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图①: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被后人成为“金文”。
改正:把 改为
图②: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改正:把 改为
图③: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改正:把 改为
(2)图④为昭君出塞图,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请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______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 |
|
(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 |
|
(3)秦统一后,______(人物)下令把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
|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逐渐流行,东晋王羲之的《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______”。 |
|
(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有何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论语.述而》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四:“以法为本”
请回答: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家学派的主张?
(2)材料一是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位思想家在思想和教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3)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哪一个人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简答题(本大题共24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已达50%,之后的比例更大。请列出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科技成就。(要求:至少6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
(2)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到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此人又提出什么主张?
(3)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
(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 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
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苛政猛于虎也。
请回答:
(1)这些材料是谁的名言?他生活在哪个时期?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战国时孟子的主张和他一样,孟子提出什么观点?后人把他们合称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读上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1、图2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图3中的“三教”是指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的哪三个派别?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1和图2中人物的历史贡献。(每图列出一点即可,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说明了哪些历史现象。
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错误:
理由:
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御史大夫来监察京师百官,并在“十三州部”设立刺史,来监察地方民众的言论。
错误:
理由:
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错误:
理由: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
请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指出材料三中 孔子的主要观点。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这一作品是谁作的?他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个国家?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我们今天的哪些民俗是为了纪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