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你认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图中第三行记数符号的最早发明者是
A.古埃及人 | B.古巴比伦人 |
C.古印度人 | D.古希腊人 |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著作是()
A.《天方夜谭》 | B.《马可·波罗游记》 |
C.《奥德赛》 | D.《一千零一夜》 |
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读了这部书,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俄底浦斯王》 | B.《哈姆雷特》 |
C.《伊利亚特》 | D.《马可·波罗行纪》 |
《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名称包含了古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两种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和平交往方式的是
A.希波战争 | B.亚历山大东征 |
C.罗马征服地中海 | D.马可•波罗来华 |
中古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 | B.希波战争 |
C.罗马帝国 | D.马可·波罗来华。 |
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但却是他们将这种数字传播到了全世界。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阿拉伯人。 ( )
(2)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 )
(3)阿拉伯人曾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 ( )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
王老师讲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下图人物的文章。小明同学写的文章中有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②在中国生活了17年
③出使日本 ④与热那亚人作战 ⑤亲自著述《马可·波罗行纪》
⑥曾受到忽必烈的赏识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⑤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④⑤⑥ |
读下图,这些数字符号的传播者是()
A.古代埃及人 |
B.古代印度人 |
C.古代阿拉伯人 |
D.古代巴比伦人 |
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是 (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 |
C.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和平交流 |
D.古代文明的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
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等。其中“萨拉托加”号与独立战争的开始有关。
错误:
理由:
2.下图所示的文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并向世界传播的。
错误
理由:
3.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
错误:
理由:
下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
A.基督教 | B.佛教 | C.伊斯兰教 | D.犹太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