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材料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2+2分)
(2) 材料二是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时唱的,但荆轲刺秦王这并没有能阻止秦统一的步伐.秦最终统一六国是在什么时间?何人所为?(1+1分)
(3)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4)材料三说的历史上哪件事?除此而外,秦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举二例.(1+2分)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到的这个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他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至少写出二点)(4分)
(3)要全面了解其人的教育思想,你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2分)
A.《道德经》 | B.《论语》 | C.《左传》 | D.《诗经》 |
材料:“2012年最畅销书”(见下图)(共5分)
问题一:材料中《论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这种思想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问题二:请列举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中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分)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后,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①学习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据此,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出空格处所缺内容。请你根据小明和同学们的探究说明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小明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头绪纷杂,人物众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请你帮助小明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阅读后请回答:(8 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材料二: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对立双方互相转化,还主张“无为”。
材料三: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材料四: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刑罚镇压人民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
(3)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但大多未受到重用。材料四是谁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写出代表人物及学派)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百家讲坛》*易中天
结合所学,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吗?请说出“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并指明其所创立的学派在哪一朝代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中“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任举两个代表学派并说明其思想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现在攻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外城,……杀人多的话必定达到几万,少也会有几千。”
材料二: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墨子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辨析题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孔子热”。陈华同学认为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理由如下: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陈华同学列举的理由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说明。
错误:
理由: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秦始皇对儒学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行有何影响?
(2)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汉武帝接受其建议对儒学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有何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采取不同措施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4)历史链接现实,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呢?(1分)
环境能源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人类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请回答:
(1)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他是谁?属于哪家学派?
(2) 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你说一说,今天我们在利用资源方面应怎么办?
“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0年9月27日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3分)记载其言论的书籍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借鉴作用?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材料一 汉初“民失本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
——《汉书》
材料三 “汉初,诸子百家思想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对中央不利。
——《汉书.人物志》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