏析“穿云入坞寻游伴”一句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片写自己孤身栖居山寺所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 龚自珍[注]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龚自珍自幼博通多才,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脑活动绘图”计划将历时10年,耗资约30亿美元,其目的旨在探索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为脑活动绘制全图。
B.个人住房信息查询是否规范,关系着备受关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加快适应,社会信任度能否得以提升。
C.成功后,她并没有到处诉说这段苦难,而是感谢它使她的人生变得丰厚:是乐观还是悲观地对待苦难,体现了人的境界和品位。
D.布多昂表示庞巴迪公司是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见证者,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交通设备的制造、研发和管理等方面深化与中方合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抗震救灾仍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发放和调运帐篷、棉被、食品、药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B.由于最近爆发H7N9型禽流感疫情,我国华东、华中地区肉鸡、鸡蛋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家禽市场停止营业,许多禽蛋生产企业倒闭。
C.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发现,收入分配改革已到攻坚阶段,亟待破解垄断带来分配不公和腐败产生灰色收入两大顽疾。
D.“妈妈之家”是一个公益组织,以旨在为失独家庭争取有关养老、医疗服务政策和提供心理援助为目的,将为更多失独家庭送去关爱与慰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壁画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等图案装饰。墓室壁画的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它几乎不存在更多的装饰意义,对它的研究和学习,主要是针对它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墓室壁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先秦两汉的灵魂观念、道家思想、神仙崇拜、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系统的丧葬观念和壁画图式系统。墓室壁画的出现要晚于地表建筑壁画,其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宫殿或庙堂壁画的影响。墓室壁画初始于战国时期,汉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善,有明显的走向脉络。
汉代的墓葬壁画,大致分为西汉前期的初始阶段、西汉中后期的成熟阶段以及东汉时期的丰富阶段。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山峦、云气、植物的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西汉中后期的墓室壁画逐步成熟、定型,以表现仙界天堂、历史故事等内容为主。其技法是在涂有白粉的墓砖上先用墨线勾画轮廓,再用朱、紫、绿、黄、黑、赭石等颜色设色,然后勾勒局部形象。河南烧沟61号西汉墓的壁画很有代表性,采用壁画、透雕、彩绘等多种手法。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进一步丰富并延续发展,壁画内容及题材更加广阔。洛阳地区依然是这个时期墓室壁画的创作中心,墓室壁画的绘画水平都远高于其他地区,代表着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
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集中于陕西省,西安是唐朝多代皇室贵族墓葬集中地。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墓室壁画是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所绘人物神态安详,生动传神,艺术水准较高,绘者有可能是专为皇室服务的专职画家。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 《狩猎图》构图别致,场景显赫。壁画中城墙、阙门的画法已初步具备了掌握透视的能力,运用十几种颜色浓重设色,画面色泽鲜明。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的“院体画”与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讲求笔墨情趣,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缔造的“文人画”分庭抗礼,基本形成了中国画坛两条不同风格的卷轴画道路。这一时期比较重视卷轴画,不重视壁画。东北地区的墓中就发现有卷轴画随葬的。从总体风格上,此时的墓室壁画看重写实,用线比较粗糙,制作不精。
元代的墓室壁画随时代画风的变化而变化,花鸟山水以水墨画的技法被引入墓室中,成了元墓壁画最具有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淡野逸的审美品格。蒙古贵族墓一方面吸收汉地壁画的题材内容,同时又描绘骑从狩猎等塞外风俗民情。山西金墓中还常见用散乐杂剧砖雕作为装饰,与壁画杂剧表演画面具有相同的用意,反映了元杂剧在民间的流行程度。
明清两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壁画墓的数量急剧减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段虽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继承,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在壁画中也得到相应的反映,但画手主要是地方民间工匠,壁画图像和表现手法偏离时代艺术的主流,壁画的艺术水平也大不如前。题材内容的民俗化和艺术表现的民间化倾向明显,“艺术在民间”则做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词。
关于“墓室壁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墓室壁画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主要内容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根本目的是对亡者的纪念或期望。
B.墓室壁画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是人们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其图案内容不存在任何装饰意义和价值。
C.墓室壁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先秦两汉的灵魂观念、神仙崇拜等丧葬观念影响,形成了壁画图式系统。
D.墓室壁画的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均受到某些地表建筑壁画的影响,题材内容不断变化,发展方向明显。

下列表达不属于墓室壁画技法的一项是(  )

A.在形象的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在处理山峦、云气、植物时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在涂有白粉的砖上先用墨线勾画轮廓,再用多种颜色设色,然后勾勒局部形象,综合运用壁画、透雕、彩绘等手法。
C.将初步掌握的透视能力的画法运用到描绘城墙、阙门上,运用色彩丰富的颜色浓重设色,使画面色泽鲜明。
D.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鸟山水,作画时运用水墨画技法,重视形神兼备,在审美品格上呈现简淡野逸的特点。

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得到丰富并延续发展,洛阳地区一直是创作中心,绘画水平代表着此时期的主流风格。
B.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云集于西安一带,专职画家所描绘的场景壮观、人物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C.宋代的墓室壁画总体风格以写实为主,线条不够细腻,制作不够精良,这是由当时的社会不重视壁画造成的。
D.明清墓室壁画虽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但画手、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明显倾向民间,最终消失在民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某些“雷人”抗日剧虽然有可能提高收视率,但若靠调侃甚至是恶搞进行创作,无疑背离了电视剧引领人们的精神境界健康发展的初衷。
B.很多人违反了交通法,不但不以为耻,还振振有词地向交警叫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
C.防范舌尖上的腐败,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启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让腐败失去生存的空间。
D.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作为民族伤痛见证的“万人坑”在喧嚣的商业利益下消失,无疑会激起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产生强烈的反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
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
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 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
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来源: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22练习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著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痼疾,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劝世”、“醒世”、“忧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③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
请概括出①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共同点。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两段中曾子和孟子对“仁"的看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下面的文字改写成一个陈述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3分)
这榕树,这故乡的榕树,这迎着江风的榕树,这晕染出一片苍翠的榕树,千百年来,是在等待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老 树
[金]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注】 ①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

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万夫雄打虎传
泾川有万姓字夫雄者,少负膂力,以拳勇称,初亦未尝事猎也。一日,与夙所莫逆尔汝昆季范姓友,早行深山中。忽林莽出巨虎,范以去。范号曰:“万夫雄救我!救我!”万亦茫然不知所措,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经里许,震天一呼,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因挺击虎,中其项。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竟不能举。万乘势一再击之,虎毙矣。母虎暨虎子相寻至。万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又奋鼓生平之勇,纵送格扑,而二虎复相继而毙于其手。
嗟乎!万夫雄一乡野鄙人耳,素不识《诗》《书》为何物,亦不识交道为何事,而仓卒间不忍异姓兄弟之意,卒毙三虎以救其友,其义岂不甚伟?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余尝见世之聚首而处者,交同手足之亲,谊比金石之固,设有缓急,即蜂虿微毒,不致贻祸杀人,当其纷纷未定之时,虽夙昔周旋,密迩徒辈,靡不潜迹匿形,鸟飞云散,悄然而不一顾焉。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
或云:“一人而毙三虎,颇似不经,殆属乌有子虚之谈。”嗯!诚有之矣!家九宣从泾川来,为余述其事最奇。亦曾亲见其人,短小精悍。与之语,意气慷慨,须眉状貌,殊磊砢【注】不凡,飞扬跋扈,犹可想望其打虎时英风至今飒飒云。盖义愤所激,至勇生焉;即后亦不自知其何以至此也。从古忠孝节义,蹈水赴火,为人之所不能为,并为人之所不敢为,往往以蚩愚诚朴而得之。万夫雄有焉。
南村野史曰,余友苍略氏,闻其事而异之,太息曰:“士亦视所托身为贵耳!得交万夫雄,其人虽陷入虎口,猛虎不能害也。甚矣,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选自《虞初新志》,有改动)
【注】 磊砢:形容仪态豪放洒脱。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初亦未尝事猎也       田:耕作
B.忽林莽出巨虎,范以去搏:捕捉
C.万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度:估计
D.仓卒间不忍异姓兄弟之意负:辜负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万夫雄“义愤所激,至勇生焉”的一组是(3分)(  )
①少负膂力,以拳勇称 ②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 ③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竟不能举 ④卒毙三虎以救其友 ⑤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 ⑥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④⑤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朋友身陷虎口的危急情况,万夫雄一时也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勇敢地冲上前去,连毙三虎,使朋友虎口脱身。
B.作者对万夫雄救朋友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世人对手足之情、金石之谊的珍惜,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能急朋友之难的人。
C.作者讲到家九宣曾向他描述过万夫雄打虎的事迹,同时家九宣还与万夫雄有过直接接触,这有助于证实万夫雄打虎事迹的真实性。
D.从古到今,忠孝节义之人,赴汤蹈火,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常常因为愚拙朴实而能达成,万夫雄就有这样的秉性。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18练习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名实篇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颉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注 ①童竖:童仆。②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③燕:通“宴”,宴席。④触涂:处处。⑤迒(hánɡ):(野兽的)脚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察之未耳     熟:熟练
B.日欢谐竟:整,从头到尾
C.迁为泗州别驾及:等到
D.岂不哉弘:伟大

下列句子,全都是“求虚名”做法的一组是                         (  )
①伯石让卿,王莽辞政 ②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 ③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④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⑤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⑥四海悠悠,皆慕名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
B.东莱王韩晋明怀疑某一士族徒有虚名,于是设宴叙谈,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C.人一旦有了虚假的行为,后面没办法处处相继周全时,那么原先的功绩也就会随之而毁。
D.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人的原因是,一方面可劝勉世人立名,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实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译文:                                                                
(2)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译文:                                                                
参考译文
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行技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却想在世上流传美好的名声,就好比容貌很丑却要求镜子里现出美丽的影子。
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于作伪就还不如拙笨而诚实,(否则)接着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伤身过度,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可他曾在茅屋之中,还用巴豆涂脸,(有意)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在服丧期间的居所饮食都在伪装。因为一件伪装的事情毁掉了百件真实的事情,这就是贪求虚名的欲望无休止的缘故。
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着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访问。东莱王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作品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叙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仓促间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先前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所估量的那样。”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思念。”民众对他称赞,不绝于口。等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
有人问道:“(一个人的)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毫无意义,)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可是圣人为何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我回答说:“这是为了劝勉,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所以圣人希望那些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都能在世上不断涌现,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表达出努力向善的意愿罢了。”

来源:2014届福建高考语文二轮限时综合小练02练习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 ①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②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砲:此处泛指兵器。③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④饫饱歌乎:饱足后歌啸。⑤歌以发我:歌啸以引发我的兴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诸暨兵特甚      被:遭遇,遭受
B.自古极之时治:治理,管理
C.至今郡县屡之辟:征召,征辟
D.环左右艺:种植,栽种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战,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
B.张仁杰在易代之后,无意出来做官,只是写诗作文,自得其乐,作者有心与之唱和来歌颂太平之世。
C.作者认为世事可以以小喻大,一人一室的兴废盛衰,亦可见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逸,而古往今来世之大治,都得益于帝王贤臣拨乱反正之功。
D.本文寄寓了作者渴求战后朝廷清除荒秽、政治清明、生民安居自足的良好愿望,文中歌颂“成周盛时”景象,其实是对本朝的不良政治风气提出的委婉批评。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丝sāo栏shǔn伛偻 gōu lóu如大笔chuán
B.窃piáo戏 xuè踯躅 chí chú所向披
C.易bì旗yì逦迤lǐ yǐ重敌军chuāng
D.然huō妃pín锱铢zī zhū呱而泣gu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