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
(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1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图2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事例:
(2)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谁治水成功?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是什么?
(3)战国时期,主张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其自然”的是哪家学派的观点?在治理国家问题上,该学派提出什么观点?如果你违反了纪律,该学派会怎样处理你?
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一个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中当代学生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①图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遗址,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居住________式的房子。活动在________流域。
②图中的B是_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遗址,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居住________式的房子。活动在________流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识史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照片一展示了中国黄河流域       原始居民的生活,住着           房子。

照片二中的人物被全世界华人尊称为 “             ”

照片三拍于陕西的西周墓地遗址,西周凭借           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照片四是西周著名的五祀为鼎,这是商周时期           文明的重要代表。
(2)上述照片所反映中华文明呈现什么特点?(写出一点,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他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苏教版第三册课文
(2)阅读上述材料说出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
(3)欣赏下图说出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4)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请说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6)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么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1)图一所示房屋主要分布在图二中的哪个地方?(用字母作答)
(2)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3)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4)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2)材料二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3)以上两种房屋的设计思路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及图片请回答:(10分)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
(2)想一想,这种房子的结构是怎样?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
(3)假如让你回到当时,你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
意思是:神农根椐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以及地势条件的便利,制作了耒耜,教百姓从事农耕。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反映的情况从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3)这些原始居民在农耕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
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
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
请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
图1是:                   
图2是:                    
(2)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住在图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最早种植蔬菜的是什么居民?(1分)
(5)在材料二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材料三证明了什么?
(6)材料四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举一例即可)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京人为了战胜禽兽虫蛇,会过上什么生活?
(2)材料二中,图一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房子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4)以上两种房屋的设计思路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京人为了战胜禽兽虫蛇,会过上什么生活?
(2)材料二中,图一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房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房子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4)以上两种房屋的设计思路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