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以多败少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他是怎么做的?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
(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3)其中发生在E的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它就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各2分,共6分)
A. ;B. ;C.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o
材料一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
(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