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
A.《中外纪闻》 | B.《国闻报》 | C.《民报》 | D.《申报》 |
201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马路天使》 | B.《渔光曲》 | C.《定军山》 | D.《十字街头》 |
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的一项科技文明成果传入中国,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项技术是
A.电影 | B.照相 | C.报纸 | D.录音 |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留辫 | B.称“先生” | C.缠足 | D.翎顶补服 |
自2008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在部分中小学开设京剧艺术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艺术第一部被拍电影的是( )
A.西洋影戏 | B.《强行剪辫》 |
C.《定军山》 | D.《杨乃武与小白菜》 |
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充分说明了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
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
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
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
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
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
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
近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哪件大事的发生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
B.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0 年,年满15 岁的上海少年康劭昀随父远赴美利坚合众国,康劭昀在美利坚合众国从摘棉工、开餐馆到后来开矿,历尽艰辛,最后创立了大康公司。大康公司艰苦经营,业绩斐然,康劭昀一家生活富裕,但是,令康劭昀魂牵梦绕的还是他的家乡——美丽的上海。在美利坚生活了65 年的康劭昀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创业。他在离开家乡65 年后终于历经艰辛回到了上海。一下码头,上海的一切令他感到那样的陌生,一切都变了,变得那样的时髦和潮流,有的居然和美利坚一样现代,康劭昀激动地给儿子写信说,如今的上海太摩登了,城市发展、市民服饰和市民文化生活……
——根据上海人物故事的相关历史整理改编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
帮康劭昀续写他看到的上海城市的发展、市民的服饰变化以及市民文化生活的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理由。(9 分)
下图照片反映了中国社会出现剪辫子的现象,它最早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中华民国成立前 |
D.中华民国成立后 |
自2008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在部分中小学开设京剧艺术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艺术第一部被拍电影的是( )
A.西洋影戏 | B.《强行剪辫》 |
C.《定军山》 | D.《杨乃武与小白菜》 |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