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请找出下面四个话语情境的表述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写道: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爱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情境二 某电视节目这样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情境三 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情境四 某律师在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中说: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情境一】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二】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三】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四】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湎机率蒸气机得陇望蜀 B.猩红起迄发帖子为人处世
C.九州蛰伏打圆场拾人牙慧 D.登录蜚声打哑谜行迹可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内/一而散益/纵横子/波诡云
B.邪/开天地商/余勇可跷/独辟
C.泄/崭头角勾/长歌哭脊/心泣血
D.劣/咄怪事事/卷浩繁品/义愤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默写。
(1)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
(2)                   ,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婵娟自鸣得意学福五车扑溯迷离
B.绵密点铁成金陈词滥调不即不离
C.干躁聊以慰籍毕恭毕敬卧薪尝胆
D.撩拨回长荡气感恩戴德如翚撕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fàn)     (yùn)帖   吞声(yàn)气    (shuò)见不鲜
B(sháo)远   寒(zhēn)  得鱼忘(quán)   秋风袅袅(niǎo)
C点(zhuì)   房(lǐn)   砖石(màn)地    直栏横(kǎn)
D(jié)问    (ài)道    模(léng)两可   (qì)今为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勃《滕王阁序》用                                 ,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3) ______________,行比一乡,德合一君,_____________,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伟大的政治家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却说:“要改变整个世界太难,只要先想好改变自己不错了。”
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托尔斯泰却说:“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变自己。”
请以“活着在于改变世界”或“活着在于改变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说明道理,也可以发表评论,阐述观点。
要求:①文题对应 ②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陈敬刚
一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该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是指该国在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全部法律的成果的总称。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传统社会法律设施为主的器物层面的法律文化,以古代法律规范、法律技术为主的制度层面的法律文化以及以传统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为主的心理或意识层面的法律文化。其中,心理或意识层面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传统社会业已形成并在后世得以传承延续有关法和法律现象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深刻反映出该民族国家传统法律的内在精神及独特的价值观念。
在法制现代化理论中,根据法治生成的基础与来源的不同,世界各国的现代法治可以被归为两类:“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在“内生型”法治国家中,其现代法治系由本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自然孕育、演化而来,两者之间的继承、传续关系十分明显,在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上相互契合、几无差异。相反,在“外生型”的法治国家,由于其现代法治的生成并非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移植、消化吸收他国法律制度才得以确立的,因此,作为一种外来的制度文化,其现代法治与本国固有的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两种异质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将直接影响其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甚至构成其法制现代化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一个“外生型”法治国家,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这两种异质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我国近现代法制起步于清末修律,主要方式是通过移植他国“先进”的制度文化来改造、重塑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以适应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即所谓“折中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沈家本语)。尽管如此,应当看到,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华法系的解体,本土生成的传统法律文化虽然在制度层面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法观念、法意识作为某种“活”的法律文化积淀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法律思维与行为选择。我国现代法治在规范社会生活、构建法律秩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难以从“纸面上”落实到社会成员的“行动中”,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理性反思百余年来法制现代化进程在目标、路径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有效对接。
(节选自陈敬刚《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下列关于“传统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社会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淀的全部法律的成果的总称。
B.传统法律文化包括以传统社会法律设施为主的器物层面、古代法律规范法律技术为主的制度层面、传统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为主的心理或意识层面的法律文化。
C.传统法律文化深刻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法律的内在精神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其法治建设发展进程,是其法制现代化的关键。
D.传统法律文化在制度层面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传统社会形成并在后世得以传承延续有关法和法律现象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法制现代化理论中,根据法治生成的基础与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世界各国的现代法治归纳为“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类。
B.“内生型”法治国家,现代法治由本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自然演化而来,与本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承传关系明显,几乎没有差异。
C.“外生型”的法治国家,现代法治的生成不仅是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且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他国法律制度才得以确立的。
D.从清末修律开始我国即走上了一个“外生型”法治国家之路,以期通过移植他国“先进”制度文化,改造和重塑中国现行法律体系。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生型”法治国家,由于现代法治的生成是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所以在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上和传统法律文化能够相互契合。
B.“外生型”法治国家,现代法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移植、消化吸收他国法律制度确立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与张力。
C.传统法律文化虽然在制度层面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法观念、法意识影响着现代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思维与行为选择。
D.由于我国现代法治在规范社会生活、构建法律秩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我们必须继续借鉴西方的“先进”的制度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书”或“没地方借书”。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仿写句子,注意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悅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愉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屠呦呦发表诺奖获奖感言中的一段话在微博上流行起来,这段话这样说道:“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注意书写规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老 (jiàn )生种(miù)棘手嘻哈沸反盈天
B.围(fèn)杜(zhuàn)劲弩驽马穿流不息
C.草 (kě)璨(cuǐ)谪居锋镝自名得意
D.号(zhào)然(sǒng)聒燥嬉闹在所不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充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表现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性格品质。(李白《蜀道难》)
(2)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日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荀子《劝学》)
(3)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                   ,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5)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6)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7)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                  ,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后(cí)米(sù)以读者(xiǎng)
B.繁(wú)石(zhàn)浅尝止(zhé)
C.目(zì)狗(zhì)大放词(quē)
D.咒(zǔ)刀(cǔ) 汹涌湃(pén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