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
A.夏朝时期 | B.西周时期 | C.春秋时期 | D.战国时期 |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兼爱,非攻 |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D.春秋无义战 |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为“亚圣”,他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下列不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的是( )
A.人性本善 | B.仁政 | C.无为而治 | D.保护环境 |
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 B.小篆 | C.隶书 | D.行书 |
如图,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刻画符号 | B.楔形文字 | C.甲骨文 | D.纸草文字 |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涌现出很多的思想家,下面是他们的主要思想,请将相应的人名的填在括号里(每个2分,本题共计14分。)
A.提出“春秋无义战”的思想家是----------------() |
B.提出“兼爱”“非攻” 的思想家是----------------() |
C.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D.“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 |
E.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的思想家是----------------( )
F.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G.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
请回答:
(1)文中的“子”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时期?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材料二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至少写出两点)
(3)作为一名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哪些?其学说有什么影响?
(4)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
王斌斌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