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英方高规格接待,访问成果卓然,中英领导人全方位互动获赞“大国外交收放自如”。回顾世界近代历史,英国在17世纪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19世纪它已傲视全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钱乘旦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形成的“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表明英国已经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革命中推动交通运输工具革新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通过什么机构对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指什么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傲视全球的主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查理的断首”发生在英国的哪个重大事件中?最终通过什么文件确立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在法国导致“革命的烈焰”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拿破仑创造的奇迹”有很多,他本人认为他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在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日益腐朽的形势下,出现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揭露、批判旧制度的腐败现象,他们的学说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并贯彻革命的始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8 世纪后期体现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法律文件有哪些?(举两例)
材料二 (在叛乱各州)“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民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2)材料二中的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材料三中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3)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其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摘自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伏尔泰战胜的“敌人”是什么?谈谈“响当当的一仗”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是哪一场思想革命?唤醒国家及人民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3)“响当当的一仗”和“中国的文艺复兴”有何共同之处?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一般来说,文明的交往方式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作为主旋律的和平交往活动为这部乐章奠定了永恒的基调。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根据材料一列举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古代除了暴力冲撞外,也有和平交流的方式,请依据材料一举一例。(2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文明交流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4)你认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举;评论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员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人民宪章》
材料二: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兴起一百多年来发展特点的概括。
(1)材料一是哪一次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工人阶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及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为宣扬这次革命运动的精神,鼓舞世界无产阶级斗争而创作的歌曲是什么?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成为哪一运动后期的主流思想?这一理论由“理想到现实”在中国又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5)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
读史有感
请结合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专制统治,外敌入侵,面临着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封建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崛起的?
(2)这次改革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4)19世纪60年代还有哪个国家进行了改革,改革者是谁?
(5)这两次改革使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工业化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
——(美国)杰弗里·本特利、赫伯特·去齐格勒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化时期,主要国家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请回答:
(1)现代工业文明是从哪个国家开始向外传播的?根据材料一,说说工业化传播的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发明的广泛应用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图二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一和图二的关系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以上问题的分析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有人这样说过: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位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陆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靳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辞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1)题干中所说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说法你认为分别指的是什么?
(2)仔细阅读材料一和图片,你认为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哪些内涵?
(3)材料二中的“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什么人?从材料二中看出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4)请指出材料三中的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并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的话。
(5)联系一下哥伦布航行的目的,设想一下当地居民将来的命运。
(6)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改革分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4)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雕像指的是谁?他为实现雅典的全盛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2)图二人物是谁?在他建立帝国之前,罗马共和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的?
(3)罗马帝国繁荣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与社会结合的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科学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中国的的863计划都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尤里卡计划,太空合作行动,国际原子能机构更是国际间的合作。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说明:图1伦敦警察手持火把在大雾中指挥交通,图2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后垂死挣扎的海鸟,图3 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图4核电站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变为鬼城。
请回答:
(1)工业革命中创制改良蒸汽机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分析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内燃机车和飞机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