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3)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他是怎么做的?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读图后,回答问题:(共11分)(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后来被记载到哪一本书中?(2)请任意列举出他的三项主张。
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二:旧贵族由于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杀害。他虽然遭到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变法是在哪一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次变法对于秦国有什么意义?(3)变法之后,何种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名将赵奢,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儿子,学透兵法,讨论起战事来连赵奢也难不倒他,在赵国很有名气。后来,他替代了老将廉颇去与秦军作战,在战争中,他只知道根据书上所说的去做,而没有任何的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四十多万赵军也被秦军坑杀。材料(二):公元前207年,一位将军率领楚军在巨鹿与秦军决战,当时秦军有30多万,而楚军只有几万人,但楚军在渡过了漳河以后,领兵大帅命令兵士砸破了锅,凿沉了船只,以此激励将士们。之后的楚军军威大振,一鼓作气,冲向秦军。这场战役史称“巨鹿之战”。(1)材料(一)中所说的“一个特别聪明的儿子”是哪位历史人物?根据此演变成的成语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造成“四十多万赵军也被秦军坑杀”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将军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在这场战役中,楚军砸破了锅,凿沉了船只,以此激励将士,由此留下的一个成语叫什么?这场战役的结果如何?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夏王自比于太阳,可以永世长存,百姓却咒骂他,愿意和他一起去死。材料二:商王施用“炮烙之刑”,残酷镇压人民。材料三:周王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然以烽火戏诸侯。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中的“夏王”“商王”“周王”分别指谁?他们共同的统治特征是什么?(2)公元前1046年,一场大战决定了商朝的灭亡,在战场上,奴隶们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周军的统帅是谁?这场大战的名称是什么?(3)烽火戏诸侯后不久,西周灭亡,东周于公元前770年建立,建立者是哪一位君主?定都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经济方面,把土地收归公有,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是谁实施的? ⑵本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⑶本次改革主要是效仿中国什么时期的政治制度?⑷本次改革的成功,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什么启示?(请回答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