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历史剧深受国人喜爱,请看下面海报宣传画,你可以判断这部连续剧剧情展开的历史背景应当开始于(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成吉思汗 D.明太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处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列举出两例即可)
(3)材料三中“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根源是什么?(2分,列举出两例即可)
(4)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或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旅行社安排北京故宫的某项旅游景点的解说词是:“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明内阁 D.清军机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思想学派及其主张。(至少两例)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扼杀了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除“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外,请再写出一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近代中国的理性曙光】20世纪初,中国的有志之士在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残余。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5)【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促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请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事皆朝廷总之。”材料反映相关的史实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 B.设立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制度 D.建立军机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4分)
(2)材料一中的措施哪一项对我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2分)
(3)请指出材料二中措施的原因与影响? ( 4分)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2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材料三废除的制度始于那个朝代?(1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材料二: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材料三: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四:在中央设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些皇帝实行的措施?
(2)这些措施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建国之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发生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