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 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那两个朝代开创的?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存在哪一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对于科举制的认识,说法不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上述关于科举制的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评论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100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商业繁荣,……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据材料一,说明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三方面中选择两方面分析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条件。
材料二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
(2)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城市商业活动有何新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的其他表现。
材料三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以上材料均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整理
(3)据材料三,说明机户与机工之间所体现的新型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受哪些政策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用一组词来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国家巩固与危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为了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什么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完善科举制有哪些皇帝?
(2)唐太宗时,下令合并            ,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3)元朝时,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辖,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对哪两个地区的管辖?
(4)明朝的“六部”指哪六部?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什么。
(5)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2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科举考试 B.兴办学校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史料:(改编)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唐诗 B.宋词
C.元杂剧 D.四书五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 (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