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初二历史第十套

以善于用人的的纳谏著称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活字印刷《金刚经》
C.用纸写字
D.使用“交子”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泉州于1087年正式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和征收关税,当时正值(   )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朝代都是结束分裂统一国家的政权,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秦朝、隋朝、元朝 B.秦朝、隋朝、元朝
C.秦朝、隋朝、元朝 D.隋朝、元朝、秦朝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2011年热播电视剧《宫》的宣传海报,剧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动作接连不断,先是无故扫射台湾渔船,造成一名船员死亡,后又挑起仁爱礁冲突,利用一艘破旧船只长期非法侵占中国岛礁。下列哪件事能够说明中菲在古代曾经友好往来过(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来华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书籍中,至今仍被中医药学界奉为经典的书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牡丹亭》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012年“两会”网民最关注的10大热点问题——反腐倡廉排位第7位,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代表会上直言,官员严重超编给老百姓带来日益沉重的负担,也给反腐倡廉带来巨大压力。下图反映了古代官员选拔、机构调整的变革,其中反映了唐朝机构改革和官吏选拔的是(  )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我国古代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伤寒杂病论》与《清明上河图》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与(  )少数民族的关系

A.回鹘 B.突厥 C.吐蕃 D.南诏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时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出

A.宋朝妇女以小脚为美
B.妇女受到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C.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
D.妇女缠足可以不用下地干活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饭店请你推荐一幅宋代城市风俗画作装饰,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A.《秋郊饮马图》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清明上河图》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扩大
C.监察职能的增强 D.中央机构的膨胀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   )

A.抵御匈奴的进攻 B.抵御鲜卑的进攻
C.抵御突厥的进攻 D.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元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中国一贯奉行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政策,2009年北京举办了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展,充分体现了新西藏50年的巨变,第十一世班禅参观了这一展览。在今年的政协会上,                                        第十一世班禅被选为政协委员。
材料三:自1959年叛逃国外,达赖一直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近年以来更是到处串访,捞取政治资本,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初会见达赖,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尽管如此中央政府一直表示,只要达赖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随时欢迎他回来。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是什么样的态度?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是哪个朝代建立的?该朝代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3)新中国成立后西藏以什么方式解放的?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4)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那两个朝代开创的?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存在哪一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史实。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辉煌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以及历史年代计算方法。请完成下面两问:
第一问: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第二问: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这总共是多少年的历史?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的哪两项制度?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第一问: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第二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宋代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任意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答案示例:社会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社会生活方面,宋代城市盛行蹴鞠之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运动……
科技、文化方面,略。)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①隋               ②明清                      ③明              
第一问: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第二问: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5)学习了自隋至清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

来源:初二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