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共6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某次战争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火药桶”指哪个地方?这粒火星指哪一事件?
(2)这一事件引发了哪次战争?此战的性质?
(3)战争给世界各国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我们以启示,请说一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8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看出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20世纪初争夺的目标是什么?由此最终演变成什么结果?
(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有什么警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这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场浩劫和灾难,值得后人深思!其中,有一场战役更是被称为“绞肉机”,用以形容战争之残酷。这场战役是( )
A.萨拉托加战役 | B.约克镇战役 |
C.偷袭珍珠港 | D.凡尔登战役 |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 D.波士顿倾茶事件 |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 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 B.德国和俄国 | C.英国和奥匈帝国 | D.英国和俄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
A.俄德矛盾 | B.法德矛盾 | C.法意矛盾 | D.英德矛盾 |
小明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争相使用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有“绞肉机”之称的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马恩河战役。”小明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战期间,开始时参加三国同盟,而在大战爆发后见风使舵加入到协约国作战的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意大利 | D.德国 |
下列表格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内容。下面表格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5 |
4 |
1 |
2 |
A.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B. 欧洲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德国
C. 德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最大对手是英国
D.“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读史有感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
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来自一战的报道
请回答:
上述场景反映的是哪次战役?
(2)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3)大战爆发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其中哪个国家在大战爆发后参加到对方作战?
(4)战争是残酷的,带来巨大的灾难,对此你有何感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3)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
(4)掀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
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南北战争 |
B.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C.法国大革命 |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夕英法德美力量对比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9世纪中期工业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1913年工业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1913年殖民地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二 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生产中的变化
国别 年份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1870年 |
23% |
13% |
32% |
10% |
1913年 |
38% |
16% |
14% |
6% |
材料三 如图
|
有人这样形容一战的导火线:“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这把枪出现的地点是在
A.巴士底狱 | B.萨拉热窝 | C.来克星顿 | D.萨拉托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