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们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 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 |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
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这位教育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2004年4月,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A.孔子 | B.李冰 | C.屈原 | D.大禹 |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它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这种方法的总结者是
A.扁鹊 | B.黄帝 | C.华佗 | D.张仲景 |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 B.战国 | C.西周 | D.商朝 |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 B.竹简或木牍上 |
C.丝帛或麻布上 | D.宣纸上 |
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兼爱”“非攻” |
“仁政”“民贵君轻” |
思想家 |
|
|
|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和平交往”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属性。说说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步骤三 学史明智,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根据下列名言,在括号里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0.5×6,3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6)“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
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 )
A.李时珍 | B.扁鹊 | C.华佗 | D.张仲景 |
“斧斤以时如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
A.春秋无义战 | B.仁政 |
C.民贵君轻 | D.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创始人?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夫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3)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错误: 订正: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如图,请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 B.屈原 | C.孔子 | D.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