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半坡原始居民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对材料中“制”理解错误的是( )

A.指的是分封制 B.分封的内容是土地和臣民
C.各诸侯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D.没有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与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在这些“典册”上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商王狩猎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朝曾多次迁都,最后一次迁于殷。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商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地理位置上看,“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面和最南面的分别是( )

A.齐和楚 B.齐和燕
C.秦和楚 D.秦和燕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始于(     )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商周时期,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① 暴力镇压 ② 礼仪教化 ③ 和谐社会 ④ 共同富裕,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朝秦暮楚 D.退避三舍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在复习时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归纳,笔记本上出现 “葵丘会盟、问鼎中原、商鞅变法”等关键词,那么她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____。
2.____和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_(朝代)开始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这种文字是____。
4.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
6.尧、舜、禹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
7.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为____(书名)。
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其中最先称霸的是____(人名)。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改错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建立周朝,定都洛阳,史称西周。(     )
改正:
2.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的是秦国。(      )
改正:
3.春秋五霸中曾“问鼎中原”的国家是晋国。(      )
改正:
4.战国时期,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合纵”。(      )
改正:
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
改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支持哪一学派?
(3)材料二中提到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
他的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指出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2分)
(5)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中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分)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后,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①学习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据此,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出空格处所缺内容。请你根据小明和同学们的探究说明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小明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头绪纷杂,人物众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请你帮助小明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