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高举的两面大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官方的新华网17日(2013年4月)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远海 训练编队17日上午在冲绳县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附近海域巡航。……有中国媒体指出,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某个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新浪军事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清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895年签订的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了哪些领土?
(3)材料三反映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年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1895年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2分)被贬为“卖国贼”,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观点错误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日本妄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而发动的战争
B.两次战争都首先在中国东北燃起战火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
D.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签订的时间为1895年
B.签订的地点在中国马关
C.有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等内容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
C.谭嗣同殉难 D.八国联军侵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D.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起立,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那场战争?其影响是什么?
(2)“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是指哪场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城长城”的典型战役。
(3)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今年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
(4)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2)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
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关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八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战争。
材料二 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战争话史】

材料三
(2)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战争之殇】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林则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以中日关系节点事件为例进行解读。
【著作浓缩历史】
在19世纪末的舞台上,它如彗星般耀眼,骤现于欧美列强笼罩在东亚的沉沉夜幕中,给沉沦的东亚各国带来了奋起的希望。
——《图说天下·日本》
(1)日本在19世纪末“如彗星般耀眼”,主要得益于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简述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的变化。
【图片定格历史】
 
(2)图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图二屠杀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是那两次?
【新闻记录历史】
       
(3)面对近年来日本的蓄意挑衅,你认为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置有何现实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及世界安全方面的一贯立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日建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