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发展民用工业 |
C.筹建新式陆海军 |
D.派遣留学生 |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 |
B.中国人民不再反抗外来侵略 |
C.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一家外国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
B.洋务运动中 |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D.甲午中日战争后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标志是( )
A.胜利油田建成 |
B.大庆油田建成 |
C.计算机工业从无到有 |
D.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
B.农民个体劳动所有制 |
C.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提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A.改革开放和提出“一国两制” |
B.改革开放和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
C.粉碎“四人帮”和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 |
D.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